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腰古镇水东村--广东省古村落

标签:
广东省古村落云浮腰古镇水东村 |
水东村占地面积达45000平方米,保存着明清建筑588座。民居建筑为砖木结构瓦房,带有天井和两侧厢房。各进天井充分发挥通风、透光、排水作用。人们坐在室内,可以晨沐朝霞、夜观星斗。雨水通过天井四周的小水渠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肥水不外流”。
在水东的明清古建筑群中,现存最具特色的莫过于明清年间所建的九座程氏祖祠,九座宗祠中,要数寿庵祠的年代最为久远。据该村《程氏族谱》记载,寿庵祠建于明朝末年,是该村程氏八世祖素隆公为纪念其父程氏七世祖程用爱而建,由于七世祖字“寿庵”,故该宗祠名为寿庵祠,是家族举行重大祭祀和议事的场所。寿庵祠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寿庵祠外墙两侧高出屋面的风火墙呈月牙形向空中弯曲,屋顶装饰有祛邪镇妖的吉祥动物。
祠堂外墙上半部分由青砖砌筑,而台阶及外墙下半部分则皆由朱砂石砌筑。据村里老人说,以前水东村依傍新兴江,水路运输便利,这些朱砂石都是通过水路从福建地区运输过来的。
寿庵祠旁边还有一间青砖瓦房,原来素隆公在建寿庵祠之初就已规划在其旁边建一书房,但是他却在宗祠建成不久后辞世。后来素隆公的母亲为完成其遗愿,与家人合力建造了这间书房,并在屋后划出一块土地出租,租金作为家族后人的学费。程氏后人非常重视教育,在水东村里,可以看到很多高墙大屋的旁边都有一座小屋,那是有钱人家专门辟地建的小书屋,请先生来此教子女读书。
原来水东村里都是土路,一下雨就道路泥泞。于是先祖们建成了青石板路,将村里每户人家连通起来。以前村民娶媳妇,新郎官必须背着新娘子沿着青石板路绕村走一圈,体验了将来照顾妻子的责任和养家糊口的不易。
理学古村云山水乡
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曾组织专家学者实地考察,专家们认为水东村具有五个“合一”的特点:
“理佛合一”:村中程氏村民是理学家程颢的后裔,传统文化流传至今,由于邻近新兴,受六祖禅宗文化的影响,一些与佛学息息相关的内容也随处可见。
水东村里许多房子的门口都有垫高的石阶,仿佛“私家小码头”。当年水东村被新兴江环绕,洪水泛滥时,“私家小码头”既可防止洪水涌进屋,还可方便村民坐上小艇外出。黄伟宗说:“广东的水乡主要有两种,海边水乡和江河交界处的水乡,像水东村这样位于山区的水乡非常少见。”
程氏后人避战乱南迁
水东村位于新兴江江畔,地势平坦,占地面积达4.5万平方米。带领我们走访古村落的水东村村长程伟洪是水东程氏第十九代传人,倘若追溯到河南程氏,他则是第三十二代了。
据《程氏族谱》记载,水东村始建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至今已近700年,村民皆以“程”为姓,他们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的后裔。程氏一族最早居于安徽,而后迁于河南。至程颢嫡孙时,为避战乱又从河南迁至岭南珠玑,称为岭南一世。辗转延至程氏岭南八世程绍明,于新兴江畔肥沃的土地上建村、繁衍生息,称为水东一世,至今水东程氏已传至二十三代。近700年来,水东程氏宗枝众多,广泛分布在云浮、阳春、阳江以及广西等地,总人口约1.6万人。
水东村全貌
程氏大宗祠
村中鱼池和大榕树
水东村广场
水东村广场水井
武举人故居
涵齎程公祠
明朝古屋
古屋里的旧煤油灯

古屋外墙的爬山虎

村中石板路和村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