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饶河小南山抗日游击队纪念碑游记之四十迷彩部落战友
李灶生
2014年7月4日写2018年8月
7月4日我们在北大荒饶河胜利农场南湖公园游览后,就来到双鸭山市饶河县口岸路西侧的荣泰来酒店住宿。
第二天7月5日早上4点就起床了,想到对面的山上看日出,没想到出酒店就看到太阳了,我们起床要迟了。没办法,于是我、哈妹、烟雨4点半沿着对面的防洪大堤进入。一路走走停停,拍拍风景,不一会就来到了饶河小南山,就环山路在山里转转,走进山头就到了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在纪念碑广场有好多人在这里晨练--练太极。
饶河小南山位于乌苏里江中游,饶河县城之南。山有二峰,主峰大南山,海拔106m,小南山位于北侧,海拔不足百米。南北纵向望之,二山浑一如团,是延踞江岸上下200余华里的唯一制高点。小南山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漫山遍生柞、桦、杨、椴等上百种灌木。
山下乌苏里江迤逦而过,江水环绕,洲岛错落。依偎在南山下有一湖汊,江柳遍布,为乌苏里江古河道淤塞所形成的积水区,枯水期水域呈链锁状,自成体系;汛期时形成网状歧流和港汊。每当夏秋之季,登山而望,江水萦带,如蛇如链,歧流如爪,状有西湖之概。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小南山之风披,可为名者流。小南山东坡,1971年出土了石斧、玉器、陶器,证明为新石器时代及两千余年前,我国古肃慎人及渤海时期之古居民遗址。大南山断崖下发掘出七具猛犸象牙齿及打砸石器,证明此地一万年前即有人类世居。山上有抗战时期遗留下的战壕地道,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饶河古代文明渊远流长,自公元前2200多年的唐虞时代到476年的春秋时期,满族祖先肃慎人就在饶河地域居住。清宣统元年建县。本地区从旧石器时代的渔猎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农耕孕育了优秀的古代文化。本地出土的文物证明早在15000年前饶河县就有远古人类活动。饶河县城南的小南山是目前发现我国最东部的一处旧石器遗物点,出土了大量的打制石器、磨削石器、猛犸象化石、夹砂粗口陶器、玉壁玉珠等。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区的小南山曾被郭沫若等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盛赞为“黑龙江的牛河梁”、“阿述江畔金字塔”、“天王玉石家”。
小南山上建的县文物馆和抗日英雄纪念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正面有前省长陈雷的题词:“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十个大字。上嵌有抗联战士石雕像,碑像总高为16.6米,石碑背面(南)题有“抗日烈士,永昭千秋”八个字。
纪念碑由花岗岩石及钢筋混凝土构成,碑高16.6米,碑座呈方形,设两层平台,每层高2米左右,四周围有雕刻着松针、松果图案的石栏杆。碑身表面为镶嵌青灰色大理石。碑身顶端坐落着一位抗联战士持枪前进的雕像,高6.9米,全部由花岗岩制成。纪念碑是为了纪念抗日先烈,激励后人。纪念碑正面镌刻着原黑龙江省省长陈雷的题字"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碑体背面题词"抗日先烈,永昭千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