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雪窦岭古道,寻觅一段真山水
(2019年12月1日)
今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忙于应付工作,杂务繁多,断断续续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也仅在附近一些成熟的线路,也就懒得动笔记录了。这次听说秋老组织去绍兴的雪窦岭古道,于是早早给他打了个招呼要求同行。一夜冬雨后,12月的第一天,一大早天空还飘着冷冷的雨丝,便匆匆踏上满满的大巴出发了。
早听说离老家不远的奉化溪口,有座山叫雪窦山,号称“四明第一山”,当年老蒋经常去,传说他小时候能坐在千丈岩悬崖边的那棵松树上,神闲气定地看书,可见气度不凡,雪窦山,不仅风光优美,还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佛教名山,是弥勒的根本道场。而绍兴的雪窦岭古道,是近几年翻看驴友登山帖时才发现的,按现在的话,叫网红打卡地。而这次出行,我是一点信息和攻略都不查,想做一回随性随行的驴友。
大概两个小时,汽车过绍兴暨东镇,大巴开进狭窄的乡村公路,从止步坑下车。止步坑,车行止,实则徒步始。早早到来的大巴停靠路旁,一拨拨登山客从村口的牌楼间鱼贯而入,络绎不绝。止步坑村位于狭窄的溪谷间,依水而建,古朴、整洁、宁静,水泥路从村头联通村尾,现存的古道就从这里开始。
回来查资料,有说雪窦岭原为“雪头岭”,因山高,下雪即如白头;有说雪窦岭原名藤头岭,意为岭很陡,大概都是猜测谐音所致,但无疑叫“雪窦岭”更有诗意和有文化一些。相传唐时,山上的安村出了一位驸马,驸马还乡至雪窦岭而断路,此地便因之名止步坑。登上古道,两旁连片的古香榧林葱郁,细雨朦胧,沿途的合掌石、秤砣石、龙门石、棋盘石等怪石嶙峋,也有龙涎飞瀑和众多无名溪瀑伴于左右,走在湿漉漉的青石板古道和古桥上,行人如织,摩肩接踵。古道尽头,一座石砌水库坝横亘两岸,可惜今天天公不作美,浓雾弥漫,飘渺间很难看到这一潭碧水和两岸景色。
水库的尽头,影影绰绰间,是一片水杉林,时近大雪,也是红杉林最秋色绚丽的时候,火焰般红色是视觉最强烈的颜色,初冬的天气已有一些寒意,而红色还是给人有一分温暖。栈道弯弯曲曲穿过水杉林,随手一拍,就成美片,如果有蓝天,有白云,那会更完美。
水库边就是安村,一个深藏山谷的小山村,安详宁静。我们找了一户农家,用完中餐,便选择另一条山道下山,一路竹林荒路,山脚又是止步坑。
走雪窦岭古道,有飞瀑潺潺,泉水叮咚,有空谷传声,古道蜿蜒,也有碧波荡漾,杉林秋色,一段真山真水,一路故事传说,到这里放空心情,呼吸自然,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