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格鲁克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剧情全解

(2011-05-02 00:40:04)
标签:

音乐

格鲁克

意大利

歌剧

奥菲欧

杂谈

分类: 专业类资料


    格鲁克生平
    克里斯托夫格鲁克(GWvon Gluck) (1714.7.21787.11.15)德国作曲家,祖籍波希米亚。1732年在布拉格大学学习音乐与哲学,同时学大提琴。1736年参加梅齐尔亲王的私人乐队,1737年随亲王出访米兰,师从萨马蒂((Sammartini) 1741年创造了第一部歌剧《阿尔达瑟斯》(Artaserse) 0 1745赴伦敦结识亨德尔。此后十五年在欧洲各地,指挥写作歌剧。1760年,舞剧大师Jean Georges Noverre发表文章抨击专为展示歌喉与舞艺的歌舞剧,他认为音乐与舞蹈应为故事与剧情服务。这种观念对格鲁克影响很大。
    格鲁克继承发展了蒙特威尔第的歌剧改革观念与实践,对歌剧再次进行改革一他决心抛弃意大利歌剧中浮华花稍、冗长拖沓等弊端。他认为歌剧中的人物、人物情感和简练情节,比音乐和舞蹈更为重要;他要发挥音乐的功能,并首次在歌剧中引入了管弦乐伴奏。使其更具诗的意境,更有力地表达人物的情感。1761年完成的《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就是一部这样的代表作,它为此后歌剧的规范化奠定了牢固基础。而在几十部以“奥菲欧”为题材的歌剧中,以本剧和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最富盛名,成为欣赏、研究西洋歌剧的必备作品。
    《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创作背景
    意大利文脚本作者卡尔扎·比吉((1714-1795)编著的三幕歌剧,故事情节取自希腊神话“奥菲欧”,1761年格鲁克在意大利与诗人卡尔扎·比吉结识,并同他合作。卡尔扎·比吉在巴黎暂时逗留期间开始,就对歌剧美学上的一些问题深感兴趣,除了写诗之外,他对为歌剧写新脚本有着很高的创作热情。正好当时格鲁克也迫切感到歌剧有改革的必要在寻找新的脚本,因此俩人志同道合。卡尔扎·比吉为格鲁克写了《奥菲欧与尤丽狄茜》的脚本,在二人相识的第二年,完成了这部歌剧的创作,并且没有用尤丽狄茜的死造成的悲剧结局,而是处理成由于爱神的力量,使尤丽狄茜复活,最后以爱情的赞歌和盛大的芭蕾舞会,欢乐幸福的场面结束了全剧。当时只有两幕,两年之后的1764年末,又重新改换了乐曲的顺序整理加工,写成三幕歌剧出版。
    1762年10月5日在维也纳歌剧院首次公演。获得极大成功。当时奥菲欧是由女中音声部的阉人歌手加埃塔诺·瓜达尼演唱。歌剧上演12年后,莫里内又将脚本译成法语,于1774年8月2日在巴黎的皇家音乐院首次上演。由于法国没有阉人歌手,奥菲欧这一角色由女中音改成了男高音,由男高音歌手勒格罗演唱。此外,为迎合法国观众的口味,场面搞得非常华丽,并加入了合唱和芭蕾舞。《奥菲欧与尤丽狄茜》首次搬上大都会歌剧院是在1891年,同样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本剧中,格鲁克大大缩小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差异,力求在歌剧中使音乐、戏剧、舞蹈达到有机的和谐,使整部歌剧在风格上更加和谐统一,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歌剧艺术观。
    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简介
    奥菲欧:女中音或男高音
    尤丽狄茜:女高音
    爱神:女高音
    还有牧羊人和妖精、复仇的女神和冥府的怨鬼、天堂乐园的男女诸神(分别参加每场的合唱)
    时间:古代
    地点:古希腊、冥府及天堂。
    剧情介绍
    第一幕:尤丽狄茜之墓
    活泼而又简短的序曲一结束,幕启。在凄凉的森林里,中间有尤丽狄茜的墓,奥菲欧的美丽新娘一尤丽狄茜死了,奥菲欧悲伤至极和他的朋友们一起焚香唱着伤感的咏叹调,他三次呼唤尤丽迪茜的名字,并唱道:“尤丽狄茜,你在哪里?你的丈夫沉浸在悲伤痛苦中,呼唤着你、寻找着你;”他还唱道:“尤丽狄茜不在人世,我怎么能活下去?神啊!恳求您,让她生还吧,或者让我死去。”他向诸神祈祷:“请将妻归还给我,不惜付出任何代价,甚至下黄泉去救她”。他的深切悲伤使诸神大受感动。于是诸神派遣爱神阿莫尔前来告诉奥菲欧一说:“诸神对你寄予同情,宙斯怜悯你,你沿着冥府的忘河下行,到可怕的海边去,她正在死的阴影中等待着你。”爱神还传达了宙斯的命令:“为了实现你的愿望,在你把她领回人世之前,无论发生什么事在未渡过司梯克斯河之前,你都不许看她的脸。但这一要求对奥菲欧来说是很难做到的,而事情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此。如果奥菲欧应尤丽狄茜的恳求回头看了她或向她解释不能回头看她的原因,尤丽狄茜就会立即死去。”并安慰他说:“只要你坚守诺言,你就能获得幸福,不要再悲伤了。”这是一首宣叙调《快乐地实现诸神的愿望吧》。
    第二幕:在冥府死人居所之地
    这是一个令人毛骨惊然的地方,附近一带笼罩着檬檬的烟雾,熊熊的火焰照亮着周围的一切。奥菲欧来到冥府的界口,鬼魂和怨灵见奥菲欧想进入黄泉便大声唱道:“是谁胆敢靠近这黑暗的土地。”奥菲欧不屈服于各种威胁,不断唱出热情哀求的曲调,他的忠厚仁慈和甜美的歌声打动了复仇女神和怨鬼们,他的爱心使他们深受感动,怨鬼们纷纷离去,通向冥府的大门打开了,奥菲欧快速地向冥府降落。
    在晴朗而幽静的天堂里,精灵们在跳着芭蕾。尤丽迪茜上场,她和精灵们一起赞颂着和平优雅的天国乐园。芭蕾结束后,尤丽迪茜与精灵们一起下场。
    黄泉中央“愉快之谷”,乃是心地纯洁之人所居,奥菲欧一路寻找来到此地,这里的风光使他看得出了神。他唱着咏叹调《伤愁万缕》:“虽然这里的一切都很美好,可我仍然是这么不幸,她究竟在什么地方?’’和宣叙调《多么纯洁的光》!奥菲欧的歌声赢得怨鬼的心。这时,精灵们上场,他们合唱着《欢迎,甜蜜的歌唱者》
她们说:“因为同情奥菲欧爱情的力量,尤丽迪茜即将来临”,她们一起赞美着尤丽迪茜的美丽。奥菲欧终于看到了爱妻的身影,他遵守爱神对他的警告不去看她的脸,终于觅得其妻。其他鬼魂不能了解歌唱者之妻为何愿意返回阳间,但是他们已为他所唱的歌所感动,奥菲欧只是牵着她的手,领她走出‘喻快之谷”。她自然感到奇怪,他为了使她相信自己的爱情,便与她合唱:《信任我的诚意》第三幕:场景为黑暗的洼地,这里布满岩石、野草丛生。
    两人上行了许久,奥菲欧领着他的妻,穿过一个石洞。他仍然不看她,只催着她快点跟他走。尤丽狄茜埋怨他对自己漠不关心的冷淡态度,甚至连一眼也不看她,误认为奥菲欧己不再爱她,要跟他告别重回冥府。奥菲欧想尽快赶回地面,产生误解的尤丽狄茜不肯前行,两人唱出一段描述内心活动的二重唱,这是一首绝妙的歌曲。尤丽迪茜悲痛地诉说着,越唱越悲哀。奥菲欧不知如何是好,忍不住要去看她,但想起爱神的警告,立即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可是,当他听到尤丽狄茜悲伤得快要倒地死去的时候,终于无法再忍受下去了,猛地看了她一眼,于是,正如爱神警告的那样,尤丽狄茜倒地死去了。奥菲欧疯狂地跑到她身边,摇晃着她的身体深切责备自己,悲痛哀怨地唱着著名的咏叹调:《世上没有尤丽狄茜我怎能活》他悲伤到了极点,决心自杀殉情。
    这时爱神阿尔莫出现了,他夺下奥菲欧手中的武器,唱道:“你对爱妻之心太诚挚,幸福是属于你的,你的诚实已得到证实,就原谅你无心的过错吧,’!尤丽狄茜将再一次属于你。”一面唱一面用手杖碰了一下尤丽狄茜,使她恢复了生命慢慢地苏醒过来。尤丽狄茜站起身来,拥抱奥菲欧,两人一起感谢爱神。爱神领着他们离
开这里,把他们送回人间。
    在供奉爱神的神殿里,人们在祝福着尤丽狄茜的复生,大家赞美爱神、感谢爱神,在人们欢乐的舞蹈之中,大幕徐徐落下,全剧结束。
      歌剧音乐分析
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第一幕音乐分析
前奏曲
    此曲的特点为三度外围框架并添加外音构成的。
    第一部分:(1-17)此乐段为(10+7)小节的非方整乐段,C大调主题性格整体上非常活跃,最大特点就是装饰音的巧妙运用,整体和声结构做了一个向属方向的模进,但是并没有进行到属调,在第10小节处形成了S II -D的半终止,而后7小节的发展中主题动机一直贯穿于其中,最终在17小节形成了半终止最后落到D和弦上。
    第二部分:(18-34 )首先由((10+7)的乐段,在G大调上陈述,第一主题低音C的出现,转为属调的下属低音,具有复调功能上的意义,织体有X  XX  XX竺二的节奏伴随其进行,显得特别轻巧,特别是21-27小节与第一部分形成了鲜明对比,28-34小节运用了模进的手法,于34小节停在了S6和弦上,开放性的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35-51)此部分具有展开性意味,三种节奏织体形态融合,显得特别新颖,表达了深刻的思想感情,前4小节一直在D和弦上持续,后6小节在T和弦,充分的显示了古典的作曲技法,于46小节进入了d小调。
    第四部分:开始于d小调的I6和弦,52-56小节d小调,后面和声乐用低音模进的手法整体在d小调与a小调交替进行。
    第五部分:整体有再现的意味,回到C大调上,主题清晰可见,低音连续在主音上持续运用了第二部分材料发展,紧接着进入了第六部分。
    第六部分:整体进入结束段落,将所有的动机材料凝结在一起,预示着前奏曲的结束,在75-76小节处形成了全终止,最终以很长的主和弦持续巩固调性结束。

第一幕第一场:寂静的森林中尤丽狄茜的墓边
    此部分展示了奥菲欧的鲜明形象以及其当时的处境,他与冤魂们的合唱,深刻的揭示了奥菲欧对尤丽狄茜的深痛悼念。共分六部分主题如下:

    第一曲
    戏剧:此曲以合唱的形式唱出了奥菲欧对尤丽狄茜的深切哀悼,失去爱妻的奥菲欧难以忍受的呼喊了三次尤丽狄茜的名字。
    音乐:自c小调开始,始于主和弦,14小节的前奏后进入了合唱部分,接下来分为A, B, C, D, E五个小部分,合唱具有圣咏式的朦胧色彩,节奏基本保持一致,速度比较缓慢,显得非常沉重,最终落于c小调K忿-D}-t的全终止上,为第一场增添了一种沉闷的气氛,真切地揭示了奥菲欧悲痛的心情。
    第二曲
    戏剧:奥菲欧充满悲痛向诸神祈祷。
    音乐:宣叙调短暂的音符表达了奥菲欧的深沉祈祷。我们看到格鲁克写的宣叙调更加旋律化了,这是他对歌剧宣叙调改革的一大特色,器乐部分只有弦乐队为此铺设了轻淡的背景色彩,最终落于三部分的g小调K之-D-t的终止式上,整体为下一曲做了一个色彩性的铺垫。
    第三曲
    戏剧:哑剧,四处来的人们往坟墓上装饰鲜花,奥菲欧内心依然悲痛无比。
    音乐:始于”E大调,3/4拍更多了几分忧伤,分解和弦式的T宝和弦引出了整个音乐的主题动机,bE大调的特殊调性色彩为人们点缀鲜花铺设了一个浓重的音乐背景,最终落于“E大调的K立-D-T的全终止上,整体和声清澈,四声部的弦乐融入了复调的色彩。
    第四曲
    戏剧:合唱,人们为尤丽狄茜的哀悼声再一次出现。
    音乐:这首曲子与第一曲合唱的旋律相同,不同的是没有了器乐前奏也没有了奥菲欧的声乐部分,直接进入合唱依然是c小调总共有两部分组成最终落于c小调的K之-D;上。
    第五曲

    戏剧:男高音独唱,奥菲欧告诉人们他想独自留下来,随着歌曲的进行合唱整体进行到下场。
    音乐:此部分开始于c小调的主t}和弦上面,然而和声却是D6-t的进行,但最终结束于c小调的D-t的全终止上。
    第六曲
    戏剧:缓慢的音乐描述了人们逐渐离去,舞台上只剩下奥菲欧。
    音乐:(8+10)的非方整乐段,此曲由第一主题的变奏而来,以c小调D;和弦弱起进入到T6和弦,器乐中的弦乐色彩比较暗淡,生动的描绘了人们离去时对奥菲欧处境深表同情的心情,最终结束于c小调的不完全终止上。
    第一场总结:
    1.奥菲欧伴随哀悼合唱在愤怒的呐喊声中出场,在矛盾冲突中揭示了奥菲欧失去尤丽狄茜的悲痛心情。
    2.这一场主题的运用非常灵活,贯穿于各个部分,形象的描绘了故事情节的背景色彩,音乐一气呵成,没有固定的曲式结构但非常连贯,体现了连续式歌剧的基本结构特征。
    3.合唱与宣叙调穿插进行体现了一种回旋曲式的原则。
第二场:奥菲欧在森林里,主题如下
    第七曲
    戏剧:男高音独唱,奥菲欧表达失去爱妻的痛苦唱道:“亲爱的人儿,我在呼唤你在天还未亮的时候,回到我身边吧!”
    音乐:咏叹调,F大调出现了全新主题(谱例5)运用了3/8拍节奏,音乐显得比较轻巧,整体形成(15+19)的结构,第一乐段由两乐句组成,第一乐句调性始于F大调,第二乐句结束于C大调,第二乐段在第一乐段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最终回到F大调上,结束于F大调的K 4 -D-T不完全终止式上,此部分只用弦乐队和双簧管长笛伴奏,双簧管与长笛整体加厚了弦乐队,第二就是两个弦乐队的对话加上男高音独唱,音乐层次显得特别清晰。
    第八曲
    戏剧:奥菲欧唱道:“尤丽狄茜,已亡故的可爱人儿,你躲藏到了哪里?你的丈夫掉进悲哀,即使被痛苦缠住还在呼唤你,恳求神能找到你,可是我的声音被风吹散。”歌曲表达了奥菲欧失去爱妻的痛苦心里和对爱妻的思念之情,并幻想神能把尤丽狄茜找回来,坚韧有力的音乐旋律烘托出了奥菲欧希望尤丽狄茜能活过来的强烈心情。
    音乐:宣叙调,此部分复调化的对位伴奏是最大特点,演唱者的歌声与双簧管一直在呼应,这首歌曲旋律性比较强,音乐坚韧有力,器乐队的色彩比较清晰,这是格鲁克对配器运用的最大特点。
    第九曲
    戏剧:奥菲欧充满悲伤地唱着与第七曲相同曲调的咏叹调
    音乐:咏叹调,重复第七曲,再一次表达了失去爱妻尤丽狄茜的痛苦。
    第十曲
    戏剧:奥菲欧悲痛动到了极点,他向神诉说着如果爱妻活不过来,他也不想活了,宁可死去!
    音乐:宣叙调,在F大调上陈述旋律起伏较大,音乐比较宽最终以DD-D7-T的终止式与乐队相呼应结束了此曲,中间运用了减七度音程。
    第十一曲
    戏剧:奥菲欧再次唱出和第七曲旋律相同的歌曲,他来到了小河边,便对河水感叹,向小河倾诉他失去爱妻的痛苦!
    音乐:咏叹调男高音独唱,和第七曲相同再次作了强调作用。
    第十二曲
    戏剧:这里是奥菲欧对尤丽狄茜思念情绪最高潮,他对神说:“狠心的神啊!你夺走了我的爱妻,我有足够的力量和勇气,用我的眼泪和叹息,一定会战胜你!”
    音乐:宣叙调,情绪突然激烈,速度比较快,器乐衬托了声乐情绪起了强烈的冲突,表达了对尤丽狄茜深沉的爱和眷恋,共两段,最终的结尾与第三场紧密的衔接起来了。
    第二场总结:
    1.第二场总共有六曲,同样的主题在这场出现了三次,咏叹调和宣叙调穿插进行,形成了ABACAD的曲式结构图,旨在强调A的重要性。

    2.此场主要体现了奥菲欧对妻子真挚的爱,正是因为这种爱才激发了奥菲欧要找回爱妻并且不惜任何代价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第三场:阿莫蕾与奥菲欧对话,一开始短小精干共7小节(谱例6)
    与第二场末尾连为一体,戏剧中阿莫蕾突然出现让第三场与前面连成了一体,结束与F大调。阿莫蕾宣叙调唱:“为了拯救你,爱神来了,诸神都对你表示同情,宙斯很可怜你,你就下降到地狱的遗忘河边现在她在死亡的阴影下等你。”
    第十三曲
    戏剧:爱神告诉奥菲欧,如果你的歌声能打动复仇女神、怪物和冥王,他的爱妻尤丽狄茜的新生命就会闪放光辉,但必须遵守一个要求。
    音乐:咏叹调,F大调,节奏突然变得稀疏了,圆号的长音与弦乐的横向和弦分解融为一体,整体非常饱满,这种配器手法是最佳的手法。主题动机非常优美,充分的发挥了主和弦的作用,运用音阶级进的形态,器乐伴奏也非常灵活,调性在F大调与d小调上相互穿插

    第十四曲
    戏剧:奥菲欧表示如果能见到爱妻,任何命令都能服从,爱神传达了宙斯的命令:“为了实现你的愿望,你必须做到在未渡过司梯克斯河之前,你都不许看她的脸,如果违反了你的承诺尤丽狄茜就会马上死去。’

    音乐:宣叙调,突强的旋律表达了奥菲欧对尤丽狄茜无限的爱,宣叙调最终结束于D大调上,同时给下一曲做了一个D准备。
    第十五曲
    戏剧:女高音独唱,((快乐的实现诸神的愿望吧》爱神唱出:“如果你坚守诺言,就能够获得幸福,不要再悲伤了。”唱完后爱神下场。
    音乐:此曲是咏叹调单二结构,ABA A部分:G大调开始于器乐的引子部分,非常明亮最终落到了D大调上的T和
弦上与前面形成了主属关系,B部分:3/8拍的加快,旋律非常灵活,突出了A段的慢。A部分:再现,最后与B部分同样结束于G大调上。
    第三场总结:
    1.神终于被奥菲欧的真情感动了,并告诉了奥菲欧只要服从命令爱妻就能重新回到他的身边,他便能重新获得幸福。
    2.全新的主题刻画了阿莫蕾与奥菲欧的内心境界,音乐连接非常紧密,整体调性不停地变化,速度也在不断的变化,为第四场音乐做了整体的铺垫。
第四场:奥菲欧带着爱神的忠告和感激之情向冥界走去
    第十六曲
    戏剧:奥菲欧感谢神的恩赐心里燃烧起了希望。
    音乐:宣叙调,歌唱性的旋律以四度开始,显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器乐分解式的和弦下行与歌唱像是一种对话,音乐整体达到了一种统一,节奏明快出现了三种不同速度,这种现象是前宣叙调不具有的更加深刻的刻画出奥菲欧的人物形象,此部分最大的特色在于弦乐队与宣叙调的对话。
    第十七曲
    戏剧:男高音独唱,奥菲欧在雷电交加中向冥界走去,他完全没有叹息和悲伤地情绪了,准备经受一切考验和战斗到底的决心,演唱着这首咏叹调。

    音乐:咏叹调,G大调,音乐以“尸强力度开始,充分显示此乐段的紧张度,12小节的前奏推出了男高音的独唱部分,速度是最大的特点,运用了第十六曲的后奏的急板,加入电闪雷鸣,描写奥菲欧急匆匆走向冥界的情景。旋律采用主和弦分解开始此曲,声乐与器乐整体推向了第二幕音乐的前奏,将整部歌剧融为了一体,共分为七部分,曲式结构具有回旋原则。
    第四场总结:
    1.第四场全部采用G大调,性格鲜明,主题动机非常明显,整体来说没有明显的曲式结构,到此为止符合连续式歌剧结构的特点。   

    2.配器方面比前面更为饱满了,整体导向第二幕入场。描写了奥菲欧希望尽快能找回爱妻的心情和决心,表达了奥菲欧能找回爱妻的决心。
第二幕:音乐戏剧结构有五个音乐分场
第一场奥菲欧向冥界走去
    第十八曲
    戏剧:复仇女神与冤魂们随着音乐在翩翩起舞。
    音乐:bE大调上陈述非常完整,节奏上非常典型,由十六分音符连接了一个长音,在力度上非常强烈并且其最大特点是加入了长号,因此整体气氛特别沉重,表达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最后以强弱对比结束的特征引入了第十九曲,竖琴进入了c小调。
    第十九曲
    戏剧:冤魂们对奥菲欧唱:“谁敢接近着黑土地?”冤魂们阻止奥菲欧进入冥界。
    音乐:合唱c小调开始,语气委婉竖琴发挥了极具特色的演奏技巧,琶音演奏的非常轻巧连贯,弦乐队四分音符的连续拨奏,使得情绪非常平稳,3小节之后突然变了一种情绪,弦乐变得更加有力量四声部合唱以相同的旋律唱出,显得十分铿锵有力,最终结束在属音上面,为后面的音乐做了准备

    第二十曲

    戏剧:复仇女神们随着音乐跳着舞蹈。
    音乐:c小调最大特点在于复调手法的运用,不同声部的进入
    运用了倒影的手法将音乐融为一体,相互呼应,非常活泼衬托出当时舞场的气氛,分为两部分,是8+8乐段结束在半终止上为后面的进入做了准备。
    第二十一曲
    戏剧:“谁敢走过这恐怖之地,定会成为魔犬开贝斯的猎物。”
    音乐:合唱和第十九曲同一合唱开始,合唱在暗示恐怖气息和魔犬咆哮的管弦乐伴奏下。40小节分为均匀的四声部,前10小节c小调很明显,停在半终止上运用前面的小调,第11-20小节采用前面材料曲调有所变化加重了音乐的色彩,最大特点弦乐快速倚音为音乐增添了无限的色彩,第21-30紧张度加大,31-40小节回到了第11-20小节结束于S} 40小节比较特别,同时为第二十二曲做了准备。
    第二十二曲
    戏剧:这部分是奥菲欧与合唱的对唱,奥菲欧来到了冥王府门外他恳求冤魂们看在他对爱妻的一片真情下,请求冤魂们放他进去但冤魂们却高喊:‘不”“不’,’’不”。
    音乐:这段男高音与合唱的对话让人感到震撼,弦乐的拨奏与竖琴的琶音为男高音独唱与合唱作了很好的背景形态,奥菲欧要求与冤魂们的否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音乐极其有张力,中间部分乐器的三十二分音符更加增添了活力,最终通过极高的音后结束在主和弦上,形成了D-T的进行并结束了此曲。
    第二十三曲
    戏剧:冤魂们唱:“这里是被黑暗笼罩,有永远的死亡恐惧与痛苦。”
    音乐:合唱,前四小节速度比较缓慢,作了缓冲,第四小节作了半终止进入了比较快的节,开始于”E大调然后又到了”e小调,最终结束于f小调上这三种不同的调式为此处增添了色彩。
    第二十四曲
    戏剧:奥菲欧唱:“我充满痛苦的胸膛就是地狱,地狱之火把我心灼热”这简短的歌词不但表现了奥菲欧失去爱妻的内心痛苦,也表现了奥菲欧要找回爱妻的决心。
    音乐:咏叹调,此旋律的调非常高亢,器乐无明显的变化,调性始于f小调之后转到了c小调,体现了作曲家精湛的写作技巧,节奏上面特殊的三连音使得旋律更加轻巧,最终落于c小调的K 4 -D:的半终止上。   

    第二十五曲
    戏剧:奥菲欧用他的歌声和他那颗慈悲的心感动了冤魂们。
    音乐:合唱,C大调整体和声清晰,T S-D的结构功能很明显,和声渲染了一种宁静的气氛,刻画了冤魂对奥菲欧的同情心。
    第二十六曲
    戏剧:男高音独唱,奥菲欧悲切的唱:“大约冤魂已经理解了失去爱人的痛苦。”这里冤魂们安静了下来倾听着他的诉说,冤魂的表情也是有所变化,脸上流露出对奥菲欧处境的同情之情。
    音乐:咏叹调,始于c小调结束于f小调的D-T,旋律音域比较窄,但在调性上有很大的特点,声乐部分开始于属和弦进而加了许多半音进行,最终落在主音上。器乐伴奏方面竖琴采用了分解和旋的形式特别灵活,预示着冤魂们理解了奥菲欧的痛苦,戏剧情节有所转机。
    第二十七曲
    戏剧:冤魂们被奥菲欧优美而悲伤的歌声打动了,冤魂们唱:“胜利是属于他的,让他通过!”冥界的门打开了。
    音乐:调性f小调旋律整体采用音阶式进行,显得特别庄重典雅与此段故事情节十分吻合,前10小节结束于半终止D和弦上,11-20小节同样的手法,21-26小节作了一个小的扩充,并且停在了主和弦上,27-32小节有6小节的补充,33-37小节相同的补充并形成了全终止。
    第二十八曲
    戏剧:复仇女神之舞,奥菲欧急忙向冥界走去,复仇女神等渐渐远去。
    音乐:始于d小调情绪激烈奥菲欧向冥府降落,复仇女神和其他一些人渐渐远去,乐曲在明朗的D大调上平静下来结束了。
    第一场总结:
    1.此部分音乐起伏较大,时间较长,在全曲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依然没有明显的曲式结构。
    2.调性多变,这部分和声语气以及织体上都相当新颖,给人以新的感受,音乐之间衔接紧密。虽有完全终止,但因节奏的处理、和弦外音的运用等,使其停不下来,达不到完全终止的感觉。
    3.故事情节:这是一个令人毛骨惊然的地方,附近一带笼罩着檬檬的烟雾,熊熊的火焰照亮着周围的一切。奥菲欧来到冥府的界口,鬼魂和怨灵见奥菲欧想进入黄泉便大声唱道:“是谁胆敢靠近这黑暗的土地。”奥菲欧不屈服于各种威胁,不断唱出热情哀求的曲调,他的忠厚仁慈和甜美的歌声打动了复仇女神和怨鬼们,他的爱心使他们深受感动,怨鬼们纷纷离去,通向冥府的大门打开了,奥菲欧快速地向冥府降落。
3.2.2第二场:极乐世界在晴朗而幽静的天堂里,精灵们在跳着芭蕾
    第二十九曲
    戏剧:极乐世界的精灵们在跳芭蕾舞整个画面非常安静。
    音乐:3/4拍芭蕾舞曲,单三部曲式:8+12+8的结构形成,音乐非常流畅,调性分别在F大调、G大调、F大调。
    第三十曲
    戏剧:这是一片净土,奥菲欧来到了黄泉快乐谷。
  音乐:比前一曲更加活泼,速度加快了,始于d小调结束于d小调的K宝-D-T,充当连接段落,没有形成固定的曲式结构,为下一曲作了准备。
    第三十一曲
    戏剧:奥菲欧满怀悲痛的心情,寻找着爱人尤丽狄茜的身影。
  音乐:运用了2/2拍的舞曲,很少见,C大调,前8小节结束于K拿-D半终止上,后面落于D-T主的全终止上,中间部分在他的同名调c小调上陈述,色彩差异明显,之后又转到”E大调上,最后结尾落于c小调上。
    第三十二曲
    戏剧:尤丽狄茜上场,和精灵们一起歌颂宁静的天国,唱完后他们下场,奥菲欧来到。
    音乐:咏叹调与合唱,旋律以陈述为主,显得更加平和,开始是乐队的前奏部分,8小节的引子转入了男高音独唱部分,在12小节处有F大调的K 4 -D的半终止,在13-16转入C大调,形成了完整的K 4 -D-T的进行,17小节回到了F大调,17-20小节前面两小节运用模进手法,21-24小节作了一个缓冲,24小节形成了属的半终止25小节进入了C大调,之后出现了d小调,最后回到了F大调,整体有回旋曲式感。
    第二场总结:
    1.在结构上第二十九曲和三十曲形成了一个整体,呈一种低高低的形态,第三十一曲是前三曲发展的结果,是对前三部分的升华。
    2.第二幕第二场音乐整体给人的感觉是旋律优美,尤其是第二十九曲由小提琴和长笛奏出的一段优美的旋律,经常作为音乐会上单独演奏的曲目,调性变化依然频繁。
    3.第二幕时间相对短,剧情没有大的变化,主要以描写天国乐园的和平与优美为主,尤丽狄茜第一次登场。
第三场:奥菲欧与精灵们
    第三十三曲
    戏剧:奥菲欧歌颂极乐世界的和平与优美,他在寻找着自己爱妻的身影唱道:“只有我是不幸的,尤丽狄茜在哪里呢?”
    音乐:咏叹调,全曲最长的一个咏叹调,此处的配器手法是前面没有的,更多的是双簧管与人声的对话,音乐层层递进,12小节的引子在长笛灵巧的倚音与双簧管优美的线条以及弦乐背景色彩下引入了男高音的出现。
第四场:奥菲欧和极乐世界的精灵们。
    第三十四曲
    戏剧:精灵们被奥菲欧的爱所感动了,告诉他尤丽狄茜马上会来到。
    音乐:合唱,3/8的小行板,F大调开始,特别灵活弦乐队与长笛融为一体,整体为三段体结构,5小节的引子,从第6小节一18小节第一段F大调停在了K立-D的半终止上,19-32小节第二部分是独唱与合唱的呼应,最后落于K宝-D-T的全终止上。
    第三十五曲
    戏剧:精灵的芭蕾。
    音乐:3/4拍优雅的二部曲式,第一部分开始于饱大调,结束于F大调,第二部分结束于”B大调,形成了一个调性回归。
    第三十六曲
    戏剧:奥菲欧要求精灵们尽快把尤丽狄茜还给他。合唱:“尤丽狄茜已经来到了。”
    音乐:宣叙调与合唱,弦乐队的出现,衬托出奥菲欧想尽快见到爱妻的急切心情,宣叙调坚韧有力,紧接着在弦乐队长音的背景衬托下,庄严的合唱声宣布了尤丽狄茜到来。
    第四场总结:
    1.这一场整体音乐的特点是:合唱与器乐独奏以及宣叙调三种不同的风格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整体。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例如:第四场开始三十四曲音乐采用F大调,调式明朗预示着奥菲欧就要见到尤丽狄茜了。
    2.可说到此为止前面主要通过描写奥菲欧失去爱妻的痛苦心里的种种表现,从而塑造了奥菲欧的音乐形象以及他坚信能找回爱妻的决心,重新获得幸福,而在这一场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来到了,奥菲欧马上就要和尤丽狄茜见面了,直到合唱:“尤丽狄茜已经来到了。”奥菲欧才看到了爱妻的身影。
第五场:奥菲欧、尤丽狄茜与精灵们。
    第三十七曲
    戏剧:奥菲欧握住尤丽狄茜的手,他遵守爱神给他的忠告,不敢看她的脸,赶忙把她拉向人间。
    音乐:合唱,小行板,F大调,最后在乐队伴衬下结束。
第三幕阴暗的洼地
第一场:奥菲欧与尤丽狄茜
    第三十八曲
    戏剧:奥非欧不敢看尤丽狄茜的脸,拉着她的手催她快走,尤丽狄茜不明白他为什么不看看自己,误认为奥菲欧不再爱她了于是向奥菲欧告别,想回冥界。
    音乐:全新的音乐材料,通过器乐表现出来,二XXOX:XXXX的节奏型在f调上引出了宣叙调
    在奥菲欧与尤丽狄茜的衔接处以相同的音进入。整体在弦乐的背景色彩下进入运用了与一、二幕相同的配器手法,同时兼有呼应的部分最终和整体音乐融为一体,整体分为四个小部分(谱面有标一记ABCD)。
    第三十九曲
    戏剧:奥菲欧不看尤丽狄茜的脸也不能解释为何原因,急忙往前赶路,尤丽狄茜不理解两人分手,两人分开后,靠着树和岩石,背对着背站着。
    音乐:二重唱《信任我的诚意》,G大调开始与前面的调性形成对比,整体色彩明亮了起来,弱起的八分音符更有推动力,分解和旋式的主题贯穿于整个部分,值得提的是这里二重唱的出现是前面所没有的,复调形式运用较多,形成了一种密切呼应。
    D(谱面有标记)部分的二人对话相对频繁,音乐表现了两个不安的心情,E部分对话冲突加强,音乐变得更加紧张多处采用模进的手法。
    第四十曲
    戏剧:尤丽狄茜非常悲痛地诉说,凄凉地哀叹自己的悲惨命运。
    音乐:宣叙调,C大调,以一个属和弦开始是此曲的最大特点,15-27小节这部分突破了前面的动机紧迫感强,低音半音进行,最终结束于C大调上形成属到主的终止。
    第四十一曲
    戏剧:尤丽狄茜唱:“这是痛苦的瞬间”,她在埋怨奥菲欧为何不看她的脸。奥菲欧束手无策不能回答她的问题。
    音乐:咏叹调与二重唱,前奏1-18小节c小调T:开始(谱例16)}咏叹调是按照快板、慢板、快板这样变换着速度,二重唱是由行板”E大调开始后转回快板c小调上,93-102小节前奏再现部分与前奏不同的是再现部分有歌词。
    第四十二曲
    戏剧:当奥菲欧听到尤丽狄茜说悲伤地快要倒下死去时,他再也忍不住了,终于转过头去看尤丽狄茜,如爱神所说,尤丽狄茜说出:“伟大的神啊我支持不住了,我要死了”,便倒在地上。奥菲欧想摇醒她,音乐随着加快了速度,奥菲欧肝肠寸断。
    音乐:宣叙调,音乐整体非常庄严,开始于bE大调属音到主音,形成了T04和弦为本曲指明了调性一bE大调。
    第四十三曲
    戏剧:奥菲欧看着尤丽狄茜死去,他痛恨自己没有坚守诺言,绝望中唱出了著名的咏叹调《世上没有尤丽狄茜我怎能活》,这是一首令人感到心酸的歌。
    音乐:咏叹调,调性C大调主和弦开始,非常灵活在第六小节形成属和弦第一个乐段,乐曲从第十八小节转入G大调上,节奏较快与第一段形成了一个对比,三十小节进入再现部分并且回到C大调,在再现前面有五小节的再现部过渡准备。
    第四十四曲
    戏剧:奥菲欧在极度哀伤中己经失去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决定自杀,正当他要寻死时爱神啊莫蕾再次出现了。
    音乐:以弦乐器的C大调T立在第八小节以g小调结束,此乐句表达了格鲁克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音乐分析奥菲欧当时极度悲伤的心情,从第九小节到第十六小节开始于“A大调,结束于”E大调,形成了D-T的终止式。第十小节与第十七小节采用模进手法,很自然的过渡到了第二场。
    第一场总结:
    1.音乐第三十八曲主题背景方面通过器乐生动的表达了奥菲欧急切心情。第一场整体刻画了奥菲欧对尤丽狄茜无限的爱,多种音乐风格共同表现了这一点,本场音乐运用了全新的音乐材料,音乐衔接非常紧密没有形成固定的曲式结构。
    2.奥菲欧领着他的妻子,穿过一个石洞。他仍然不看她,只催着她快点跟他走。尤丽狄茜埋怨他对自己漠不关心的冷淡态度,甚至连一眼也不看她,误认为奥菲欧已不再爱她,要跟他告别重回冥府。两人唱出一段描述内心活动的二重唱,这是一首绝妙的歌曲。尤丽狄茜悲痛地诉说着,越唱越悲伤。奥菲欧不知如何是好,可是,当他听到尤丽狄茜悲伤得快要倒地死去的时候,终于无法再忍受下去了,猛地看了她一眼,于是,正如爱神警告的那样,尤丽狄茜倒地死去了。奥菲欧疯狂地跑到她身边,摇晃着她的身体深切责备自己,在悲痛中唱出著名的咏叹调:《啊!我永久失去了尤丽狄茜》他悲伤到了极点,决心自杀殉情。
第二场爱神从奥菲欧手中夺过武器,说,“你是幸运的,此时已证实了你的真诚,尤丽狄茜又属于你了”她用拐杖一指,尤丽狄茜复活,与奥菲欧拥抱在一起,爱神接受他们的感谢,把他们引向回归人间之路。
第三场在供奉着爱神的神殿里,爱神、奥菲欧和尤丽狄茜在她们的前面,成群的男女牧羊人在为尤丽狄茜复活祝福。
第四十五曲
    戏剧:在一座爱神殿宇中,聚集着人群,他们唱歌跳舞,赞美爱神和爱情的伟大力量,欢迎返回人间的尤丽狄茜。
    音乐:合唱,前奏整体力度比较强,加入了圆号使音响效果变得厚而丰满,D大调结束于D-T。此曲共分几个部分如下:
    A部分:(谱面有标记)与前奏曲相同的旋律,调性在D大调呈两段体结构在"B',前面停在了属和旋上。
    B部分:同A但是出现了合唱的形式,力度大大增强,推动了音乐的发展。在C部分前结束。
    C部分:转入A大调主题动机有所变化,音乐变得较缓和,合唱与独唱合起来了,并在D部分前面停在了A大调的主和旋上,此部分为二段体。
    D部分:回到了D大调上,再现了B部分。
    E部分:开始于b小调前八小节停在了属和弦上,然后在F部分前回到了A大调上。
    F部分:再现B部分的音乐。
    G部分:是由A部分主题的变奏而形成的,整体乐队与合唱一齐进行,力度增强音乐在辉煌中结束,整体有回旋曲的意味。
    第四十六曲
    戏剧:芭蕾舞蹈场面。
    音乐:芭蕾舞曲,单三部曲式,始于A大调第一段是16小节8+8的结构,第7小节落于D和弦上,最终停留在E大调上。17-26小节为中间部分,中间部分是E大调材料源于A段的变化,最后8小节再现了第一段的片段,最终形成了完整的K之-DrT的终止式。主题如下:
    第四十七曲
    戏剧:欢快的舞蹈场面。
    音乐:舞曲,单三部曲式:ABAo A段落于a小调加沃特舞曲特有的节奏,形成8 -}-8的结构有D-T的终止式。B段:A大调衔接部分直接将A段主和弦升高进入了B段,节奏织体采用A段材料,最后结束于属到主上。再现A部分加了五小节扩充,结束于e小调D-t o
    第四十八曲
    戏剧:芭蕾舞蹈场面。
    音乐:前十六小节为第一部分,C大调最大的特点是八小节的主音持续,之后转入G大调,第一部分转入G大调之后,在二十八小节回到了C大调有完整的D-T.I乐段运用了连续低音的模进手法,8+8的结构后八小节停在G大调上的K 4 -D半终止上。
    K乐段C大调大提琴低音,小提琴做四声部和声,高声部长笛做了一个非常灵活的演奏。
    L乐段将前三段的音乐材料综合到了一起,形成了6 }-12 -E-12的结构。
    M乐段同H. o
    N乐段同Io
    整体乐曲给人感觉有生气,由于乐器的配置逐渐扩大,气氛越来越热烈,没有明显的曲式结构。
    第四十九曲
    戏剧:大家沉静在欢乐的气氛中。
    音乐:小步舞曲,低音的八度跳动,中声部三连音,高声部自由的旋律,使得这个乐段特别精彩,第一部分是一个单三性质的曲式:16-E-8-}-8的结构调性C大调、G大调、C大调最终个形成K忿-D}-T的终止式。Q部分全新的音乐主题与节奏,为音乐增添了无限动力,单三曲式结构:8 }-7-f 7最终结束于C大调中间运用前面的材料。
    第五十曲
    戏剧:尤丽狄茜、奥菲欧用歌声向爱神表达谢意。
    音乐:三重唱.
    始于e小调,OXXX伴奏型为本曲添加了最佳的动力辅助,高音长笛与低音贝司将中声部严实的包裹了起来,成为整个三重唱的背景节奏。精彩无比,R前结束于G大调的半终止上。R部分始于e小调上,在S部分前形成了e小调半终止上。S部分扩大化了,在进入快板之前形成了e小调的K 4 -D}的终止式,并解决到同名大调E大调上。
    第二段:主题
    始于E大调,但是在调性、节奏、织体方面均与前边形成了对比,由三部分组成。
    第五十一曲
    戏剧:画面回放第一、二幕中的片段。
    音乐:芭蕾舞曲,A大调,由双簧管、圆号和弦乐器演奏的一段宏伟而又富有节奏感乐曲,我们需要的注意的是绝妙的声部安排,最后于A大调的D-T终止式结束。
    第五十二曲
    戏剧:舞台上所有的人都在跳着欢快的舞蹈。
    音乐:芭蕾舞曲,D大调,由单簧管、圆号、弦乐器演奏的一段变奏曲风格的乐曲。3/4拍的节奏与上曲形成了对比,主题
    我们看到有很多装饰音这也是此曲最大的特点,整体由四部分构成。形成了(10+18+21+13)的大型乐段,整体呈变奏式进行。
    第五十三曲
    戏剧:舞台上所有的人都在欢快的舞蹈着,大幕落下,全剧结束。
    音乐:夏空舞曲,大的结构如下:
    第一个结合体:A-M。第二个结合体:N-W o
    第一部分:D大调,弱起进入,起了一个缓冲的作用,由弦乐和单簧管奏出的主题
    形成了(8+8)的方整型乐段,在第16小节处形成了开放型终止式,进入A部分。
    A部分:节奏较前面来说稀疏了,力度也变得弱下来了,旋律如下整体进入比较舒缓的状态,在B部分前面形成了D的半终止。
    B部分:音乐变得更加稀疏,依然在D大调上进行,双簧管与单簧管以及大管作复调性的呼应,下面弦乐队作一个背景性的节奏,最终在C部分前形成了D和弦的半终止   

    C部分:整体呈柱式和弦的分解进行,弦乐队运用拨奏技法使得这一部分非常轻巧,在整体结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做了一个向A大调进行的准备,最终通过属和弦紧密的衔接到了D部分

    D部分:A大调,材料运用了第一部分材料,只是在调性上不同于第一部分,此部分进行到它的属大调上面去了。最终在E部分前停留在A大调的属和弦上面。
    E部分:A大调,12小节的乐句,整体音响效果非常清淡,仅有弦乐队的效果。
    F部分:a小调,运用B部分的材料,并最终落于属和弦的半终止上,进入了A大调上。
    G部分运用全新的材料,主题如下,G部分一直到M部分整体做了一个中间展开性的意味,是53整曲的一个大的结构部分。
    M部分:A大调,主题如下,歌唱性的旋律为后面的N部分的出现作了一个伏笔。
    N--W部分:这个结合体是对第一结合体的重复,唯独在调性上作了调整。
    X-T部分整体作了一个回归D大调的准备,充分的运用了模进的手法。在T部分中最后的八小节整体力度一直在“尸持续,意味着整曲将要结束,最后大幕落下,全曲结束。

对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的音乐分析和戏剧结构的归纳与总结
    1.全剧共有三幕,整部歌剧的音乐一气呵成。虽然有间歇的段落终止,但因节奏处理、和弦外音的运用、音乐段落之间的重叠进行(或称闯入式的进行)等,使音乐无法间断,达不到完全终止的感觉。除全剧结束部分舞出现了单三的曲式结构和第四十五曲带有一定的回旋性曲式意味外,其余部分均无明显的曲式结构,而且是遵照戏剧发展要求,音乐随之进行下去(而不是考虑音乐结构的规律)。音乐与戏剧无论是同一方面的情绪表现,还是立体的、多方面的,均是如此,这一点正是体现了格鲁克歌剧改革的特点之一:“音乐应切合剧情,而不应以无谓的装饰破坏剧情音乐”。
    不过这里要说明的是,戏剧或脚本的句、段之间分明,各场剧情发展清晰,并且完全是一部独立的、完整的剧作。上面我所谈到的全剧一气呵成,旨在音乐方面的处理。
    2.全剧的音乐是由主题的呈示与展开构成。在主题的运用上可以说是异彩纷呈,第二幕、第三幕分别向我们呈现了完全不同的主题,而它的展开方式像重复、对比、模进、紧缩、扩展等手法比比皆是。
    至于说音乐主题的出现,以及如何发展?这要根据剧情的需要,剧中人物的心理状态,情绪的展开,结构的安排等等。这里要强调的是,虽然全剧的构成主要是遵循戏剧结构的规律,但音乐不是依赖于戏剧的,更不是附属品,而是各自有相对独立的发挥空间,发挥着自己的功能。
    3.声乐部分,格鲁克创作的咏叹调己不再是炫耀歌唱家演唱技巧的无内容的唱段,而是有机的安排在剧情的发展之中,并显示出一种朴素、淡雅之美,例如第三幕第一场中那段著名的咏叹调《世上没有尤丽狄茜我怎能活》就表现了这一特色。而对于宣叙调,格鲁克主要是赋予它更丰富的音乐性,取消了原来仅用古钢琴伴奏的习惯,而代之以管弦乐队,使宣叙调更加旋律化。在全剧中合唱已不再是独唱音乐的附属,它们丰富的音乐表现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例如第一幕中群众送葬场面的合唱及第二幕中守门幽灵的合唱,对剧情的发展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格鲁克在这部歌剧中强调音乐的戏剧性,强调音乐中器乐部分的作用,提高了合唱与管弦乐在歌剧中的地位,全剧的音乐衔接紧密,强调戏剧的连续性,音乐也随之不间断的进行,除个别地方之外,其它部分不构成一定的曲式结构。
结语
    四个世纪前,自歌剧这种综合艺术形式出现以来,就已经渗透到欧洲乃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歌剧的强大生命力,是与它自身构成分不开的。歌剧是一种由戏剧、音乐、舞蹈、建筑、美术等多种独立艺术综合而成的舞台艺术形式,而戏剧和音乐又是歌剧构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
    《奥菲欧与尤丽狄茜》这部歌剧是格鲁克对歌剧改革的代表作,格鲁克强调从整体出发以及内容的表现,将音乐作为艺术手段之一,与戏剧融为一体。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整部歌剧音乐来说明这部歌剧音乐的戏剧结构,希望以后对学习歌剧作品的学生有所帮助、提高其对歌剧的深入认识与了解。在今后的学习中,笔者愿在前辈学者们的研究基础上继续对歌剧音乐的戏剧结构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不断前行,使得这种分析方法更加完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