广州白云区太和镇园夏村文帝宫
李灶生
2019年2月22日
2019年2月22日早上,我在体育西地铁站坐3号线北延段到龙归地铁站下,然后沿着G106国道往南走几十米就是南村路口,右转就是进入南村中路,南村公园,再走南村中路,南村中路西就是园夏南路(其实就是一条路,南村中路在东,园夏南路在西)。文帝宫就在园夏南路与园夏中路交汇处。
文帝宫又名文帝庙,因安有两尊三界爷像又称三界爷庙。座落在广州园夏村最南端,座东向西。
建国前,文帝宫南边古木参天,树阴下有石凳,是父老憩息的好地方。现存古木甚少。现在在离文帝宫几米的颜氏大宗祠前面的池塘里有四、五条几吨的枯古树在那里。不知这些古树是否这里挖出来的?
现存古木甚少。宫分头门、二进、三进、后座,左侧有签语房、厢房。原有面积400多平方米,内有神像数十尊。1952年土地改革时,把后座及签语房分给贫农。现仅有正堂100多平方米。
全庙是砖瓦木石结构,石脚青砖墙。头门地面全用白麻石铺成,柱梁均用白麻石凿成,柱础呈花篮式,两边石梁中间有对称的含珠石狮,柱子端亦有两尊人物石雕。正门上额原有"文帝宫"的木匾,现已不存。正门口石柱上刻有"池拥凤凰蟠福地,岭排狮象拱文星"的对联。头门墙上端画有"竹溪六逸"、"鬼谷授书"等人物和山水画,古朴精美。二进正中有一屏风,左右边放有长坤典木椅,是过去老人休息聊天之地。三进安有神像。后座是原村办事处和父老议事的会场。
建国前,设有庙祝公专管庙之香火,晨钟暮鼓,打扫卫生。来庙拜神求签者众,香火甚盛。农历四月初八为三界爷诞,有投神灯之习俗,颇为热闹。凡小孩开冬学,其父兄必带小孩到文帝前读几句《三字经》《千字文》,祈祷文魁星保佑其子弟聪明伶俐,学业有成。建国后,这些习俗已不存。
建国后,由于群众对文物的价值缺乏认识,文帝宫屡遭破坏,内外一些装饰和陈设几乎被弃无遗。后来文帝宫成为村办泥粉厂。粉厂停办后,文帝宫成为"老人之家",是全村父老娱乐活动场所。
据现存文帝宫碑文记载,文帝庙已有数百年历史。石碑铭刻着:"重建文帝庙小引。矧我文帝庙结数百年香火之缘者也,时至今日栋折垣颓,日虞倾陷……任其摧残,何以妥神灵而伸拜跪,然而经费实繁……更援外埠之泉刀资其补助,光绪三十年岁次甲辰重建"当时重建经费主要由加拿大、菲律宾、新加坡等地华侨捐助,五乡人士亦有乐捐。1985年再度重修文帝宫,经费是由村民和华侨、港澳乡亲捐助。现"老人之家"已迁出,文帝宫香火日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