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南海西樵镇庆云洞之16庆云洞道观
李灶生
2018年12月
沿着银溪古道上庆云洞,两旁群山苍翠,溪流瀑瀑,清风扑面。进入山门,站在殿前台阶,眼前豁然开朗--左为驯狮山,右为伏象山,庆云洞正在两山环抱中。正门前一左一右,两棵树被称为"阴阳树"的百年古杉挺然耸立。庆云洞下方则有"阴阳太极水"--两条溪水从庆云洞左右两侧奔流而下,至庆云洞前又汇为一体,使庆云洞如阕凌空。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庆云洞是岭南历史悠久的道教圣地,始建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一百多年,庆云洞道观依山而立,前有西江灵龟宝塔对景,背依莲花峰,驯狮山、伏象山左右拱卫;乾溪、坤泉两股溪流相绕于观前交汇。整个殿宇地势奇特、巍峨凌空、紫气缭绕,故有"岭南道场一绝"之称。
庆云洞所属于西岸自其建以来就是南海(今日南海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岸曾称五约。民国13年(1924年)后,以广东南海(南海县)其他处西江西岸,故改称西岸。聚落大小共17片,散布在高明河下游之南岸及茶山北麓的狭长地带之间。主产稻谷,兼产塘鱼、蔬菜、甘蔗、大蕉和银针茶叶。抗日战争期间,南海县治曾迁西岸的新圩、银坑和宫溪。新圩于17年成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粤中纵队第六支队曾活跃在茶山一带,指挥部设在境内的庆云洞。
南海西岸是历史悠久的宗教场所,是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旅游胜地。其庆云洞道观始建于光绪十九年(1894年),屹立莲花峰山腰,狮山、象山左右拱卫,气势宏伟,道教文化气氛浓厚;山环水抱,飞瀑飘绢,溪水鸣琴,峻石高崖,繁花异树,自然气息浓郁;世纪古老的长寿村;返朴归真的生态环境;6000万年形成的地质断裂带,形成庆云洞独特的自然景观。
庆云洞道观门前刻了一对对联“紫气氤氲凝古洞,庆云缭绕映茶丛”。庆云洞主要供吕纯阳吕洞宾,庆云洞第一重供王灵官,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和佛教的韦驮相似,庆云洞的主殿是纯阳宝殿,供八仙之一的吕洞宾。
登上庆云洞三清宝殿,站在殿前台阶,眼前豁然开朗,道观的两旁群山苍翠,溪流瀑瀑,清风扑面。
道观不妨看看其匾与联,这不但可知其主张还可欣赏其艺术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来自老子的《道德经》,纯阳老祖吕洞宾是八仙中最受欢迎的一位。夫大道玄妙,出于自然,生于无生,先于无先,挺于空洞,陶育乾坤,号曰无上正真之道。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木鱼,诵经法物 。钟磬,诵经的法物。
庆云洞观楹匾梦蓬瀛——调寄浣溪沙:道贯乾坤法自然,投门众妙察其端,庆云洞内赏楹联。梦渡东溟寻乐土,仙姑国舅棹莲船,青牛老子正耕田。
有几百年历史的道观庆云洞,慈帝殿(又称三清殿)。
在以前,我以为庆云洞是洞,我对西岸的认识,只知道这里有山、有水、有庙,仅此而已。来到之后才知道,庆云洞不是洞,也不是寺,而是一座道观。在庆云洞下,一道清溪往山下流出。溪水流向的那座楼,是上山经过的“山泉居”,一家饭馆。庆云洞不大,进入庆云洞,往上依次是:洞门——纯阳宝殿——慈帝殿(又称三清殿),之间空间不大,非常紧密。走了一会儿,就走完了,也没看见有道士,到底有没有道士,也不是很清楚。
远观庆云道观:百年古刹隐山中,绿壑丛林顶脊红,逃得喧嚣寻静去,钟灵秀毓镜心空。近观庆云道观,亭台翘角伫山中,背倚青屏正纳风。巧匠精工龙脊卧,灵山孕育毓璃宫。
庆云洞前有两株姻缘树,听说这两棵松树以前是合抱而生的,后来被人分开种植,但两棵树还是相向而生,犹如一对恋人“相看两不厌”,听说:有情男女若在树前许愿,必能得到神树的庇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