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游 新 昌 大 佛 寺
(2020年10月6日)
记得少年时,几位同村发小翻山越岭一路徒步到新昌大佛寺,又在发小外婆家住了一晚,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那座高大巍峨眉慈目善的石佛一直驻在心中。这次陪着母亲和她的佛友走进大佛寺景区大门,打开记忆的搜索,已没有了当年的模样。
过了双林石窟那面高大的石壁悬崖,跟着母亲右转进入绿树环抱的华严庵小门,沿侧方的台阶而上,乃正门,华严庵乃妙智尼师于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草创,因礼华严经有感,故名,庵内存主要文物有清同治五年的《大乘妙法莲华经》,该佛经被视为镇寺之宝。另存有《往生净土决疑忏》和《地藏菩萨本愿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庵内禅音瞳瞳,母亲办完佛事,时近正午,便在庵内用斋。第一次在寺院用餐,随和尚进入斋堂,宽敞整洁,主持坐在正中高台,两侧餐桌一字排开,左右各三排,餐桌上每人半碗米饭、两只空碗、一双筷子和一块餐巾纸有序摆放,半瓣石榴放在右侧,规整不亚于五星级餐厅,随着和尚及信女们念诵餐前经(不知道念什么经),五六位服务人员依次将菜蔬加到你前面的空碗,开始用餐,整个过程不得发出任何声音,添菜加饭时用手势示意,最后是一碗清汤,必须吃完所有面前的食物,真正的“光盘行动”,随着主持用膳完毕,起身后众僧也跟随依次走出餐厅,整个过程鸦雀无声。
走出餐厅,有庵主告知十二时组织放生仪式。侧门外小径已搭好祭台,台上放观音佛、祭品及鲜花,众和尚分列两侧,主持居中,台前设跪席,仪式开始,主持引领念佛(不知什么经),约半小时,主持依次点众生圣水,主持念经绕三圈,仪式结束,整个过程约一小时。
看完佛事,母亲与佛友带我进入大佛寺。先来到罗汉殿,五百罗汉齐聚石窟内,转了一圈,来到佛心广场,沿步道走到放生池边,终于找到当年的记忆,见到山门以及石窟中的江南第一大佛,依稀回到从前的模样,转眼四十年前过去了。那时,文革不久,大佛缺乏保护,其实不要说保护,没被砸就算万幸了,千佛岩石壁的小佛像就被砸掉好多的,当年的大佛寺也就这一片中心区域,是当时的古迹,其余的多为四十年来重建或新建的,所幸如今的大佛寺不仅规模不可与当年相提并论,更有金碧辉煌,游客众多,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细看,便匆匆而过,心中欢喜,毕竟在这里找到四十年前的记忆。
从佛心广场出来,到双林石窟,母亲已经到过,也有些疲惫,就让她们在池边休息,一个人登上本世纪初刚开凿的石壁台阶,来到卧佛殿。卧佛殿七开间,单崖双挑,檐廊结构都从岩壁琢出,左右崖壁采用浮雕雕刻高大7米的哼哈二将,正殿利用山体雕刻一尊长达37米的卧佛,号称亚洲第一,并将石刻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沿洞门前的栈桥前行,就是千佛岩,千佛禅院历史悠久,是江南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石窟造像,虽在破四旧的年代损毁较大,但保留下来的佛像纤巧优雅,颇具南朝遗风。
从千佛岩下山,出寺院,故地重游,又体验经历了寺院生活,感受颇丰,心里喜滋滋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