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太和镇南村神奇的西井游记
李灶生
2019年2月22日
2019年2月22日早上,我在体育西地铁站坐3号线北延段到龙归地铁站下,然后沿着G106国道往南走,过广州市七十中学,过龙河路口公交车站右转进村,沿着小河边走,再沿着德正大街走,进南村的观成周公祠看后,又沿德正大街走,再转到西井大街,在西井大街的街边就是西井。如不进观成周公祠看,龙归地铁站到南村西井大约走10几分钟。
南村西井旁边有2块石碑;一块写着:“西井,湧水龙神”;另一块写着:“白云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西井,白云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1年5月10日公布,2011年6月X日立石。”
西井旁边还有一棵古老的荔枝树。
西井外围是由石头砌成的,是个圆形的井,直径有一米,里面有着清澈的泉水。你喝下去的时候会感觉冰凉冰凉的,舒服极了。那里还专门放着一个水桶,让人打水喝。我还听这里的阿姨说,生水也可以喝呢。
西井也有一个传说。就是在以前的时候,这口井里有一只鸭子,这时候的井水也非常清甜。直到有一天,一个人把鸭子抓起来,井水就不再甜了。
西井位于龙归镇南村西边,传说在清朝顺治年问,住着20~30户人家,都是用村前的坑水煮饭、泡茶、洗衣。一日,来了一个沿门化斋的老和尚,村里人便随缘乐助。老和尚作揖告别时,见人们饮用的坑水不干净,就指点他们在西面的池塘边掘口井,说这是个挖井的好地方。
于是乡中的父老商议,每户捐米l~2斤,择吉日良辰,叫几个壮年人在老和尚指点的地方动工挖井。挖了5。6尺深,见有两块花岗石板横卧在井底,便先把石缝的泥土剔除。谁知石缝的泥没剔完,水就从石板四周的隙缝涌上来。一会儿,水涌至井口。人们欢天喜地,便在旁边竖起一块刻有“西井龙泉”的碑。从此,这个地方就名为“西井里”。
这里的人觉得这口井的水越汲越清澈,越饮越觉甘甜,而且汲不干,天大旱时水也满到井口,一向是用手提桶即可汲水,绝不用绳吊。水涌上来,也不会溢出井口,因井内有一个小洞通出池塘。井水比池塘的水要高1尺,井水不停地流往池塘,塘里养的鱼也特别鲜美。乙卯年龙归地区特大水灾,洪水淹没井口一尺多深,但井水象一条碧玉大柱,从井底直伸出水面,水依然清澈见底,人们照常汲水烧茶煮饭。井旁种有一棵大树,但井里不见有树叶,确实也是一口无叶井。人们还发现西井水不论生喝,或煮开喝,都一样清甜。用开水泡茶,茶过2~3夜也不会有馊味。当地的乡村有贮藏“七夕水”的习俗: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太阳未出之前,附近乡村不少妇女就提坛挑桶,从西井中打水贮藏。为方便来往路人解渴,西井里好心的父老在井旁的树上,挂一只葫芦瓜壳勺(一个葫芦瓜壳在中间锯开就是2个葫芦瓜壳勺),让来往人客在井内汲水,坐在树下解渴乘凉消暑,来往的人无不称赞。
有一日,天气炎热,一个卖豆腐的人叫卖到这里,在井旁树下歇脚,拿起挂在树上的葫芦瓜壳勺舀井水饮,觉得这井的水与一般的井水不同,异常清甜:他往井里看,见有一只宝鸭在水里游。他想下去捉,见树荫下坐满乘凉的人.便小敢轻举妄动。第二天,他又挑着豆腐担到西井叫卖,见这么多人坐在树下,又不敢下井捞宝鸭。但他贼心不死。第3天,他再来叫卖豆腐,等到树下乘凉的人都回家吃午饭时,急忙下井把宝鸭捞起,放到豆腐箩里,大步离开。回到家里,他把宝鸭放在大水缸里,奇怪,这个缸盛的水和西井水一样清甜。用这水缸盛水做的豆腐,隔2~3夜也不会发馊变臭。因此,他的豆腐远近闻名,生意兴旺。后来他发了财,不再卖豆腐了,就把这只宝鸭放置在厅堂的神位上。这只宝鸭离开了水,身子渐渐干枯,最后化成一撮泥尘不见了。
西井中的宝鸭被偷走后,井水渐渐混浊,呈现铁锈,发出臭气,就不能饮用了。
到了清朝同治年问,父老们倡议捐款在旧井的东面,约离旧井几十丈的池塘边,依照旧井的样子再挖一口新井。说来神奇,新挖的井水与旧井水一样清甜司口,井底还隐隐约约有一只鸭子。这口井又闻名远近了。解放前,龙归、人和、嘉禾、江村每逢圩期,总有几个卖柠檬水的人放开喉咙大喊:“西井柠檬水!清甜、润喉、止渴!”尤其是在每年农历5月初赛龙舟的日子,人们喊得特别响亮:“西井柠檬水,润喉兼润肺,解热又消暑!”
现在,这口新井的宝鸭与旧井的宝鸭有些不同了,旧井的宝鸭随时可以看到。但现在新的西井中的宝鸭时隐时现,时有时无。一眼看下去,宝鸭在游玩,定眼一看就不见了。人们说这只宝鸭怕遇上第二个卖豆腐的人呢!
西井外围是由石头砌成的,是个圆形的井,直径有一米,里面有着清澈的泉水。你喝下去的时候会感觉冰凉冰凉的,舒服极了。那里还专门放着一个水桶,让人打水喝。我还听这里的阿姨说,生水也可以喝呢。
西井也有一个传说。就是在以前的时候,这口井里有一只鸭子,这时候的井水也非常清甜。直到有一天,一个人把鸭子抓起来,井水就不再甜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