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基古道上安顶,走不一样的线路
(2020年12月6日)
紧挨富春江南岸的安顶山,不仅有公路可上山顶的高山村落--安顶村,从古以来,也有许多条古道可抵安顶的自然村。随着公路的通达,古道的交通功能逐渐衰落,而近年兴起的美丽乡村建设,古道又得到整修,成为百姓休闲锻炼的场所,山基到安顶的古道就是其中之一。
搭公交来到山基村,公交站就设在蝴蝶山脚的古道口。古道完好,二十多人进入古道,浓浓的秋意扑面而来,明清竹制造纸遗址、台门石、狮子石、平台石、石鸡石、岩坎瀑布,一路沿山坞蜿蜒向上,茂密的竹林掩映,最让我们惊喜的是身旁潺潺溪水,清澈见底,滴水成瀑,积水成潭,婉转林间。继续上行,见林间茶园,古柿昂立,遇见一山村,叫田基坪转几个湾,便见大田当。安顶山,茶园漫山岗,因山高时有云雾飘渺滋养,出产的茶叶远近闻名,还有高山西瓜,冬笋等农副产品,品质也与众不同。如今美丽乡村建设,交通越来越方便,于是乡村旅游也渐渐繁荣起来。
我们登上电视发射塔所在的山峰,能见度不高,山下的景色有些朦胧,而脚下的茶园层层叠叠,依山而植,仿佛欣赏大地的艺术,暖暖的阳光洒在我们身上,十分惬意。
下山的路我们选择一条新线路,从林场沿林道到金家山,这段林道,部分刚铺上沥青路,其余便是土路。到金家山沿林道下撤,不久就到正在重建的灵峰精舍工地。说起灵峰精舍,不得不提夏震武,他是近代著名的理学家,晚年在家乡创办灵峰精舍,“以孔孟程朱公道为天下倡”,全国各地乃至朝鲜、日本、越南也有学者来此学习交流,1930年,夏震武病逝,其子夏迪生张刚,依旧诵读不绝,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办学中断,因大火和年久失修而坍塌。如今,复建工程主体基本建成,规模也大于以前。
从精舍下山,有条古道,基本完好,但十分陡峭,小心翼翼下山,山脚是里山镇民强村。
本次全程约13公里。
山基古道
、
水,清澈见底
滴水成瀑
古柿
田基坪自然村,这座古宅,可以看出百年前的当地建筑样式
大田当
从山顶看脚下的茶园
山顶公路
远山
当年山高路远,如今交通方便了,这下民居也将成为香饽饽
当年林场旧址
下山的林道(一)
下山的林道(二)
灵峰精舍复建
下山古道
民强村
合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