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2019-03-10 08:23:52)
标签:

湖北武当山

紫霄宫

巫易霖

陈师宇

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李灶生
                                2019年3月8日
   我少时候就看过电影《武当》,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83年出品。该片由孙沙执导,林泉、赵长军等领衔主演。影片讲述了武当弟子不畏艰险、与外国武士展开较量的故事。那时就想到武当山看看,也想学武功,后来到部队也学了2套军体拳,练的不咋样,我主要是技术兵,学的是柴油机和电工,所以对于武术这方面就接触少了,后来转业后就来到了广州奥林匹克体育场看到有练太极的队伍,就开始在这里学太极了。但到现在都想到武当山看看,也想到那学点太极。
  这一段时间巫易霖大姐和他先生都在武当山紫霄宫跟张三丰第十五传人陈师宇学习张三丰太极十三式。她也叫我去那跟陈师宇学习,也可来游览紫霄宫。但因各种原因一直都没有去学。今天  2019年3月8日巫易霖大姐叫我写一篇她在武当山紫霄宫跟张三丰第十五传人陈师宇学习张三丰太极十三式的文章。我说我写不好,写文章都是记账式的,写不好,她说不管好不好,能写就行。于是,我就答应了写,真是赶鸭子上架。不过,也算给巫易霖大姐“三八”节的礼物吧。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陈师宇(ShiYu)武当道家功夫馆创办人,俗家名:陈祥文,湖北阳新人,他全面的继承了武当传统武学,在太极门、八仙门、太乙门、八卦门、玄功门、形意门等道家养生功法上有很高的造诣,是武当三丰派第十五代杰出功夫传人。
  陈师宇武当三丰派功夫传人,九三年上武当习武至今,师从钟云龙
师赐道名:师宇。2009年创办武当道家功夫馆。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陈师宇出生于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陈师宇自幼练习民间传统拳,九三年只身来到灵山武当拜师求艺。有缘得以拜武当三丰派第十四代武术传人钟云龙道长为师。陈师宇尊师重道,练功刻苦,为人忠厚,九六年选为入室弟子,深得钟云龙道长喜爱,在师父辛勤的栽培下修得武当派秘不外传的武当内家功夫。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1996年被选为入室弟子。
1998年入选武当武道功夫团,同年8月选入教练。
1999年被福建莆田体校聘为武术教练。
2000年4月荣获武当山特区散打争霸赛52公斤级冠军。同年5月赴武汉黄鹤楼演出两个月。至今陈师宇多次随团出访港、澳、台地区循环演出,也多次为国家主要领导人作武术表演。
2003年参加了央视《体育人间》的拍摄,演练武当武术。
2004年随著名书法大师练习书法,并获小成。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2005年5月带团赴广州星海音乐厅参加第五界道教音乐会武术演出。
2006年在上海带领群众练习武当三丰太极拳。
2006年9月获武当山全民健身武术大赛成人组太极拳冠军。
2007年1月赴香港蓬赢仙馆之邀请举行道学讲座并示范武当三丰太极拳。
2008年4月参加了央视《探索·发现》"文化遗产博览月"15集大型纪录片《中华武功之武当玄功》。
2008年7月参加了央视《问道武当》第六集"道法自然"的拍摄。
2008年9月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太极拳选拔赛武当赛区第一名,棍术第一名。
2008年10月应张纪中《倚天屠龙记》剧组的邀请,担任《倚天屠龙记》武当七侠演员的太极功夫指导。
2008年11月在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第八届武当国际旅游节"走进武当"活动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2010年8月参加了央视《太极武当》的拍摄。
2010年9月参加了十堰电台《武当神韵》的拍摄。
2010年11月陈师宇道长应天津卫视邀请,参加《津夜嘉年华之中华武术》的节目演出。
2010年12月获得"武当武术政府津贴传承人"荣誉证书。
2011年元月18日陈师宇道长带领众弟子参加深圳市龙岗区春晚《大地春早,星耀龙港》,出演节目《天下太极出武当》。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2011年元月24日陈师宇道长带领众弟子作为武当山特区武术局代表,出演武当特区春晚《春韵武当》。
2012年6月陈师宇道长应挪威之邀,赴挪威进行太极拳教学。
2012年10月参加第四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获得冠军 。
2012年11月参加第五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获得拳术冠军,剑术冠军。
2013年6月陈师宇道长应四川太极爱好者的邀请,赴成都教武当太极拳。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陈师宇誓愿要把武当武术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们了解武当武术,让每一位武当武术爱好者们得到身心健康,继承武当武术传统,共同让武当武术走向世界!
2003年央视《体育人间》专题采访陈师宇,并演练武当武术。
2008年4月央视《探索·发现》"文化遗产博览月"15集大型纪录片《中华武功》中演练武当玄功。
2008年10月应张纪中《倚天屠龙记》剧组的邀请,陈师宇道长担任《倚天屠龙记》武当七侠的太极功夫指导。
央视三套、六套、北京电视台二套、陕西电视台、新浪网、腾讯网、福州晚报、武汉晨报、武汉晚报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
武馆以德育人,以武传道,孜孜授艺,不争鳌头之私,不独享尊名,却因施而德厚。侠义心肠,大爱无言。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和他先生翁大哥及太极拳爱好者,在武当山紫霄宫跟张三丰第十五传人陈师宇学习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学习现场。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跟陈师宇师傅学书法。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陈师宇师傅写的“福”字。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陈师宇师傅写的“福”字。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跟随陈师宇师傅了解武当山紫霄宫的历史和浏览风景。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跟随陈师宇师傅了解武当山紫霄宫的历史和浏览风景。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武当道家功夫团是武当三丰派第十五代传人陈师宇师父亲自带领的一支传承武当武术,以弘扬道家文化的功夫团体。以陈师宇师父为核心的教练团队是武馆主要的师资力量,所有教练均为三丰派第十五代、十六代弟子。
  陈师宇馆长,武当道家功夫馆创办人, 93年习武,师承钟云龙道长,是武当三丰派第十五代功夫传人。陈师宇在武当山随师习武近二十年,精通各种拳法与器械,如八仙门、玄功门、形意门、太极门、三十六路腿法等。陈师宇馆长誓愿要把武当武术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们了解武当武术,让每一位武当武术爱好者们得到身心健康,继承武当道家文化,共同让武当武术走向世界!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跟王师恒在武当山紫霄宫探讨太极拳。
王师恒,武当三丰派第十五代弟子,94年上武当习武,师从钟云龙,陈师宇馆长的师弟。擅长太极拳、太极剑、太乙玄门剑、太乙五行拳等武当传统功夫及在道家养生功法上有卓见,现任武馆养生班助教。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跟拳友在一起。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武当山,古名太和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不仅拥有奇特绚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因此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第一仙山武当山,茫茫白雪似仙境;来来往往神仙多,家家平安神仙来。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武当山的道教,敬奉“玄天真武上帝”,据说,武当山就是由“非真武不足以当之”而名。元朝末年,武当山上的古建筑大部分毁于兵乱。目前山上的宫观多为明代所建。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成祖朱棣派侍郎郭瑾等,役使30多万军民工匠,在武当山大兴士木,用了将近十年时间,建成了净乐宫、迎恩宫、玉虚宫、紫霄宫、南岩宫、玉龙宫、遇真宫、太和宫、复真观、元和观等33处大建筑群。此外,还建了39座桥梁,12座台,铺砌了全山的石磴道,整个武当山成为一座“真武道场”。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武当山紫霄宫设计上充分利用了地形特点,布局巧妙,座宫观都建筑在峰、峦、坡、岩、涧之间,建筑精美,各具特点又互相联系,整个建筑群体疏密相宜,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
  紫霄宫的主要景点有龙虎殿、十方堂、紫霄殿、佳音杉、父母殿、太子岩等。此地周围岗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故明代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紫霄宫,又名"太元紫霄宫",明代宫观建筑,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的武当山。紫霄宫坐落在武当山的主峰--天柱峰东北的展旗峰下,占地面积约27.4万平方米。面对照壁、三台、五老、蜡烛、落帽、香炉诸峰,右为雷神洞,左为禹迹池、宝珠峰。周围山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明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
  武当山有“十道九医”之说,在紫霄宫,有医术高明的道医坐诊。据说这里 1931年曾为贺龙率领的红三军司令部所在处。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紫霄宫是武当山保存较完整的皇家庙观建筑群。同时也是武当山保留比较完整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紫霄宫为武当山历史上的道教宫观之一,属全国道教重点开放宫观。1932年,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红三军司令部所在地,贺龙元帅曾居此。
    1982年02月24日,紫霄宫作为皇家庙观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紫霄宫作为全国重点宗教活动场所开放。1994年12月,作为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始建紫霄宫,名"元圣紫霄宫"。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扩修。明永乐十年(1412年),重修,题额"太玄紫霄宫"。永乐十一年(1413年),刻御碑亭左御碑,额题"圣旨",内容为禁止外人扰乱道场法律文告。同年,明成祖朱棣重建武当山,紫霄宫是重点修建宫殿之一,并重建主体建筑紫霄大殿。永乐十六年(1418年),刻御碑亭右御碑,额篆"御制大岳太和山道宫之碑",记敕建武当山事。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扩建。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紫霄宫,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南部的武当山。紫霄宫坐落在武当山的主峰--天柱峰东北的展旗峰,紫霄宫背依展旗峰,面对照壁、三公、五老、蜡烛峰,右为雷神洞,左为蓬莱峰,近前为禹迹池、宝珠峰等。
  紫霄宫坐西北朝东南,共有建筑29栋,建筑面积6854平方米。占地面积约274000平方米。建筑对称布局,中轴线上为五级阶地,由上而下递建龙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圣文母殿,两侧以配房等建筑分隔为三进院落,构成一组殿堂楼宇、鳞次栉比、主次分明的建筑群。宫的中部两翼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宫内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建在三层石台基之上,台基前正中及左右侧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台。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在武当山紫霄宫练拳。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在武当山紫霄宫练拳。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在武当山紫霄宫练拳。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在武当山紫霄宫练拳。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在武当山紫霄宫练拳。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在武当山紫霄宫练拳。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在武当山紫霄宫练拳。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在武当山紫霄宫练拳。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在武当山紫霄宫练拳。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在武当山紫霄宫练拳。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在武当山紫霄宫练剑。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在武当山紫霄宫练拳。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在武当山紫霄宫练拳。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在武当山紫霄宫练拳。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在武当山紫霄宫练拳。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在武当山紫霄宫练拳。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在武当山紫霄宫练拳。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在武当山。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在武当山。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在武当山。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在武当山。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巫易霖大姐在武当山。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紫霄殿大殿面阔进深各五间,高18.3米,阔29.9米,深12米,面积358.8平方米。共有檐柱、金柱36根,排列有序。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式大木结构,由三层崇台衬托,比例适度,外观协调。上下檐保持明初以前的做法。柱头和斗栱显示明代斗杠的特征。梁架结构用九檀,高宽比为5:2.5,保持宋辽以来的用材比例。殿内金柱斗栱,施井口天花,明间内槽有斗八藻井。明间后部建有刻工精致的石须弥座神龛,其中供玉皇大帝,左右肋侍神像,均出自明人之手。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武当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明朝以后,在全国影响极大,近代民间信仰尤为普遍。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龙虎殿,殿内中间供奉的神仙是王灵官,为道教里的护法神,王灵官本名王善,相传他有三只眼睛,能分别善恶,惩恶扬善,性情刚直,办事公道,铁面无私。殿内两旁则是青龙白虎泥塑雕像,其怒目圆睁,龇牙咧嘴,身着胄甲,手持戈戟,形象生动传神,使人望而生畏。这两座神像是元代雕刻家刘元一的传世作品,是武当山的泥塑珍品。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过朝拜殿,映入眼帘的是紫霄宫主殿紫霄殿,两侧是福寿堂和六十元辰殿。紫霄殿进深五间,重檐九脊,翠瓦丹墙。殿门前分别挂有“协赞中天” “云外清都”、“始判六天”三块匾额。神龛内供奉真武神老年、中年、青年塑像和文武仙人坐像;大殿右侧供奉着一根白色杉木,号称可传声。中央屋顶藻井浮雕二龙戏珠,四周绘有八卦图案。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父母殿俗称荷叶殿,此殿崇台高举,秀雅俏丽,供奉净乐国王明真大帝和善胜皇后琼真上仙。殿后即太子岩,系一天然洞穴略加人工开拓而成的石室。左神龛内供奉的是观音,右神龛内供奉的是三霄娘娘、送子娘娘等。称为百子堂。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紫霄殿后是父母殿。父母殿坐落在高高的崇台上,殿内正中神龛上供奉真武神的父母像,即净乐国王明真大帝和善胜皇后琼真上仙像。两侧有楼梯可至三层三清阁,阁内供奉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在父母殿,可见紫霄殿后屋顶上有两个小神人,加上前屋顶上的两个小神人,共四个小神人,据说是姜子牙的四个儿子,被姜子牙封为“神上神”,负责扶紫霄殿脊宝瓶。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碑亭,赑屃驮御碑亭坐落在崇台石台上,亭内的赑屃驮御碑都是用一整块青石雕刻而成,碑高8米,长4米,宽2.5米,重98吨,赑屃驮御碑形体完整,雕刻精细,赑屃驮御碑,俗称"龟驮碑",赑屃不是龟,它是龙的八子,善负重,皇帝让它来驮圣旨,意在江山稳重。
 紫霄殿前有一座约2米高的铁铸香炉,炉身为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所铸,炉顶为明正德十年(1515年)铸造,炉上还刻有三个"卍"字。此字读"万"音,意为"吉祥云海相",在佛教造像中也时有运用。赑屃亭内耸立巨大之圣旨碑(明永乐刻石)。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紫霄宫拥有众多珍贵文物。如紫霄大殿四周,陈列着上百尊元、明、清代铸造的神像和供器,大多为铜铸饰金,琳琅满目。这些文物,是民国初期武当山宫观倒塌时,移置于此。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紫霄大殿为紫霄宫的正殿,是武当山保存下的唯一的一座重檐歇山式木结构殿堂。这座在中国古建筑中屈指可数的抬梁式大木结构的道教建筑,其结构、布局科学合理,艺术风格协调统一,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独具风貌。同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沉积有历代工匠的技术和智慧,集中体现了中国明清建筑的辉煌成就,具有重要的观赏和科研价值及历史和思想信仰等意义。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据说,紫霄宫属全国道教重点开放宫观,入道道人就必须严格按道教教义和戒律要求自己,熟知道教五术。道教五术分别为"山、医、命、相、卜"。"山",就是以打坐、修炼、武学、食疗等方法培养完满的人格。"医",即用方剂、针灸、诵经、灵治等方法,达到保持健康、治疗疾病的目的。"命",是以道术推定人的命运,从而改善人类发展的学问。"相",是用眼睛观察所看到的物体,以进行趋吉避凶的一种方法。"卜",就是占卜、选吉和测局等方法,来预测及处理事情。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武当道教制定的清规戒律是用以约束道士思想言行、防非止恶的条规,是道士修道必须遵守的清规。
  道教戒律种类很多,基本的戒律为五戒、八戒、十戒。重要的有《太上经律》、《洞玄灵宝天尊说十戒经》、《天仙大戒》、《初真戒》等。
  清规,由各道观自己订立。对犯律道士的处罚,轻则跪香、催单(劝离)、革出(逐出)、杖出(杖责逐出)等。在武当山道观中,有史可据的共6份,即:紫霄宫混元宗坛临时监院清规例、紫霄宫混元宗坛清规榜、太和宫清规榜、自在庵条规、五龙宫条规、南岩宫条规。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武当武术历史渊源:    
  一般来说,今天的人们评说武当武术的历史,往往会将它与元明时期的张三丰联系在一起,以为张三丰就是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其实,武当武术——包括张三丰所创兴的太极拳,其渊源,都要追溯到元明张三丰之前的很久很久。因为张三丰的太极拳以及与此同时与之后的各种内家拳派的诞生,都不是忽然间的空穴来风,其理论精髓、技艺的基本框架,都是沿着前代道家、道门的传统这条线索来的。证明这一客观史实的不仅有许多的文献资料,还有一些元明之前的道家武术门派传承下来,还有一些门派的传承口诀。如今天仍流传于北京的武当太乙神代剑门(以已故的关亨九先生为代表),家承谱诀有“先有太和,后有武当。成于真武,传于三丰。六合神拳,谓之内家”之记载。这个谱诀虽含有宗教色彩(如“成于真武”是把武当武术的创如归于道教传说的玄天上帝),但它不但因为带有宗教色彩体现了它历史传承的真实可靠性(古代,从道教门派中流传的武术,其言祖言师自然带有宗教色彩),也说明了一些客观真实的传承史,即张三丰之前有很久的传承。例如武当山,以前名叫太和山。传说真武大帝坐镇此山,因“非真武不足当之”而改名武当山。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以道门传说,真武大帝之名“真武”,可见他那时就武功盖世,以后这武功就代代相传了。当然这种宗教传说是不足为凭的。但谱诀中有“六合神拳,谓之内家”,现在证实,唐末五代隐修武当山的陈承传有“六合八法拳”,说明唐末五代武当道门就有武功传承,并且已经有了“内家”的称谓。   无独有偶,今姑武当赵堡太极门派所保存的太极拳经典要论中,有张三丰的一首五言传承歌诀,其中有言:“天地即乾坤,伏羲为人祖。画卦道有名,尧舜十六母。微危允厥中,精一及孔孟。神化性命功,七二乃文武。授之至予来,字著宣平许……”这段歌诀,不但记载着太极内丹功的源头从伏羲开始,以后从尧舜传到老子,从老子又传到孔孟,以后一脉下来一直传给张三丰。而张三丰所传承的老师是麻衣先生,麻衣的教师是尹文始,文始的老师是老子。从老子下传的一条主线是明确的。这首五言歌诀不但证实了老子一脉相传的,以太极原理为指导的内丹动静功法传承的脉路,还揭示儒门与道门交叉的又一条传承线,即老子传孔子,孔子传孟子,之后又传到唐代道门中人许宣平。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关于孔孟以上的传承,推及老子、尧舜、伏羲等人,这些历史已不可考,我们现在只能说,这些或许是可能的,或许是不可能的。但从现在可查的近代武家的著述,以及某些古老门派的出现,可以让人了解到,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太极形态的拳功屡现于世,倒是有稽可考的。 例如有一种程氏太极拳,据传为南北朝(公元502——557年)人韩拱月创。后此拳隐于民间500年之久,于宋高宗时传至程泌,后改名“小九天”。今河北石家庄还有此拳流传。又有一种名曰“三世七”的太极拳功,为唐代道人许宣平所传,李白曾访之不遇。此拳后隐民间数百年,于明朝前期传与宗远桥,已经历十四代。今上海仍有传人,并出版有专著。与唐朝许宣平同时,还有一种太极拳功流传,传人名李道子。拳名先天拳,亦叫长拳。此拳直到明朝仍在安徽民间传承。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还有一种太极拳功名曰后天法,为宋人胡镜子所传。还有以上已经说到的六合八法拳,为唐末五代武当高道陈抟所传,今辽宁、安徽均有流传。还有一种拳功为“穴道术三十六手”,为此宋之前的道家人物冯一元所传,曾传于北宋武当丹士张三峰。至于北宋时武当丹士张三峰创内家拳,则是人所共知,明末清初的黄宗羲撰《王征南墓志铭》中,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版的《宁波府志》中,《三丰金书》所收清王海洋的“拳技派”中,民国十七年(1928)中央国术馆编审处长金一明所著《武当拳术秘诀》中、凌善清所著《形意五行拳图说》中、民国二十二年(1933)华曹元所著《国术》一书“总论”中,都证实了北宋张三峰创武当内家拳的事实。北宋张三峰的内家拳,在后来的流传中,有被扩充为形意拳,有被发展为太极拳。如明朝时期流传盛行在江南一带的张松溪太极拳(又称南派太极拳),就是由北宋武当张三峰之后,百年左右传至陕西王宗岳,王宗岳传温州陈州同,到明嘉清间张松溪得其传,又将江南八家名拳融揉于内,形成“松溪派太极拳”。此拳今在四川南充、上海仍有传人。但这些历史,武术界很多人不去考证、研究,人云亦云,常将北宋的张三峰误为元明之际的张三丰。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巫易霖跟陈师宇学张三丰太极十三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