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谢你的父亲母亲》--感于《两个人的芭蕾》

(2010-12-01 18:56:27)
标签:

教育

灌水区

两个人的芭蕾

感谢

父亲母亲

少儿舞蹈

情感

感谢你的父亲母亲--感于《两个人的芭蕾
                  候燕          


http://s15/bmiddle/6d17d1dbt96572f0f3fce&690


    春节的时候电影频道播出了一部以学习舞蹈为背景的主题影片《两个人的芭蕾》,看完的朋友们都感动热泪盈眶。为影片中伟大的母亲而折服。还有一位朋友在灌水区发了一篇介绍这部影片的帖子。 
    其实每个孩子的成功背后都疑透着父母付出的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尤其是学舞蹈的孩子  ,从五六岁开始爸爸妈妈就得在每个周末陪着孩子奔波在不同的训练课堂上,孩子上课,家长就在外面站着看,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孩子下课,累得在家长的后背上睡着了,家长再背着孩子换车换地铁回家,一路上还在想着老师说的重点和作业。再大一点除了上课就会增加演出,家长的负担就更重了,没有固定时间的排练和彩排,每个家长都在后台象搬用工一样帮着忙,再大一点的孩子就得增加各种各样的小课了,家长的精力和财力都在这样的透支中坚持着支持着  

  每一个学舞蹈有所成的孩子都必然经过了十年不间断的努力,而这些孩子家长所付出的就是根本无法叙述的辛苦,  

  去年我时间最紧张的时候接了一个参赛剧目的小课,就是因为那位学生家长的执著,那是一个学了六年芭蕾的孩子,可能因为师资,环境,性格或者其他种种的原因影响着孩子的能力和状态,那孩子的妈妈一次又一次打我的电话,一次又一次在学校等着我下课,一次又一次把孩子学习和比赛的录像拿给我看,执著的想要给自己的女儿争取上课的时间。
   第一次是孩子参赛前只有两天时间,孩子准备的是去年自己参赛没有拿到奖的剧目,实在没有时间修改了,我安排了一位有经验的老师给那孩子抠了两天动作,比赛结束孩子拿了北京市的二等奖,母亲激动的马上打电话过来感谢我们。
  第二次是利用十一的假日,给孩子上了几天课,那位母亲每天都早早的等在排练厅门口,紧张的在上课的全过程里记着老师说的每一句话,用dv拍下女儿的每一个动作,这样的母亲几乎是用自己全部的能量在照亮着孩子前进的方向。
  电视台少儿舞蹈比赛时的一位父亲是二汽厂的工人,每次集训,彩排,他都带着女儿第一个到场,拿了奖以后十二岁的女儿对我说“老师我要把奖给爸爸,”说完就哭了,我和她一起看见她的父亲疲劳的躺在演播厅外走廊的墙角睡着了。
  艺术团一个男孩子,爸爸妈妈都忙于工作,每次上课都是他满头白发的奶奶拄着手杖跟在孩子身后倒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学校,孩子上课的两个小时里,奶奶就一直站在窗外凝视着,关注着,等待着。
  学习舞蹈不是游戏,不是简单的兴趣,我教的每一个舞蹈班,从小学到大专,每次期末结课的时候我都要求孩子们感谢自己的家长。感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感谢他们对孩子学习的支持。
  电影我是看过的,拍得是很让人感动,事实上这就是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事,如果你是一个学舞蹈的孩子,那么请你想一下你学习舞蹈这些年来,爸爸妈妈为你所做过的一切,你的爸爸妈妈甚至要比电影里倪萍主演的那位母亲更伟大,坚强。
 我们居然要靠电影的艺术手段来学会感受父母的爱  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啊!

http://s2/bmiddle/6d17d1dbt965731b6e441&690

http://s15/bmiddle/6d17d1dbt965732a675f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