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西樵山游记13碧云村傅氏庄园
李灶生
2018年12月
穿过碧云村,沿去石燕岩公路走,过石燕岩门坊右转进山,走十几米三叉路右转就到了傅氏庄园。
这座规模宏大的西式院落是澳门一代赌王傅老榕的故居。傅家大院是碧云村最引以为豪的建筑,以其气势恢宏、独具匠心处处显出它的大气。它以浅黄色为色调,建于半山腰,由大屋、炮楼等组成,傅氏庄园称之为半山别墅。艳阳高照下,显出它的高贵和气派。大院门前有个人工湖,湖边杨柳轻摆。走到村子的东南角,看见一座碉楼形式的建筑,估计是傅氏宗祠的炮楼。上书四大字:敦义崇礼。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仲夏。对联:烟火但祈家一处;子孙惟愿世同居。美好的愿望。
站在湖边仰望大院,气派的大院在艳阳下更显迷人的气质。大院下是菜园,精致的鱼塘边上种着芭蕉,肥硕的芭蕉叶与旁边的芋叶随风摇摆,一畦畦瓜菜显出无限的沛然。岭南特有的田园风光画卷此时正映入眼帘。
碧云村位于西樵山碧云峰西北,由原来的碧云、小科、后岗3村合成。村中保留了以晚清民国时期为主的民居建筑群落。村前罗氏大宗祠极具明清岭南建筑风格,祠内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彩绘等岭南风格的装饰工艺造型生动。豫章首第门楼造型古朴,是出入村中主要通道。古村的傅氏山庄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是澳门第二代赌王傅老榕的故居所在地。傅氏山庄是由傅氏宗祠、山庄南门、敦义崇礼碉楼、傅老榕故居及数间民居组成的一个建筑群落,恢弘大气,保存比较完好。碧云村的虎口泉和无叶井在西樵山上众多井泉中较有名气,至今仍散发出雅致古韵。
傅氏庄园在西樵山上海拔约200米的碧云村中,由旅澳门第二代赌王傅德榕先生出资于上世纪20年代劈去后岗一部分依崖分层兴建。当中包括碉堡门楼、居舍两所、傅氏宗祠一座两进、祠前山塘一口,附设抽水房、花木园和地窖等,采用风力抽水发电。庄园保存了桩木石脚结构的岭南建筑特色,又吸取了宽敞间隔、方窗透光的西洋风味,具有民国初年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抗日战争爆发后,屡遭日本入侵飞机的轰炸扫射,部分被毁。2003年傅德榕先生后人损资重修。
傅老榕 (1894年 -
1960年),原名傅德用,字广源,号伟生,广东省南海县西樵山碧云村人。傅老榕是澳门第一代赌王,风光之时,富可倾城,但早年却颇为艰辛。
少年时,他靠在西樵山上割草,挑到山下卖来维持生计。后来,颇有经商头脑的他开始做些小买卖,他从家里煮好盐水花生,拿到广州去卖。慢慢赚了一些钱后,他便投资开办了一家担保行,专门为人借贷作担保,由此开始发迹。1927年,已经今非昔比、成为富翁的傅老榕大动土木,在西樵山上兴建了傅氏庄园,以光宗耀祖。
30年代初期,为了躲避战火,傅老榕离开家乡,转到澳门发展。傅老榕第一次闯入澳门博彩业,显得格外势单力薄。那时,几大商家控制着澳门赌场的经营权,面对众多财雄势大的强手,傅老榕铩羽而归,退到深圳发展。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傅老榕迅速将深圳的赌博公司转手,带着大笔资金来到澳门,和高可宁合作开办“泰兴公司”。自那以后,傅老榕便是“泰兴娱乐公司”的老总,他成了澳门第二代娱乐业的掌门人,成了新一代传奇赌王。
成为赌王的傅老榕一生对家乡很有感情,为家乡做过不少善事。抗战胜利后,他从澳门回到家乡,捐资开追悼会、立纪念碑,以悼念日军血洗西樵山时牺牲的800多名抗日英雄志士和乡亲。50年代,他又委托儿子带回捐款,支持家乡建设当时的华侨中学。60年代初,傅老榕在澳门逝世,一代赌王传奇终告结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