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化神岗镇木棉古村孝行流芳牌坊游记
李灶生
2019年1月27日
2019年1月8日我去了从化的钱岗村、颜村、红石村、沙溪水库、上下清幽村,走了钱岗古驿道。今天(
2019年1月27日)我走了从化的钟楼古村、木棉村的龟嘴明清古渡头、木棉村的孝行流芳牌坊、木棉古村、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邓氏宗祠(从化市神岗镇邓村)、殷家庄古村落、城郊街东风村上香家、城郊镇麻村。
早上5点多就起床,洗刷后拿好相机就出门,6点5分到了车陂南地铁站,6点12分地铁开,6点40分到珠江新城站,珠江新城站转3号地铁,在体育西转3号线北延段,7点10分在嘉禾望岗转14号线,7点40分到神岗站。在神岗站下地铁后就在这坐公交车站坐从化5号(这里就这一趟车)坐2站,在神岗下车,下车后往前走100米,过公路(地铁下面的105国道),在105国道与X285路口吃早餐,早餐后坐摩托车,车费10元,10分钟就到了从化钟楼古村。
钟楼古村游后,有打电话给刚送我来钟楼古村的摩托车师傅,叫他来接我,不到10分钟他来到了。本来是叫他送我到木棉古村的,车费7元。在车上我就要他送我到龟嘴明清古渡头,因我不知龟嘴明清古渡头子那里?他说到龟嘴明清古渡头比较远,要10元,我说好。龟嘴明清古渡头是在西岭村村前的水渠右转进去,沿着水渠直走,不一会就要到了龟嘴明清古渡头墟市。
龟嘴明清古渡头墟市出来,本来我想再问“孝行流芳”牌坊再那里,没想到还没问就看到了,“孝行流芳”牌坊是在龟嘴明清古渡头墟市出来100多米的左边水渠的山边,在“孝行流芳”牌坊前建了一条水泥桥,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流溪河上游筑两大水库及建设了大坳水闸分流了河水灌溉之用,河水灌溉的水渠就是这条。在建水渠前,这里是一条小水沟,“孝行流芳”牌坊是在现在的水渠下面的,因建这水渠要从“孝行流芳”牌坊过,于是就把“孝行流芳”牌坊往山边上面移,所以“孝行流芳”牌坊原址是在现在的水渠的水中间。
河床的提高使从化及花都段的流溪河航道消失,加上公路运输迅猛发展龟咀的渡口功能逐渐丧失,龟咀古渡亦渐渐消失人们的记忆之中了。
“孝行流芳”牌坊,位于太平镇木棉村龟咀社,清光绪帝下旨所建,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
相传清末年间,当时木棉村有个孝子叫谢树藩,他的父亲谢相玲身患重病,终日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家里寻遍各地却难觅妙手神医。在痛心、无耐甚至乎绝望之际,谢树藩对天祷告:“若吾父能转安,则请上苍截我寿龄,以续父命。”
返家后,令人意外的是,父亲病情好转了起来,但是谢树藩自己却不病而亡,时年30多岁。
谢树藩以自己之命换取父亲之命的延续,甚富传奇色彩,其孝义之事在当地群众传颂甚广,伺父至孝的高尚品格也为人所敬佩。
当时,地方官司吏应群众之请求,上书至朝廷礼部,光绪皇帝获知此事后,大为感动,于是降旨建牌坊。至今,木棉村中甚至还保留着孝子谢树藩的故居。
牌坊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孝行流芳”牌坊是4柱3间形状的建筑物,柱子呈正六棱形,以花岗岩石打制,质地厚实。牌坊居中明间宽1.88米,高约3米。坊额阳刻楷书:“孝行流芳”,其上竖刻“圣旨”二字,下又刻有文字记述立牌坊的原委。两侧柱联曰:“圣朝目孝治天下;大夫不虚生世间”。
牌坊两侧次间面阔1.25米,高约2.5米,分别写有“入孝”、“出弟”。4根石柱上同立石狮,注视居中明间的“圣旨”二字,而柱子则有抱鼓石夹护柱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