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化风云岭文峰塔蓝田古庙游记
李灶生
2019年3月1日
文峰塔在从化街口镇附近的风云岭,龙潭河、小海河与流溪河汇合处的豸岭脚,离城区2公里。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希望兴文教,故名。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重修,将塔修建为七层,并列为从化新增六景之一,称“豸岭塔影”。后因年久失修,古塔已毁。1993年,在原址重建九层塔,1993年重修,塔高九层,塔为八角形,每层盖有琉璃瓦。其雄姿数里可见,一年四季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络绎不绝。
文峰塔为水泥框架结构,共九层,每层盖有琉璃瓦。砖石结构,底层为条石筑成,余为砖砌,塔顶为六角攒尖葫芦宝顶。塔身呈六边形,层层上收。塔中心为旋转楼梯,塔四周是观景台,雕梁画栋,飞檐斗勾,美不胜收,登临顶层观景台,街口镇景色尽收眼底:西为云风岭,苍翠欲滴;南为流溪河,两岸荔林婆娑;东为双凤山,更似鹊鸪起舞;北为街口城区,高楼矗立。丽日傍晚登临,此塔足可领略“白日依山尽”之景致。
塔的正门这里用古体字写着“水口塔”,而它旁边的开放时间的提示牌上则写着“文峰塔”,估计这是这个塔的两个名称吧。
塔对面的墙上,有关于重修的捐款榜。上面的塔名二字也有涂改的痕迹,改成了现在显示的“水口“塔。据说:如《相宅经纂》所说,建造文峰塔的目的主要是祈祷当地文运昌盛。其次文峰塔往往建于水口处,起到闭锁水口的作用。另外文峰塔建成后,往往成为当地的地标。”
像毛笔形状的文峰塔,建在了江河水口的位置,因而它在当地有“水口”与“文峰”两个名称。
登塔进门时,在塔门有人叫你收取2元门票(没门票,只给钱),说是为了维修塔的费用,不过这2元应该给的。
在塔上眺望,可看到流溪河的转弯与分流之处正在眼前,这就是水口位置了吧。
塔的内部,有铁扶手的楼梯,梯级稍有点高,如果是老人家登塔可能就会辛苦些了。
对于我来说就是很轻而易举的事情。哈哈。
据清雍正八年从化县志第四章《水文》第二节《河流》所载,流溪河是从化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由众多溪流汇集而成。其主要源头地处东北部,昌田与龙门县交界的桂峰山大岭头一带。该河全长157公里,流域总面积2300平方公里,其中从化境内河长113公里,流域面积1612平方公里。流溪河从化到南流贯全市,至太平场出从化市境;再流过广州白云区的钟落潭、竹料、人和,出江村的南江口,汇入花县的白泥河,经珠江三角洲河网而注入南海。
流溪河河道几经变迁,其在街口镇附近一段十分明显。据《从化县志·山川志》记载,流溪河流经麻村、塘下之后,过东风村的殷家庄口、田边村口到青苔坑(即今街口镇的北街口一带),转向今河滨公园、石角潭(即今总工会址),折入鱼梁尾、陈屋(即今物资局址)、流入古楼潭(即今市人民政府招待所址),流下门口江、再流经洪山围门口而至蓝田古庙,在蓝田水闸口外有龙潭河汇入,然后流向东南方。现在,上述许多地方已为街口镇的建筑群所代替,流溪河则从街口镇东侧穿过。
从史料上来看,马牙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其间,流溪河河床变化也非常之大。近两年马牙村的流溪河内陆续挖出这些古树,可以说都是几百年前埋下去的。
在塔傍重建有蓝田古庙,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善男善女,纷沓而至,为文峰塔的景致增色不少。
塔旁边有一座“蓝田古庙”,不过这座庙无论外观还是它牌匾上的日期文字,都显示着它并不“古”啊!牌匾右侧写着“二零一三年三月搬迁到此地”。
蓝田古庙大门的对联是:帝佑中华和谐社会太平盛世,德荫神洲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蓝田古庙主要供奉北帝,北帝实则是指玄帝。今道教武当山称玄天上帝为"玄帝""帝爷公"等。玄帝,全称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其又有玄天、玄天上帝、武大帝、真武大帝、北极大帝、北极佑圣真君、开天大帝、元武神等称;俗称上帝公、上帝爷或帝爷公。是汉族民间信仰的神仙之一。其为统理北方、统领所有水族(故兼水神)之道教民间神只,又称黑帝。
北帝庙为崇拜北帝的庙宇,亦常作真武庙、玉虚宫、玄天宫、北极殿等众多名称,当中又以武当山上的真武庙最为著名,而又多数散布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各地,台湾地区亦有建庙。北帝据说拥有消灾解困,治水御火及延年益寿的神力,故颇受拥戴。
据《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说,北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为净乐国王及善胜皇后之子。皇后梦而吞日,觉而怀孕,经一十四月及四百余辰,降诞于王宫。后既长成,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修道,历42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大帝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
《佑圣咒》称北帝是「太阴化生,水位之精。虚危上应,龟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慑万灵」。因此,北帝属水,当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明代宫内多建真武庙就为祈免水火之灾。北帝消灭龟精蟒妖于脚下的功劳又被元始天尊封其为玄天上帝。而北帝不仅仅统率所有水域的安全,他还是北极星的化身,可指引船只航行于正确方向,不会迷失于海上。
北帝肖像图至于玄武一词,原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总称。屈原《楚辞》之《远游》篇有句称:「召玄武而奔属」。玄武七宿之形如龟蛇,故注称,「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北宋开宝年间,玄武神降于终南山。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封为翌盛将军。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加封为翌圣保德真君,后为避圣祖赵玄朗之讳,改玄武为真武。北宋宋真宗、宋徽宗、南宋宋钦宗等屡有加封。
玄武七宿之中有斗宿。道教重视斗星崇拜,称「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是人从投胎之日起,就从南斗过渡到北斗。人之生命寿夭均由北斗主其事。因此,人祈延生长寿,都要奉祀真武大帝。
蓝田古庙还供奉:赵公明元帅、康席元帅、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大地之母、流溪河神、医灵大帝、文昌帝君、从化城隍爷、太岁总管、雷祖大帝、天后娘娘、金花娘娘,财神爷、月老星君、华光元帅、琼元帅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