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古道--广东乳源大桥镇中华第一洞通天箩游记
李灶生
2018年10月21-23日
我在几年前就想走完粤北南岭山脉这段西京古道,这2、3年也走了一些路段,但总因时间关系,每次只走一天就没时间去走,这次2018年10月19日在广州出发,19日晚在广东韶关曲江小坑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泡温泉住一晚,第二天就直到广东乐昌坪石,因乐昌坪石镇罗家渡闹子坪老乡聚会,要我来帮他们拍照和录像,10月19-20日2天忙完后,这2天天气很好,我想这次我一个人回来,就有时间去走走西京古道,没想到21日早上下起了小雨,没办法下雨也出发,多希望到乳源大桥镇不会下雨,愿老天保佑吧。
7点多我和毛建茹开摩托车出发,这时正值寒冬,粤北地区温度骤降,天下毛毛细雨,感觉有些冷。在坪石吃早餐后,就前往梅花镇,我和毛建茹在梅花镇买好面包和水后,就去接广东省乐昌市梅花镇中学对面的梅花旅游公司谢德良经理。于上午9点30分我们来到了广东乳源县大桥镇,来到这里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天助我也,运气真好。
上午9点30分我们来到这里,坪石往乳源县方向,在乳源县大桥镇镇政府前,坪乳公路S249新的通济桥前,往右(大桥镇镇政府前)沿着大桥河的小路进去,在大桥敬老院前的三叉路口右转上山,这里摩托车不能走了,我和德良经理2人沿着乌鹑岭古道上山,叫毛建茹开摩托车经大桥镇,沿坪乳公路S249北上梅花、坪石方向,到红光村左转进入X357县道到红云,在红云转入939乡道,经鹿子丘村、下马村、野塘村、三阳仙牌坊到乌鹑岭古道北路口接我们,等我们上到乌鹑岭古道北路口时,他早已在这等我和谢德良经理,然后一起到通天箩森林公园。几分钟就来到了通天箩原始森林公园。
通天箩原始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的东北部,离保护区有14公里。这里是山高林密,谷深峰险。大多数山体的坡度在35度-45度之间,溪水涧由于流水落差,形成众多的瀑布。为海拔近七百米的石灰岩高原上垂直凹入地下的洞穴。
通天箩是1981年被发现的,1992年华南是师范大学洞穴研会广州地区业余队应用单绳垂直上落的国际先进技术进洞穴,测得通天箩是15个洞穴中最大的一个,洞内是四壁反坡峭立,口小里大。通天箩垂直凹入地下90米,洞口直径73米,底部最大直径140米,箩底周长450米,地形似一口锅,周边高,中间低,在洞底生长有不少参天树木,针叶树和阔叶树长得又瘦又高,许多树的直径只有20厘米左右,但高度却有30多米。乔木下生长着耐荫的低矮灌木丛,地表上又覆盖了一层草本植物,堪称世界奇观。动物以蛇、虫、鼠、鸟为主,四壁有多个石英岩洞,迄今无人能入。
通天箩属石灰岩地貌,又称为"喀斯特地貌",它的特点是它所形成的山地相对来讲都比较平缓,海拨在600-800米之间,岩石奇特,裸露,保水性差。在这里的石灰岩溶洞和漏斗形洞穴特别多,仅方圆10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有较大的洞穴15个之多。
通天箩洞穴里别有天地。阱底中部,是一片面积约三千五百平方米的原始森林植物群落,有樟树、楠木、桐木、石斑木等一百余种,群落中各种植物生机盎然,翠绿葱笼。在这里,那些喜爱阳光的针叶树和阔叶树长得又高又瘦,多种藤本植物在树干上顺势缠攀而上。植物区的地面有厚达五十厘米的腐叶层,上面散落着兽类的骨骼和堆积着的蝙蝠类及鸟粪。在这里,时而看见小动物窜人地下密林;时而又见一群小鸟掠过树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打造了险峻的地形,千万年的进化,独特的生态环境成为珍稀植物宝库和野生动物栖息的乐园。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美探穴专家考察通天箩后认为,像这样丝毫不受人类影响的"阱底森林",目前在中国仅仅发现这一处,在世界上亦属罕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