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标签:
广州从化宣星村游记 |
宣星村路口























村口的桃花开的鲜艳。

村口的桃花开的鲜艳。


宣化门左边现在种了几十棵火龙果。

村西的大榕树。






东镇巷里面房子整齐划一。

东镇巷里面往外拍。

可能游人太少,宣溪特产店也大门紧闭。


青砖墙上的凹凸精美砖墙画。





雍和巷里面。

雍和巷里面。




雍和巷里面搞的农村展览馆里的舂米。







祥光巷。

墙边放着榨糖的石磨。

墙边放着榨糖的石磨。


墙边放着榨糖的石磨。

中心巷,中心巷两边的对联是:中天丽日春风暖,心底梅花善果荣。

中心巷

大光巷,大光巷现在没有大门,以前可能有大门的,后来因种种原因倒了就再也没建起来,春节的时候就在左右两边的旧房子的墙上贴上对联
现在在左边墙上贴了“大光巷”,两边房子墙上的对联是:大耀文星益万户,光明吉庆乐千家。

大光巷

大光巷,前面那有个古井,古井中于个故事。

大光巷里的“恩魁”牌匾,宣统元年己酉科。贰零壹叁年玖月重立。

宣华碉楼巷的门口。


大光巷

大光巷

宣华碉楼





大光巷里的民居厅里。

村里有口老井,还有故事:抗战时期,村里一位烈女抱着日本鬼子跳井同归于尽,后人为了纪念她的贞烈,取名为“烈女井”。这房子就是她住的。



邦时公祠大门的对联是:邦个祖上彭城远,时代宣星文明村。


邦时公祠神堂,前面那挂的灯是今年正月宣星村赏灯时挂上去的。

宣星村邦时公祠神堂

宣星村运动谷介绍牌。

安仁巷,安仁巷得对联是:仁义文明福永存,安居乐业春常驻。

安仁巷,安仁巷得对联是:仁义文明福永存,安居乐业春常驻。

安仁巷,安仁巷得对联是:仁义文明福永存,安居乐业春常驻。







“骏马骑行各出疆,任由随地立纲常。年深处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当年广传公有两房,十四个儿子,他的后人如今都散布在惠州、南雄、兴宁、潮州、海丰、揭阳、龙川、番禺,以及福建漳州,江西瑞金、吉安等地,子孙繁盛,多达九十万人。




刘仙姑的故事

厅的两边墙上贴了对联是:东都文物著千秋,西汉图书传万家。




厅右边墙上挂的是风流九的故事(祥细在另一“广州从化宣星村风流九的故事”游记中)。



据宣星村史料记载,作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132师395团1营的一名战士,132师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1949年,潘玉德所在的395图案迂回至从化、良口之间的云台山,负责切断敌人向广州的退路。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4军132师奉命歼灭从化一带的国民党军107师321团,之后再进军广州。10月12日,解放军到达吕田地区,与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第三团配合,由三团组织民兵支援,并派出武装小分队,协助大军做好封锁消息、侦察敌情、带路联络等工作。


待到黎明,解放军三营从东南方斜插过去,国民党军三面受攻,分股狂奔下山,一部分边打边撤,一部分向河边逃窜。解放军二、三连就近发起追歼。这时,三九六团,奉师部命令赶到,在水底村背后及茅园等地打击敌人,敌人急忙退出,仓皇逃窜。

据了解,这场战斗最终共击毙和俘虏国民党军500多人,并缴获了一大批军火。解放军也牺牲了50人,109人受伤。战斗持续到13日,从化县城宣告解放。此后,解放军追歼国民党军队势如破竹,不废一枪一弹就直抵广州,完成了解放广州的光荣任务。因此,云台山之战为广州解放之最后一战。

云台山战斗

中间天井里的古水井。

中间天井左边的走廊房大门两边的对联是:功德无量名千古,正气流芳照万年。

化宣星村简介牌,还没挂在外面,或者以前挂在外面,现在收回放在这房间了。

中间天井右边的极古井边走廊房大门两边的对联是:先烈精神千秋在,英灵浩气万古存。

大门进第一间墙两边的对联是:宣溪从化开诗境,星耀温泉景色新。


刘氏宗祠里面的大厅。


大门进去屏风柱子上的对联是:彦祖儿孙锦世泽,彭城子弟振家声。

宣星村村前广场,青砖地板,古色古香。

刘氏宗祠前的旗杆石,宣统元年已酉科考选恩贡第一名,臣刘曙赐立。

刘氏宗祠前的旗杆石,宣统元年已酉科考选恩贡第一名,臣刘曙赐立。



卢围四巷

卢围四巷



卢围三巷

卢围三巷

卢围二巷

卢围一巷

宣星村前广场。

没有巷名的巷。

鱼跃农门也是小店铺,还是没开门。

卢氏宗祠,卢氏宗祠大门前面柱子上面的对联是:门外旗山分左右,祠前螺嶺列东西。

卢氏宗祠大门的对联是:三清报国,四傑传家。

从化市温泉镇宣星运动谷旅游导览图。

卢氏宗祠大厅。

卢氏宗祠大门和门屏。

旧房子

卢氏宗祠

星古村里的农家乐:石锅水库鱼,后面那“宣星人家”可能是旅馆。


宣星村东面村口。

龙柏驿站。

龙柏驿站墙上的凹凸图案。

池塘边上这一棵二百多年的参天古柏树,被美其名曰:鸳鸯树,以此美媚骚称与白居易的 《正月三日闲行》 嫁接,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参天古柏树,树龄272年。



曾有开发古村旅游的组织者收过游客的入村费,但在被有识之士诟病之后,如今古村敞开大门,不再收费。

今天来探访它了。虽然它在云台山脚下,但竟然是一座平坦乡村。碧绿的流溪河从村边缓缓流过。

古树与美女。

今天浏览了宣星村感悟:进村之前,第一观感:水雾邈邈,桑田散落,菜地青茂,绿树环村,环境幽静。






宣星村村前,一道显得很有沧桑感的村落大门(其实并不大),一座石桥,和两个鱼塘。宣星人家村前的鱼塘,这是岭南独有的设计风格,其实讲究的是一种解释不清的、深奥的风水相学。

古村似乎是可以自由进出的,不收门票。

桃花、古村、池塘。

多数游客从这大门进入,走过那座小拱桥,便到达了古村。

村落整体看上去很有些古朴风貌。都是一些残旧的老屋,祠堂,和一些古老的遗迹。

村中有各种祠堂古庙古屋、比较大的刘氏宗祠里还摆着一些宣传栏和介绍。村前一湾清池,村中数条小巷,一路游览,依稀可以想象旧日的繁华。

古村落宣星人家,古村落里人去楼空,仅剩几户店家和几户五保户。
我们徜徉在古村落里,展现在我们眼里的是一个破败不堪的、古色古香的、落幕萧条的乡间村落,不过依稀能感觉到曾经的繁华。


宣星人家的一座座民居,它就是一个历史的见证。祠堂虽然破败甚至落幕,但是依然能让人感觉到当时的威严。


桃花、古村、池塘。

桃花、古村、池塘、小桥。

走过了古村后,便有回到刚才进来的地方,抬头便见到水塘边那棵老柏树,但不知何因树冠顶部折断了,塘四周种植的桃花也开的差不多,风一吹过花瓣便随风飘落。

前一篇:广州从化宣星村铺锦里村游记
后一篇:广州从化宣星村云台山战场遗址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