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西樵山游记65七个古村落
李灶生
2018年12月
岭南名山西樵,自然风光美仑美色,山上72峰峰峰皆奇,42洞洞洞皆幽,更有湖、瀑、泉、涧、岩、壁、潭、台点缀其间,成为这座熄灭了亿万年的死火山的旷世佳作。
择一个云淡风轻的日子,披着晨曦,踏着云露来西樵山漫步吧。相信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的景致会给你的回忆册添上一抹亮丽的色彩。
游走在西樵山,可观可玩的景点数不胜数,然而最让我动情的是隐藏在山里的村落,不敢确定陶潜先生笔下的桃花源究竟在哪,但我情愿在这个宁静诗意的王国书写一段“不知魏晋”的浪漫故事。晨起,与她共梳妆;夕下,与她共唱和。
岭南的林中生活安静得恰似长流的细水,不急不躁,人与大自然水乳交融。西樵山林深苔厚,郁郁葱葱,其实唐朝时期,此山便飘出了袅袅的炊烟,到了明清时期已达万家,形成13个古村落,在岁月长河的淘沙过程中,如今仅剩下石牌村、寺边村、大科村、碧云村、云路村、云端村、白山村7个村了。古村并非集中式铺开,而是像星星一样散落在山林的某个角落,若隐若现在清泉奇石、香木繁花之间。月黑风高夜有鸡犬可闻,晨曦微白时有担水叮咚。正如王籍所唱咏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般,这里的生活看似“深锁”在“闺中”。其实动静起伏、跌宕有致。漫步其间,时不时的哼支小调,刹那惊醒漫山生灵的甜蜜之梦,倏尔小调不见了踪影,森林里的协奏曲开始粉墨登场,渐渐的就柔软了你的心窝。
在一片清幽的山林脚下,藏着这样7个古色古香的村子。闲时来逛逛也是不错的选择,宁静古村坐落在西樵山山间,墨绿深深的树木包围着古村。
一、石牌村
石牌村位于石牌峰南,周边有南海观音文化苑、宝峰寺景区。宁静古村坐落在西樵山山间,墨绿深深的树木包围着古村。古井、古庙、古塘、老房子、古树林,这里依然保存着纯朴、自然、宁静、祥和的古村印象。粉墙黛瓦,镂空的木窗,还有那雕花梁柱,虽然老旧却依然显示岭南派建筑的古风古韵。山间古村的石板路与石墙,透着古时的味道,路边还有很多小溪潭或者小径道。
二、大科村
大科村又名云表村,在大科峰西北。大科峰是西樵山最高的山峰,曾有传说:山中大科、小科峰皆出自古时科举而定名,皇帝开科取士,山峰如有祥瑞,此次开科山中必有人高中。如此宝地,明代太守庞嵩也曾在此筑室居住。村中乌桕红叶飘落,沾满一汪清池,金色红色美得曼妙,眼前景致绝对不下丹枫之美。
三、云端村
云端村位于西天湖南,云端峰东。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先生的祖籍就是南海西樵山云端村,村中的马氏宗祠是马万祺捐资重修的。
穿过丛丛大榕树,云端村隐藏在山林深处,就像走进桃花园。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落英缤纷,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美景就呈现在眼前。
四、云路村
云路村位于燕巢峰南,经过桃花园景区进去云路村,此处花香数里,景色怡人。这里种有珍贵的云雾茶树,
用它泡出来的甘茶,轻尝一口只觉香如幽兰,味浓醇鲜。
四峰书院遗址亦位于此,目前正在重建,重现明清期间,西樵山作为理学名山,大批文人学士来此求学问道的学术交流盛景。
五、寺边村
寺边村位于宝峰东,周边有九龙岩景区、四方竹园、茶花园、宝峰胜处等景点。地理环境清幽,更有西樵山的八绝之一“四方竹”,为观赏竹中的上乘精品。关于四方竹还流传一个习俗:男子向女子求婚,须在女家门前种一棵四方竹,以表示他对爱情的忠诚和执着。
六、白山村
白山村在白山峰南,又名梅花村。周边有东湖、翠岩等景点。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在山上建立的四大书院之一方献夫创建的石泉书院位于白山村。西樵山古称茶山,明清时代,茶畦满岭,山民以种茶为业,云雾茶正是出自这里。
七、碧云村
碧云村位于西樵山碧云峰西北,村中保留了以晚清民国时期为主的民居建筑群落,村前罗氏大宗祠极具明清岭南建筑风格,祠内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彩绘等岭南风格的装饰工艺造型生动。村里的傅氏山庄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是澳门第二代赌王傅老榕的故居所在地。傅氏山庄是由傅氏宗祠、山庄南门、敦义崇礼碉楼、傅老榕故居及数间民居组成的一个建筑群落,恢弘大气,保存比较完好。碧云村的虎口泉和无叶井在西樵山上众多井泉中较有名气,至今仍散发出雅致古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