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北大门的起点--广东乐昌老坪石十字路口建环行岛和界碑
李灶生(自己改名)
2017年4月
广东乐昌坪石镇位于广东省最北端,是粤、湘、桂、赣四省(区)交汇中心,素有“广东北大门”之称。
这是一个自汉代即有的千年古镇,乃历代军事必争之地,两百年间更是粤、湘、赣三省的物资集散地,它南与广东四通八达,北与湖南环环相扣,是粤湘的经济往来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坪石的兴起始于明末清初。当时因倭寇骚扰,海运一度受阻,广东产盐无法北运。地处粤湘交界的坪石因北江支流武水河流过,船只得以运盐至此,再由脚夫挑过南岭入湘。19世纪初期,坪石已有粤北重镇的气象。
“万担盐箩上山岗”是对彼时脚夫频繁往来场景的描述。在坪石通往郴州的骑田岭古道旁,“坪石挑起上郴州,郴州卖完挑谷回,一担盐换十袋谷,当时好多人哟。现在在老坪石周边,仍能找到少时当过脚夫的老人,只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越来越少。
贸易的繁荣带动城镇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房子依河而建,越来越多的码头相继出现。古道村落旁,饭铺、旅馆越来越多,专供脚夫留宿和食住;市集圩镇上,一个个大会馆、大商号开始落入,“刘八万”、“王十万”等暴富的神话被传得绘声绘色,一个数万人口的大镇已经形成。
坪石镇内建有3个火车站,京广铁路自北向南纵贯全镇,每天有6趟列车从坪石开往广州。进入广东时坪石是桥头堡,离开广东时坪石是守望者。如此便利的乘车条件,坪石人俨然将火车坐出了公交车的感觉
在南方,从任何一个城市前往坪石都不是难事。坪石镇内建有3个火车站,京广铁路自北向南纵贯全镇,每天有6趟列车从坪石开往广州。进入广东时坪石是桥头堡,离开广东时坪石是守望者。如此便利的乘车条件,坪石人俨然将火车坐出了公交车的感觉。
经过数次规划调整,现在的坪石镇包括水牛湾、老坪石、罗家渡三个部分。水牛湾即坪石火车站的所在地,亦是商业和行政中心,和曾经繁华的老坪石遥相对望。事实上,这样的位置格局很大程度上由当年的粤汉铁路定下—民间相传,解放前由于老坪石一大财主担心铁路破坏风水,阻挠粤汉铁路经过老坪石,致使老坪石和粤汉铁路擦身而过。
1950年代,坪石站在曾经的水牛湾村设立,水路没落加上铁路不通,老坪石慢慢变得人气不再,水牛湾则借着铁路之势日渐红火。1970年,水牛湾由老坪石中脱离自设坪石镇。2002年罗家渡镇并入坪石镇。2004年老坪石镇也并入坪石镇,坪石镇一镇三城的格局形成。
到了春运期间坪石更是人满为患,宜章、临武、清远附近的人都愿意来坪石搭车。
坪石,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县(在南北朝时的南朝梁时期在今老坪石西设立平石县)。历史上一直是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省交界的经济、交通、金融、文化的中心。这里有历史上著名的西京古道。有着不屈不饶抗击清兵的洪宣娇的就义地——金鸡岭。有着便利的水运——武水,沟通着中原与南越。有着南方六省的会馆。有着响亮的名字——广东北大门,粤北第一镇。有着中山大学的足迹。有着中国双线最长的电器化铁路隧道——大瑶山隧道。今天更拥有了京珠高速公路,广乐高速公路出口,还有107国道,248,249省道路口在坪石。
坪石地处交通要塞,广东北部的交通枢纽,坪石建有3个火车站,京广铁路进入广东的第一站为坪石站,坪石站属二级编制站,每天有2趟坪石至广州的客运专列从坪石镇始发,每天在坪石站停发的客运列车34趟,春运其间54趟,春运期间最高峰旅客达3万多人次,年客运量达310多万人次,货物周转量120多万吨。
坪石北货站是一个19股道的现代化货运站,是广东北部最大的铁路运转场,也是广东省的铁路大后方和综合货物运转场地之一。
南岭铁路支线从坪石起点,湖南省郴州市的宜章、临武两县的原煤从坪石送往广东各地。
京广铁路、拟建中的京广客运高速铁路、京珠高速,广乐高速公路、107国道、省道248、249线、坪乳公路分别从坪石穿过,乐昌市北部10余镇的乡镇公路在坪石起点,湖南宜章、临武、汝城和广东连州等县、市的中转点。铁路、公路在坪石辖区域内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成为广东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
老坪石建北大门界碑是有着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昔日曾为湘粤边境商贸,抗曰战争,解放战争有重大贡献。这里有:广东八大名山金鸡岭,曾经有中国江河第一漂,粤北老坪石古街,当今却以一块平地的凄楚形象供人回咮,为了展现北大门惜日的峥嵘岁月。期待中山大学在古街旧址重建中大纪念馆早曰实現,期望宝中旅游与中健行集团创建金鸡岭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早点动工。期盼107国道老坪石三岔路口界碑早曰落实。
翻开中国地图,如果在广州和长沙之间划一条直线,中点就是郴州。而隶属郴州的宜章,则正好落脚在这条直线的黄金分割点。它的邻居,则是多年来被湖南人视作进入广东“淘金”的北大门——韶关乐昌。
一个是南大门,一个是北大门。一度,宜章是很多湖南人最羡慕的地方,原因只有一个——离广东最近,离财富最近。而乐昌则被宜章人视作“后花园”,经济发展快、货物齐全,宜章人在乐昌体味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甜头。
与宜章一墙之隔的乐昌坪石镇素有“小香港”之称,占地并不大的镇区人潮涌动。记者注意到,临街旺铺价格已达每平方米4—5万元,堪比珠三角一线城市。当地人开玩笑说,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半是湖南人,另一半“回溯三代肯定也是湖南人”。
现阶段,乐昌需要以更大的区域观谋发展:既整合湖南的资源,与对手“错峰发展”;又无缝对接珠三角和港澳地区,充分发挥主场优势。随着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在广东新一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有理由相信,广东“北大门”重振蓄势待发。
坪石原是著名的物流集散地,历史上也是有名的交通枢纽,一直享受着区位优势的红利。但随着现代交通的逐渐便利,原有优势已经慢慢边缘。“我们一直占的是交通不便的便宜。”
这种交通不便指的不是坪石,坪石解放前就有火车通过,高速、国道、省道亦是一应俱全,自然是物流和贸易的核心。但当周边的市镇享受同等的交通条件之后,坪石过去的优势已经被抹平,不进则退了。甚至坪石正面临着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危险。如今坪石境内有京珠高速、广乐高速经过,高速公路将带来诸多积极的效应,但其负面效应也不能低估—畅通的高速呼啸而过,留了狭长盲区地带,缺乏吸引力的地方将更难聚集人气。
事实上,扼交通要道、区域接壤之地,往往承载着更为丰富的物流、人流和机遇,“北大门”优势从未随着整体交通条件的发展而消失,只是在新时期需要有因势利导,充分发掘坪石的资源
坪石百年兴衰沉浮,其命运的流变和道路的变迁盘根错节。交通技术的更新如同一把双刃剑,曾给城镇带来生机,也一度使其慢慢边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幸当新的号角吹起之时,坪石再一次踏上了出发的征途。坪石的发展是和路的更替息息相关,"成也路、败也路",水路和旱路为坪石带来了近百年的兴旺,新兴的铁路则让它走向没落,但又孕育了日后发展服务业的生机
俗话说:路通财通。是什么阻碍了发展呢?是坪石不便利的交通将再次阻碍了发展。这几年是坪石发展的关键。无论城市、服务都要升级,坪石要配得上"广东北大门"的美誉,到那时游客来坪石就不是逗留,而是向往而来,主动停留。为了使路通,广东北大门的起点--广东乐昌老坪石十字路口最关键。别的不说,就拿2017年1月22日来说吧,整个坪石交通陷入瘫痪状态。
粤北坪石人们期盼在248、249省道起点与107国道十字路口建《广东北大门欢迎您》界碑。当地民众期盼老坪石古街107国道十字路口建环行岛和建个界碑,碑牌字样《广东北大门,岭南第一镇》。烙印广东八大名山金鸡岭和老坪石古街图像。让南来北往的游客回味当年红军长征途经古街,抗战时期中大移址古街的红色历史。
广东北大门的起点--广东乐昌老坪石十字路口最关键。别的不说,就拿2017年1月22日来说吧,整个坪石交通陷入瘫痪状态。
248省道路口到坪石镇
左边是248省道路口,前面是249省道路口,右边是107国道,后面也是107国道。当地民众期盼在这十字路口建环行岛和建个界碑,碑牌字样《广东北大门,岭南第一镇》。烙印广东八大名山金鸡岭和老坪石古街图像。让南来北往的游客回味当年红军长征途经古街,抗战时期中大移址古街的红色历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