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2019-03-11 20:17:36)
标签:

广州

从化

宣星村

游记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李灶生
                     2019年2月15日
  到宣星村的交通有几种,本地人一般都是开摩托车,开小车。但是作为外地的游客, 自驾的话可以百度导航,一般不会那么难找。
  但是作为无车一族,只能先坐车到从化汽车站,然后再转到去温泉镇的车,然后跟司机说,在宣星村路口下车,然后再走路进去,估计走路还要半个小时左右吧,也是相当折腾,但也是没办法,村里并不多人居住,所以交通也不完善。现在那里有一个景业荔都小区,不知道现在售完没有,有没人在那住,所以到这里的公交车很少。
宣星村路口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宣星村,原来的名字叫“宣坑”,这个元末明初的古村落,有着千余名刘氏家族的后代。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广传公刘玮,是最早来到这个村庄的人。他是汉高祖刘邦之七十世孙。为躲避元末明初的战乱,出生在江苏徐州一带的他与众多南迁者一样,朝两广、福建乃至越南奔进。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当年他南迁路线,自江苏渡江入江西,跨越五岭至广东,于今南雄市珠玑巷休憩安身;而后因北方大批难民涌入该地,地狭人密,难以为生,于是改迁至广州高第街;接着再迁至罗岗,最后在从化市温泉镇宣坑一带落脚,这里也就是如今的宣星村。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当年广传公为彭城望族,家资颇丰。南迁之时,携有金银财帛,及僮仆家人数十口之多,旅途所耗及安家拓荒的资本足够。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他来到这片山明水秀、林翠泉清之地,便决心定居于此。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据说他来到之后,天降巨型陨石,击地为坑,呈北斗之状,刘玮以为这是吉兆,有上天庇佑,并以巨坑宣示此为宜居之地,便命名此地为“宣坑”。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到从化宣星村最好是在从化汽车站坐从化14A路公交车,到宣星村委下车,大概坐40-50分钟,从化14A路公交车从化汽车站发班时间:06:30 08:00 09:30 11:00 12:30 14:10 15:45 17:15,高坣总站发班时间:07:30 09:00 10:30 12:00 13:30 15:10 16:45 18:15。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宣星路口下车就是宣星村委会。宣星村委会左后面就是宣星古村。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上车3元,在宣星路口下车,下车之后往前方向一直走10几米就到了村口,在村口有有2个几米高的水车。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水车前面的村口用青砖砌的墙牌,上面黑底白字写着:“宣星运动谷”,开始我不知道一个古村为什么叫宣星运动谷?我以为是宣星村以前是对武术等很厉害。后来才知道是在这个昔日的抗战场地将以自行车、登山等运动项目为主题,发展农家乐,命名为宣星运动谷。运动谷将不设门票,主要目的是通过发展农家乐,带动农民在家门口致富。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宣星运动谷牌进去就是村口,村口和水塘边的桃花开的非常的美。今天才是2月15日,桃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桃叶挨挨挤挤的,远远望去象一个个绿色的绒球。美丽的桃花象一张张粉红色的笑脸,有的像春天的守护伸,还有的像迎接春天的士兵。每一株桃树,托起一团花瓣、像姑娘扬起的笑脸,粉红粉红,洋溢着青春的光彩。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粉红粉红的花团,像片片火烧云,远远望去,美极了。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满树的桃花竞相吐蕊、争芳斗艳,远远就能闻到桃花的芳香。放眼望去,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桃花盛开,犹如天上飘落的一片朝霞。那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它们像一群顽童,争先恐后地让人们来观赏自己的艳丽丰姿。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这里虽是古村,不像山谷里的桃花盛开,落英缤纷,但这里看上去也景色迷人,活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那盛开的桃花像是一片片胭脂,染着富饶的春之山河,又像是一团团云霞,映着充满生机的大。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一阵风吹来,朵朵桃花就像一只只花蝴蝶,扑打着翅膀,翩翩起舞,叫人目不暇给,神迷意醉。染红了村口的水塘。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再往村前池中水面看繁如群星的花蕾随着几枝在春风里欢快地摇曳着,那村前几十棵桃树仿佛成了红雨纷扬的世界。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一阵微风吹过,桃花特有的香味迎面拂来,让人神清气爽,舒服极了。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随风拂过的,还有一些桃花的花瓣和一两朵开尽了的花儿。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枝头上,朵朵花儿向对着我笑,我仔细看看身边的这朵开得特别大的桃花,只见中间有几条像蜗牛触角一样的花芯,上面满是花粉和花蜜,怪不得吸引那么多勤劳的小蜜蜂在花间忙碌着呢。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也许是刚过春节,村口这一排的小店都没开门。只有村口的桃花开的鲜艳。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村口的桃花开的鲜艳。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村口的桃花开的鲜艳。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我没有从村前2个池塘之间的大门进村,而是从村西的宣化门进去,宣化门大门的对联是:宣溪世胄千秋盛,华国文章万代传。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宣化门左边现在种了几十棵火龙果。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村西的大榕树。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宣化门进去左边的古村,房子基本倒了,右边的房子可能是后来才建的。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宣化门进去左边的古村,泥砖旧房也快倒了。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宣化门进去的小巷。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前面是宣化门,鹅卵石小巷。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宣化门进去的旧房旧还有房前的砖墙还没倒。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村中似乎已无人居住,也不见有管理人员。沿着老村前的门坪及鱼塘边游览,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左边贴有对联的是村西第一巷--东镇巷,东镇巷门两边的对联是:东方永奉平安宅,镇巷长开富贵花。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东镇巷里面的两排旧屋。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东镇巷里面房子整齐划一。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东镇巷里面往外拍。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可能游人太少,宣溪特产店也大门紧闭。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游人和古村落形成一道强烈的对比,不过依然和谐搭配,甚至让人赏心悦目。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青砖墙上的凹凸精美砖墙画。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凹凸精美得砖墙画。看着像桃花园中的小桥流水人家。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雍和巷,雍和巷门两边的对联是:雍容大度修功果,和气中孚结福禄。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所有设计都是一样的,有时后在第一间门口向里看时,可以看到横面几条巷这一排的门,好像有一种门中门的感觉。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这些屋与屋之间的巷的中间有一条水道是用来排水沟的。排水沟两侧才是用来走路的。不像我们正常的房子,排水会设于房子和路的两侧边缘。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雍和巷里面。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雍和巷里面。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雍和巷里面“民革时期”的牌匾。应该也会有一些历史的故事。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这里每间房子也有一个很大的天井,天井下面还有一个水井,旧时用水就是用这进水,不是用自来水(那时也没有自来水),自己挖井,很方便。
  雍和巷里面搞的农村展览馆墙上的宣传画。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我进入到其中一间古屋的厅堂,看见这里保留着之前耕种的工具。这里有舂米、石磨。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雍和巷里面搞的农村展览馆里的舂米。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雍和巷里面搞的农村展览馆里的犁和耙。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雍和巷里面搞的农村展览馆里的八仙桌和长凳。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雍和巷里面搞的农村展览馆里的长桌。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每户入户走廊,入户走廊两边也有房间,一间是厨房,一间是杂物房。看见这些古房,一般也会有一个隔层,隔层上面可以放一些杂物或者干粮等等。存放在上面,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因为本身的楼顶比较高。楼顶是尖的瓦屋,冬暖夏凉的设计。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宣星村村民,刚在地里回来,在地里摘了写青菜回来喂鸡。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祥光巷,祥光巷门两边的对联是:祥和善政民安乐,光显得门固太平。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祥光巷。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墙边放着榨糖的石磨。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墙边放着榨糖的石磨。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也许是春节刚过,还在享受春节的气分,所以都还没做生意,尧记小铺也也大门紧闭。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墙边放着榨糖的石磨。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中心巷,中心巷两边的对联是:中天丽日春风暖,心底梅花善果荣。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中心巷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大光巷,大光巷现在没有大门,以前可能有大门的,后来因种种原因倒了就再也没建起来,春节的时候就在左右两边的旧房子的墙上贴上对联
现在在左边墙上贴了“大光巷”,两边房子墙上的对联是:大耀文星益万户,光明吉庆乐千家。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大光巷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大光巷,前面那有个古井,古井中于个故事。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大光巷里的“恩魁”牌匾,宣统元年己酉科。贰零壹叁年玖月重立。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宣华碉楼巷的门口。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与其他古村落不同的,宣星村的布局很特别:村中古屋不大,采用围拢式临水而建,外立面乍看像一个有很多门口的长城墙。城墙上开了很多门,隔一两个门口就是一条巷子。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大光巷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大光巷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宣华碉楼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宣华碉楼门口左边墙上的“情报藏身处”,情报藏身处是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情报人员往往会将情报藏于井边、鸟巢、砖墙缝等,接头情报暗语有:我是黄河、我是土豆、打死我也不说等等!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宣华碉楼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宣华碉楼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宣华碉楼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大光巷里的民居厅里。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村里有口老井,还有故事:抗战时期,村里一位烈女抱着日本鬼子跳井同归于尽,后人为了纪念她的贞烈,取名为“烈女井”。这房子就是她住的。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邦时公祠两边有各种不同的幅字,有的龙飞凤舞,有的中规中矩,有的遒劲有力,让我对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感到骄傲。左边墙上这一幅都是“寿”子。各种各样不同的寿子。叫“百寿图”。那对联落款还是左宗棠。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这就是宣星村的祠堂。邦时公祠两边墙上有非常特色的古代文字,也不知道那一年代了,右边的这一幅,可以看到其实全幅都是一个“福”字。叫“百福图”。那对联落款还是左宗棠。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邦时公祠大门的对联是:邦个祖上彭城远,时代宣星文明村。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邦时公祠神堂,前面那挂的灯是今年正月宣星村赏灯时挂上去的。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宣星村邦时公祠神堂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宣星村运动谷介绍牌。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安仁巷,安仁巷得对联是:仁义文明福永存,安居乐业春常驻。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安仁巷,安仁巷得对联是:仁义文明福永存,安居乐业春常驻。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安仁巷,安仁巷得对联是:仁义文明福永存,安居乐业春常驻。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前面那就是宣星村门坊,经门坊、过古桥就直到进了古村,也是宣星村中轴点——刘氏宗祠。宣星村有刘、卢两大姓。村西是(刘氏宗祠)刘家人住;村东是卢家人住。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听说过宣星村的“情人桥”吗?农村里也有“情人桥”这种潮物?进入宣星村,需跨过一座三眼桥,当地人雅称其为“情人桥”。这桥的雅称,可能不太靠谱,怕是旅游策划者自己想出来的吧。我倾向于“三眼桥”这个村人俗说,实景,实在。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推开刘氏宗祠的大门,也就推开了厚重的历史——宣星村创始人是汉高祖刘邦之七十世孙刘玮。大多宗祠门口的门将都是手绘画,而这里的,却是立体感极强的木雕,很是特别。
  刘氏宗祠,这里非常有特色,门口有很多浮雕建筑。里面有雕刻了汉代著名的三国人物。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刘氏宗祠,刘氏宗祠大门的对联是:云台献瑞,禄阁留芳。还有对联是:云台捧日千村福,禄阁迎来万户春。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刘氏宗祠的灰塑,刘氏宗祠的右边有一块凸壁画,很有特色的凹凸砖墙画,“飞天”的砖雕。:仙姑仙姐。两边的对联是:仙姑普照大地春,刘家佑托保平安。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刘氏宗祠的左边也有一块凸壁画,也很有特色的凹凸砖墙画:桃园三结义。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个故事。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刘氏后代至今难忘家训,这位刘氏家族的后代,至今望着挂在刘氏祠堂中的家训,仍自豪不已。
“骏马骑行各出疆,任由随地立纲常。年深处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当年广传公有两房,十四个儿子,他的后人如今都散布在惠州、南雄、兴宁、潮州、海丰、揭阳、龙川、番禺,以及福建漳州,江西瑞金、吉安等地,子孙繁盛,多达九十万人。
  “正是因为奔走在外,才需要把他乡当故乡的精神寄托。”刘书记说,现在村里几乎每个人都记得这个家训,它勉励后人奋进向上的意义深远。
  刘氏家族推动宣星村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并于明清两朝分别出过状元刘岩和刘理祥,古村中轴线位置上的刘氏宗祠就是其家族显赫地位的象征。这座始建于清朝初期的宗祠,门前至今仍存有光绪年间御赐石刻。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进到刘氏宗祠,看到最里面的墙上挂着刘氏广传公和杨氏、马氏的遗像时,才知道这里的刘氏宗祠后人,与广州黄埔九龙镇枫下村刘氏大宗祠的后人是一脉的,都是刘氏广传公,
  传说:客家刘氏广传公一脉宏开十四房 也叫“二七男儿”。
  一世祖开七公,是中古代潮循梅肇基大始祖,由石壁洞迁居宁化县城.宋宁宗嘉定年间官授潮州都统制,率兵往兴宁岗背剿匪卒于营,即安葬岗背车头,行山象形,巽山乾向.裔孙蕃衍分居各省.生四子,广龙,广传,广庆,广信.
  二世祖广传公,(公元1208——公元1259),名弁,字清淑.广传公出生于福建宁化,端平二年进士(27岁登进士),官授江西赣州瑞金知县,卒于官.享阳52寿,妣马氏,杨氏,生十四子:巨源,巨湶,巨汌,巨渊,巨海,巨浪,巨波,巨涟,巨江,巨淮,巨河,巨汉,巨浩,巨深,子孙分居各省.(人称'一脉宏开十四房',也叫'二七男儿').诗曰:"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骏马骑行”指的不是徒步流浪,而是功成名就时的春风得意。由于为官一方,迁居他乡,但“任从随地”,随遇而安。这一反通常认为的中国人有“安土重迁”的保守性。
  “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这一句是是对“随遇而安”的进一步深化。在外地待久而熟悉了,那里的环境就成了自己的风景,在他乡时间长了,这个他乡也就成了自己的故乡。
  “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亲命语”,亲自告诫的话语;“祖炉香”,意为不忘祖宗。诗的前两联鼓励儿孙四海为家,但这并不意味可以数典忘祖,而是要记住根和本,对先祖怀崇敬之心。
  “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卯金氏”,即刘氏,大写的刘为劉,由卯金刀构成;“二七男儿”,二七十四,即广传公的十四个儿子。最后一句,表达了对儿孙的期望,并融入刘氏及广传公的“密码”,成为后人认宗的依据。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厅左边墙上挂的是刘仙姑的故事,在离百年古树不远的地方,有个香火鼎盛的庙堂,这里就是传说中刘仙姑的庙堂。相传刘仙姑是从化宣溪的第五代后人,因家境贫困,自小就被送去当了童养媳。尽管婆家对她十分刻薄,但她仍尽心尽力的照顾公婆,而心中的委屈只向自己的黄牛说。终于有一天,刘仙姑放牛后就再也没有回家,夫家人到处寻找,在她平日放牛必经的路上发现她的一只鞋。后来有人说那头牛是一头神牛,它是玉皇大帝派来搭救刘仙姑的,她已经被点化成仙,自此以后,村里连年丰收,生活也随之变得富足起来。
 刘仙姑的故事,在我的游记中“广州从化宣星村刘仙姑的故事”中描写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刘仙姑的故事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厅的两边墙上贴了对联是:东都文物著千秋,西汉图书传万家。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在刘仙姑的故事两边贴的对联是:上答天恩增福寿,下敬神明保平安。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厅右边墙上挂的是风流九的故事(祥细在另一“广州从化宣星村风流九的故事”游记中)。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云台山战斗主要指挥姓名及烈士英名录。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祠堂内的墙壁上,挂着当年云台山战斗主要指挥官姓名及烈士英名录,以及战斗中留下的少数珍贵的图片资料。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据宣星村史料记载,作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132师395团1营的一名战士,132师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1949年,潘玉德所在的395图案迂回至从化、良口之间的云台山,负责切断敌人向广州的退路。
  这枚军功章是潘玉德在云台山战斗之前,交给当时担任一营文化干事王敏同志的。潘玉德当时告诉王敏,如果自己在战斗中“光荣”了,替他转交给他的家人。云台山战役中,潘玉德所在的395团,在夜间与敌方展开了7个多小时的激烈交战,最终1600多名敌军被击毙或被俘,而395团一营,包括潘玉德在内的50名战士也长眠于荒山之中。
  然而,由于无法查清烈士家属的情况,那枚小小的军功章一直未能交到他的家人手中。何彬在担任馆长期间,也一直在试图联系潘玉德同志的家人或后人,但最终也没能成功,“那枚军功章一直躺在展柜里,很遗憾潘玉德同志的遗愿至今还没有完成。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4军132师奉命歼灭从化一带的国民党军107师321团,之后再进军广州。10月12日,解放军到达吕田地区,与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第三团配合,由三团组织民兵支援,并派出武装小分队,协助大军做好封锁消息、侦察敌情、带路联络等工作。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12日晚上21时,解放军395团第一营经古田、溪头、大冚口首先进抵云台山南麓的温泉宣坑村,然后抢占佛仔坳等山地。此时,国民党的大部队已撤退至云台山下。国民党的先头部队在佛仔坳被解放军一连截击,国民党军主力两个营立即就近占领了云台山主峰,一部分占据公路前面田寮旁边的小山头,用机枪封锁公路,并从侧翼向解放军二连阵地攻击。战斗十分激烈,国民党军两次被击退。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待到黎明,解放军三营从东南方斜插过去,国民党军三面受攻,分股狂奔下山,一部分边打边撤,一部分向河边逃窜。解放军二、三连就近发起追歼。这时,三九六团,奉师部命令赶到,在水底村背后及茅园等地打击敌人,敌人急忙退出,仓皇逃窜。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据了解,这场战斗最终共击毙和俘虏国民党军500多人,并缴获了一大批军火。解放军也牺牲了50人,109人受伤。战斗持续到13日,从化县城宣告解放。此后,解放军追歼国民党军队势如破竹,不废一枪一弹就直抵广州,完成了解放广州的光荣任务。因此,云台山之战为广州解放之最后一战。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云台山战斗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中间天井里的古水井。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中间天井左边的走廊房大门两边的对联是:功德无量名千古,正气流芳照万年。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化宣星村简介牌,还没挂在外面,或者以前挂在外面,现在收回放在这房间了。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中间天井右边的极古井边走廊房大门两边的对联是:先烈精神千秋在,英灵浩气万古存。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大门进第一间墙两边的对联是:宣溪从化开诗境,星耀温泉景色新。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刘氏宗祠里面的大厅。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大门进第一间右墙上的门神的对联是:门迎万家富,祠旺发人财。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大门进去屏风柱子上的对联是:彦祖儿孙锦世泽,彭城子弟振家声。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宣星村村前广场,青砖地板,古色古香。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刘氏宗祠前的旗杆石,宣统元年已酉科考选恩贡第一名,臣刘曙赐立。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刘氏宗祠前的旗杆石,宣统元年已酉科考选恩贡第一名,臣刘曙赐立。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在宣星古村,经过两池塘中一座小桥,清一色的岭南特色建筑群赫然于眼前。以脚下这座桥为分界,左侧是刘氏家族,右侧是卢氏家族。有趣的是,脚下这座桥左右是不连通的,当地人告诉记者:“正所谓肥水不留外人田。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这房子上面刻有:“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字上面是一个大的五角星。这也是特殊年代留下的特殊记忆。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卢围四巷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卢围四巷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卢围四巷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卢围四巷村后面。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卢围三巷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卢围三巷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卢围二巷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卢围一巷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宣星村前广场。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没有巷名的巷。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鱼跃农门也是小店铺,还是没开门。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卢氏宗祠,卢氏宗祠大门前面柱子上面的对联是:门外旗山分左右,祠前螺嶺列东西。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卢氏宗祠大门的对联是:三清报国,四傑传家。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从化市温泉镇宣星运动谷旅游导览图。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卢氏宗祠大厅。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卢氏宗祠大门和门屏。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旧房子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卢氏宗祠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星古村里的农家乐:石锅水库鱼,后面那“宣星人家”可能是旅馆。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村东的“龙柏驿站”。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宣星村东面村口。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龙柏驿站。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龙柏驿站墙上的凹凸图案。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池塘边上这一棵二百多年的参天古柏树,被美其名曰:鸳鸯树,以此美媚骚称与白居易的 《正月三日闲行》 嫁接,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参天古柏树,树龄272年。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龙柏不在多,唯古则名。池不在深,有泉则清。云台捧日,龙凤翔星。龙神柏采,瑞气盈盈。燕子空中舞,鱼儿水面蹦。鲜花羞答答,游客笑声声。美哉广场,谨作斯铭。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宣星村这棵古柏树流传着一个‘羽化赐福’的传说,此外,村里还有很多村史趣闻:风水大师风流九的故事、广传公刘玮的故事……村民在每年的大年初二凌晨,都会争先到村里一片有上千年历史的榕树林去拜祭;逢大年十三,在古村落前都会举办一次掷彩门活动。”
    古柏树“羽化赐福”的传说:相传明朝弘治十二年,有一位住持道士走了几十里游历来到此地,又渴又饿,昏倒在村道上,被一位老者遇见,立即将他背回家中,但由于多年的洪涝灾害,村民家中无粮,几乎食不裹腹。老者在无奈之下,只能摘下柏树的叶子,用清水煮熟后喂给道士吃,道士吃完便醒了过来。次日,乡亲们得知此事,纷纷倾其所有给道士送来吃的。道士感激万分,于是他指着老者门前的柏树对村民说:“等我羽化之后,请把我葬在这棵柏树下,我将为救我的这棵树和好心的村民祈福。”这棵百年柏树经过了272年的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依然青翠挺拔,屹立在村口,守护着这座美丽的古村落。在离百年古树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座刘仙姑庙堂,香火鼎盛,村民逢年过节都会来此祈福。
    现在,宣星运动谷古村落内建有文化室、农家书屋、绿色网吧等,书屋内收藏书册达数百册。同时,在村的四社社道旁建有生态小公园以及各社都建有灯光篮球场,这些文娱设施大大丰富了村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曾有开发古村旅游的组织者收过游客的入村费,但在被有识之士诟病之后,如今古村敞开大门,不再收费。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今天来探访它了。虽然它在云台山脚下,但竟然是一座平坦乡村。碧绿的流溪河从村边缓缓流过。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古树与美女。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今天浏览了宣星村感悟:进村之前,第一观感:水雾邈邈,桑田散落,菜地青茂,绿树环村,环境幽静。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进村之后,第二观感:炊烟袅袅,残垣断壁,檐缝生花,裂墙长穗,明瓦采光。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今天在这里我遇见了几批游客,其中这批游客最多。他们是78届高中同学(我问过比我高一届的,他们还说要我叫他们哥哥姐姐呢,哈哈。)来这里春游。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他们78届高中同学在宣星村的“情人桥”上合影,是呀,几十年过去了,那时谁和谁是情人呢?谁又暗恋了谁?还记得课桌下相互传纸条又给了谁?“三八线”战争又是谁与谁......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宣星村村前,一道显得很有沧桑感的村落大门(其实并不大),一座石桥,和两个鱼塘。宣星人家村前的鱼塘,这是岭南独有的设计风格,其实讲究的是一种解释不清的、深奥的风水相学。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古村似乎是可以自由进出的,不收门票。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桃花、古村、池塘。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多数游客从这大门进入,走过那座小拱桥,便到达了古村。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村落整体看上去很有些古朴风貌。都是一些残旧的老屋,祠堂,和一些古老的遗迹。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村中有各种祠堂古庙古屋、比较大的刘氏宗祠里还摆着一些宣传栏和介绍。村前一湾清池,村中数条小巷,一路游览,依稀可以想象旧日的繁华。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古村落宣星人家,古村落里人去楼空,仅剩几户店家和几户五保户。
我们徜徉在古村落里,展现在我们眼里的是一个破败不堪的、古色古香的、落幕萧条的乡间村落,不过依稀能感觉到曾经的繁华。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它宛如一个苟延残喘的老人,依然默默的屹立在原地,向我们无声地诉说着自己的历史和沧桑,一种穿越的感觉在我眼里若隐若现。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宣星人家的一座座民居,它就是一个历史的见证。祠堂虽然破败甚至落幕,但是依然能让人感觉到当时的威严。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桃花、古村、池塘。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桃花、古村、池塘、小桥。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走过了古村后,便有回到刚才进来的地方,抬头便见到水塘边那棵老柏树,但不知何因树冠顶部折断了,塘四周种植的桃花也开的差不多,风一吹过花瓣便随风飘落。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看到宣星古村里面的建筑,充满着历史的韵味,感觉回到过去的生活中,岁月的更迭,古村依旧村在。年深处境皆吾境,旧九他乡即故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