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西沙之海南第一山万宁东山岭游记
2017年12月6日
李灶生(自己改名)
西沙之行在上午9点多结束后,因飞机要晚上12点55才起飞,想再游一些地方,于是我们5个人商量,准备到万宁海南第一山东山岭和海南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会址去看看。
上午10点半我们在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出来后,坐公交车到三亚火车站,算好火车站时间后就买了11点20分到万宁的火车票。12点就到了万宁的火车站。出站后在广场照了合影就坐车去东山岭,因人生地不熟不知到去东山岭还有多远和要多长时间,游玩东山岭还想去海南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会址。所以要赶时间。刚好有个私人拉客的,说到东山岭50元。于是我们5个人挤进他的小车前往东山岭。不到20分钟我们就到了。买门票后,我们为了赶时间就坐缆车上山,10分钟到了山顶。在山顶观海平台看后,他们4人看到时间不够,想要到海南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会址去看。就做缆车下山,前往海南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会址。他们问我去不去,我说这里什么都还没游没看。就说,你们去吧,我要在这游完再走。这样我们就分兵2路,他们4人下山。我一人继续在东山岭游。游到下午4点多,在东山岭大门口坐2元的公交车到火车站。不到半小时就到了,把寄存的行李拿到后,买了16点45分的火车票前往海口美兰机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东山正是这样一处有仙的去处。
海南中部有个自唐代贞观五年,也就是公元631年就设县的万洲古城,也就是万宁,迄今已经有1370多年的悠久历史。穿过万宁市区2公里,就到了不是很高,但却很峻伟的常常被人称为海南第一山的东山岭。海南最高的山本是五指山,东山岭高不过五指山的十分一,却以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影响,自古便博得了第一山的美名,不能不说是一种造化。远古时,人从海上来,初见陆地,看见的第一座山峰便是这东山岭了,于是乎,不知哪位大文人墨客篆刻这样五个大字于东山岭的峭壁危崖上,便给这座“山不在高”的东山岭冠以了第一山的美誉。
东山岭是一座美丽而多梦的福山宝地,素有"海外桃源"之称。东山岭高一百八十四米。东山岭由三座山峰并峙,岭上有大小胜景百余处,大自然的灵气所钟,给东山岭造就了一奇特的丽景。其雄峙南天,云壁凌霄,天开古洞,叠彩幽情;其山峰耸翠,形如笔架,又名笔架山;其山峰怪石嶙峋,奇岩异洞,形成诸多佳景奇观,引来无数的文人游客吟诗赋词,留下了遍山墨迹。
大自然的灵气给东山岭造就了雄奇俊致的美景。七峡巢云、正笏凌宵、仙舟系缆、蓬莱香窟、瑶台望海、冠盖飞霞、海眼流丹、碧水环龙,此东山岭风景区
八景驰名中外。登山一般从"云路初阶"开始,有山高路远之意。沿花岗石道拾级而上,但见峰峦屏立,怪石擎天。一路上,山花烂漫,峰回路转。山上古今石刻历历在目,尤以"海南第一山"、"南天斗宿"、"洞天福地"、"东山耸翠"等最为壮观。
东山岭可谓是一座奇山。相传为古代仙人道士炼丹修性之处,名曰"小瀛洲"。而今,"仙人"远逝,"丹灶"尚存,那百多幅刻在岩壁的诗文寂寥地抒发着古人的感怀,倾诉着这座名山曾有的辉煌。
东山岭从山谷到山脊,到处耸立着形态各异的峭岩、崖壁和大大小小的山石:有石岭、石海、石谷、石崖有石梯、石桥、石鹰、石鸡,有传说中神仙住的石床、石板、石桌、石凳……岩石重重叠叠、悬崖凌空、摇摇欲坠。其中一巨大的"活石"怒耸崖畔,有三级风吹拂时,"活石"便微微颤动,此时观石,会感到活石在慢慢升降。山上还有由无数块岩石叠成的"三十六洞",传说这些奇洞与南海相通,有一次海龙王上东山岭取仙丹救母,不慎龙船搁浅,后经神仙指点从"三十六洞"返回龙宫。
沿花岗石道拾级而上,但见峰峦屏立,怪石擎天。一路上,山花烂漫,峰回路转。山上古今石刻历历在目,尤以"海南第一山"、"南天斗宿"、"洞天福地"、"东山耸翠"等最为壮观。
东山岭上有著名的佛教寺庙,最为有名的为潮音寺,此寺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李纲而修建的。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香火鼎盛。游览景点弥勒宫、李刚塑像、龙洞迷宫令游人啧啧称奇。东山岭已建有现代化豪华宾馆,其东山羊、和乐蟹、后安鲻鱼、港北对虾、东山烙饼等风味美食令游人大饱口福。
在海南的山中,东山岭不高,也显不出多少幽峻来。然而从古至今,论名气之大,推崇者之多,没有哪座山可与之媲美。早在晋朝,文人墨客就在此地留下笔墨石刻。到明代,万州牧曾光祖题写了"海南第一山"几个大字,由工匠镌刻在东山岭上。至此这一名号便堂而皇之地成为东山岭的代名词。
三十六洞,传说三十六洞是海龙王从此通向海边的通道,里面有暗有亮,暗亮相隔,有宽有窄,宽窄相连。三十六穴蜿蜒连,九转七折洞中天。昔日沧龙修仙去,遗留此迹在人间。
东山八景
七峡巢云
东山岭东山八景之一。从云路初阶经200个石阶拾级而上,一峡谷蜿蜒逶迤,奇石如泻,幽洞深藏,还有天赐一东山岭泓,滴水涓涓,丹崖、异洞、丛林、奇花,组成一幅幅奇异的景致。"几处葱茏迷谷口,一泓清沏泻林湾"。传说峡谷间生长灵芝草,远古仙翁常在危崖绝壁上采摘灵芝。
正芴凌霄
东山八景之二。位于方丈洞之西,一亭亭巨石直逼霄汉,诗曰"削玉俨然铁面刀,风吹雨打不弯腰"。石上镌刻"正芴"两字,传说是仙人丢下的玉芴。
蓬莱香窟
东山八景之三。位于华封岩左测的幽谷之间。由洞石组成一个神奇百态的大窟窿,古称"仙窟"。苍松翠竹相拥,奇花异草吐艳。石缝里冒出一支清泉,称"海南第一泉",是玉皇大帝赐下的泽润这里琪花瑶草的"本泉",泉下还有一个鸳鸯池,池中泉水能治病健身。
仙舟系缆
东山岭东山八景之四。位于华封仙榻之下,一嶙峋巨石如舟,古称"般若",舟下有一个神奇莫测的"三十六洞"。每逢雨天,洞内回响清脆的琵琶之音。据说海龙王乘舟搁浅,后从这洞中归海。
瑶台望海
东山八景之五。在潮音寺南面,一巨石平缓地伸出悬崖,形似瑶台,瑶台上有一座望海亭。据说海龙王乘舟来此搁浅后就坐在这瑶台上望海兴叹,瑶台上还留有龙王股痕。
碧水环龙
东山八景之六。在瑶台望海景区向下俯视,东山河象一条玉带,八弯九曲地环绕东山岭飘动,碧水悠悠,蜿蜒向东。两崖椰叶婆娑,炊烟缭绕,万亩良田稻谷飘香,这就是碧水环龙。有诗叹:"天矫横拖山翠影剧院,蜿蜒斜带稻谷香"。
海眼流丹
东山八景之七,位于东灵寺东侧,在古木葱茏、野藤盘挂的幽谷中,有一天然泉眼,涓涓细流终年流淌,滂沱大雨不淹溢,久旱岁月不枯竭。传说这泉眼来自南海龙宫。古有诗云"一隙疑从碧海通,涓涓点滴渺无穷"。
冠盖飞霞
东山八景中最后一景。位于东山第一峰巅,两块巨石叠成儒巾状,云遮雾障,彩云飞舞。诗赞"巧制冠巾分外妍,明霞缭绕在山巅"。真武殿、海峰亭、石刻"万山第一"在云雾中隐约可见,这就是"冠盖飞霞"。登临海峰亭,有飘渺太空腾云驾雾之感,古万州胜景尽收眼底,使人心旷神怡。
万宁的火车站
东山岭大门
东山岭,海拔184米,可以步行上山,也可以乘坐缆车索道,个人觉得乘坐缆车相对舒适些,又能一览整个东山岭的面貌,方圆十多公里,大自然灵气所钟,给她造就了一种和谐的氛围和逸致的丽景:形如笔架,又叫笔架山。
到达缆车终点站就是山顶平台。在山顶向东看,就是巨大的泻湖(泻湖就是和海相交的湖泊),是和乐蟹的养殖基地,人称“中国第一大泻湖”。在山顶观海平台可360度一览万宁的城市、村庄、岛屿、平原等绝色风光。碧海蓝天白云绿野,万州大地尽收眼底。正所谓天下三分灵秀、二分尽在东山,在此远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山顶的转运石。相传在宋代,李纲被贬,发配到海南,他无望的登上了东山岭,踏上了"
转运石",长叹了几声,没想到,奇迹发生了,由于金兵入侵,没多久,李钢就被召回,奉命抗金。
三生石是山顶平台旁的三块石头。“三生”源于佛教的因果轮回学说,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意涵情定终身的象征物。三生石的“三生”分别代表“前生”“今生”“来生”,很多人的爱情是从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开始的,而相爱之后人们又一定会期待“缘定三生”。
三生石的传说、历史典故、由来、寓意、名胜古迹很多。
海峰亭,建于1986年重阳期间,琉璃绿瓦盖顶,古松、翠柏、奇石、峭岩交叉叠立,遍布四周,更显风光秀美。
金蟾纳财。海峰亭边,有一块巨石如金蟾一般,活灵活现,这就是东山岭金蟾纳财处。
下山的路
真武殿,位于东山岭第一峰的“冠盖飞霞”处,建于宋代,一九九五年在原址上重建,殿内安置真武大帝神像。真武殿是东山岭的一座道观,真武殿附筑在一块巨石之巅,往下俯视,石壁峭立,气势惊人。
宋代李纲是大名鼎鼎岳飞的伯乐师傅,他原是北宋在班文臣,官居丞相之下,在当时抗金争论中属于主战派,力举岳飞挂帅,使岳飞得以施展宏图。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迫害致死后,李纲也受到牵连,被革职并流放到当时离京城最远的海南岛崖州(今三亚)。当时的经济条件极为落后,路途之艰辛现在难以想象。李纲来到海南东山岭时大病一场,无法继续前行,遂在东山岭山脚下暂住,一次闲时上山,进到当地著名寺庙潮音寺请主持高僧算卦,以占卜未来前途。高僧指点曰:施主乃贵人天命,虽暂时受挫,但如若诚信拜佛,不久即会逢凶化吉,前途不可限量。于是李纲决定上山修行,结果不到半年,宋孝宗继位,秦桧被惩处,李纲也接到朝廷赦免原罪并官复原职的圣旨。李纲回到朝廷后,仕途通达,官至宰相,他对海南东山岭念念不忘,常常向人提起此事,后人便在民间流传“东山再起”之说,此事在海南万宁县东山岭有石碑为记。
然而成语典故“东山再起”,说的却是会稽东山。下面是从网络找来的资料。
东山再起的典故是关于东晋时期的谢安的。这个成语原用来比喻辞官隐退后再度任职。而现在多用来比喻失败后,恢复力量再干或者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的情况
东晋时期的谢安,少年时候就很聪明,不仅学识很高,而且擅长书法,写得一手好字。谢安年轻时不愿意做官,任著作郎不久便以有病为借口辞官归家。隐居在浙江会稽的东山,经常与王羲之、许询等一起游山玩水,写诗作文。朝廷知道他很有才干,征召他做吏部侍郎,也被他拒绝了。后来,征西大将军、明帝司马绍的女婿桓温请谢安做司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谢安只好答应,这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在谢安将要出任的那天,朝廷的官员们都前来送行。这时有位中丞名叫高菘,同他开玩笑说:“你过去高卧东山,屡次违背朝廷旨意,不肯出来做官,想不到今天到底出来了!”(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谢安听了这话,感到很羞愧。东山再起的典故就从这里诞生了,这个四字成语就是从高菘说的这句话中总结出来的。
谢安到了桓温幕府,桓温很高兴,两个人交谈了一整天,言语间甚是投机。谢安后来官至宰相。桓温死后,他接替桓温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在前秦国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中,他派弟弟和侄子为大将,领兵迎敌,击败了苻坚的百万大军。
蓬莱香窟
东山八景之三。位于华封岩左测的幽谷之间。由洞石组成一个神奇百态的大窟窿,古称"仙窟"。苍松翠竹相拥,奇花异草吐艳。石缝里冒出一支清泉,称"海南第一泉",是玉皇大帝赐下的泽润这里琪花瑶草的"本泉",泉下还有一个鸳鸯池,池中泉水能治病健身。
东山岭从山谷到山脊,到处耸立着形态各异的峭岩、崖壁和大大小小的山石:有石岭、石海、石谷、石崖有石梯、石桥、石鹰、石鸡,有传说中神仙住的石床、石板、石桌、石凳……岩石重重叠叠、悬崖凌空、摇摇欲坠。其中一巨大的"活石"怒耸崖畔,有三级风吹拂时,"活石"便微微颤动,此时观石,会感到活石在慢慢升降。山上还有由无数块岩石叠成的"三十六洞",传说这些奇洞与南海相通,有一次海龙王上东山岭取仙丹救母,不慎龙船搁浅,后经神仙指点从"三十六洞"返回龙宫。
沿花岗石道拾级而上,但见峰峦屏立,怪石擎天。一路上,山花烂漫,峰回路转。山上古今石刻历历在目,尤以"海南第一山"、"南天斗宿"、"洞天福地"、"东山耸翠"等最为壮观。
东山岭上有著名的佛教寺庙,最为有名的为潮音寺,此寺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李纲而修建的。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香火鼎盛。游览景点弥勒宫、李刚塑像、龙洞迷宫令游人啧啧称奇。东山岭已建有现代化豪华宾馆,其东山羊、和乐蟹、后安鲻鱼、港北对虾、东山烙饼等风味美食令游人大饱口福。
在海南的山中,东山岭不高,也显不出多少幽峻来。然而从古至今,论名气之大,推崇者之多,没有哪座山可与之媲美。早在晋朝,文人墨客就在此地留下笔墨石刻。到明代,万州牧曾光祖题写了"海南第一山"几个大字,由工匠镌刻在东山岭上。至此这一名号便堂而皇之地成为东山岭的代名词。
三十六洞
传说三十六洞是海龙王从此通向海边的通道,里面有暗有亮,暗亮相隔,有宽有窄,宽窄相连。
三十六穴蜿蜒连,
九转七折洞中天。
昔日沧龙修仙去,
遗留此迹在人间。
东山岭石峻岩峭,交叉垒叠,历朝历代,无数良将贤臣,文人墨客,在奇岩异石上题词赋诗,留下墨香。而华封寺天然石屋中的“华封岩”三字,是宋宣和四年(1122年)先人在洞里东边石壁上所题刻,是东山岭上最早的石壁题字。
据说,远古时期,此洞乃仙人所居,岩洞顶端至今犹有状如卧榻、炊灶的奇石,就是仙人修炼仙丹之处,自宋以来、善男信女来此上香膜拜,皆能求子得子,求福增福,求寿添寿,故而后人套用"华封三多"而称此寺为"华封寺",沿传至今。
“华封仙岩”题诗词
华封仙岩,奇岩嵯峨,曲径迂回,驻足欣赏其中各式各样流传古今的摩崖石刻,寓意深邃,笔锋犀利,让你目不暇接。天造地设,华封仙岩,祥云缥缈,香烟缭绕,恍似置身于仙山佛国,尘念尽抛。
自宋代宣和四年(1122年),先人在天然石屋中题刻的"华封岩"三字始,虽经朝代更替,沧桑变幻但游览东山岭而挥毫题词者却越见增多,墨宝倍添。
“开天古洞”石刻,明代,万州节推长才在华封仙岩门口西侧的大石壁上刻下“开天古洞”四字,更诠释了华封仙岩是这自然博物之最珍贵的地方,也是罕见的天然石屋。
放生池
东灵寺原名鸡竺庵,位于东山岭第二峰和第三峰之间的水流鼎处,坐北朝南。明崇祯六年(1633年),僧人心空、心觉,在鸡竺庵的旧址上重建寺庙,更名“净土庵”。正崇师祖赵尘鼎,力复田建庙,本师公明景继建大殿。清乾隆四十三年(1794年),净土庵再次重修。民国十七年(1928年),净土庵又由万州官绅、商民募捐修建,香火不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