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四明过客
四明过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614
  • 关注人气:4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驴行2019.1.20]登芳地西岩山

(2019-01-25 22:01:33)
标签:

银湖大地

桃源古道

西岩山

笔架山

穿越

分类: 走遍富春
[驴行2019.1.20]登芳地西岩山

登 芳 地 西 岩 山
(2019年1月20日)
   早就想去芳地登西岩山了。
   银湖街道有两座山,名字都叫西岩山,一座在坑西,一座在芳地。去年特地去爬了趟坑西的西岩山,山不高,但留有许多文人墨客足迹,并有大量诗词留存,只是荒芜久了,知道的人也少了,近年当地乡村将这座“名山”文化挖掘,有了些名气,也渐渐热闹起来。而芳地的西岩山,地处富阳与临安两区交界,在地图上多有标注,前几年有驴友登顶,说山路荒芜得厉害,所以一直没去。去年当地村民自发组织上山修整游步道,国庆期间还在山顶举行升旗仪式,还见了报,市民蜂拥而至,狠狠地热闹了一阵。
    登西岩山,我们从芳地(大地)村的桃源古道上山。桃源古道翻越桃源岭,一端是芳地村,另一侧是临安的桃源村,记得七八年前曾经翻越过,当时是荒草弥道,枯枝横陈,印象最深的是山脚的那片马褂木林,秋意正浓的季节,倒影在静谧的水面上,美得像油画一般,山脚的马卦木林还在,碧水依旧,只是黄叶飘零,剩下光秃秃的枝丫。桃源岭不高,海拔大约300米左右,古道块石铺设,如今村民将其修复,并打理得干干净净,容光焕发,弯弯曲曲的古道,一路蜿蜒在翠绿的竹林间,轻轻松松到山岭垭口,往下古道通往临安境内,我们则右转沿山脊,即西岩山方向上山,一路有路牌指引,村民清除杂树,开挖路面,坡陡处就地取毛竹杂树搭设游步道,平缓处就地设休息处,毛竹和杉木搭成凳子,虽有些简陋,坐在上面感觉就与山林融为一体,翻过三四座山峰,来到高山顶,平缓的山顶中央国旗高高飘扬,俯瞰山下,山雾弥漫,村庄若隐若现。徐风说,等会带你到前面的山峰,那才是西岩山,秋老说到底那座是西岩山,村民也搞不清了。好奇心发作,稍息后继续沿山脊前行,翻过一座低矮的山峰,前面又是一座较高的山峰,登上山顶,见有两块测量基准桩,按照测量常规,基准点一般在最高点,并标注在地图上,据此判断这应该就是西岩山。西岩山海拔600余米,从指示图上又标有笔架山,我见过好几座叫笔架山的,所谓笔架山,一般是两座高低相近的山峰,形似笔架,驼峰状起伏,我想应该是脚下的山峰连同刚才立国旗的山峰,共称为笔架山。
     从西岩山沿原路返回到旗杆下山。下山的路除了山峰处有点陡峭,其余都是较平缓的山脊线,枯叶满地,一路下山没有难度,也相当惬意,快到山脚,回头看西岩山,但见两座山峰连同中间的小山峰,形如笔架,笔架山盖出于此也。到山脚,就是芳地村。芳地村错落有致,古木掩映,这些年的美丽乡村建设,清洁庭园,美化环境,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有滋有味,一群老人围坐一起,烤火聊天,与我们闲聊间,笑意满满地写在脸上。
     村口的公交站候车,十五分钟便有一班,一位村民告诉我,这桃源古道就是他阿太出资建造的,大地主哦,光石匠就做了三四年,言语间充满自豪,我想是啊,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修桥铺路福泽后代。今天的行程大概8公里左右,强度适中,路况良好,四季皆宜。

[驴行2019.1.20]登芳地西岩山

[驴行2019.1.20]登芳地西岩山

桃源古道(富临古道)

[驴行2019.1.20]登芳地西岩山

游步道

[驴行2019.1.20]登芳地西岩山


[驴行2019.1.20]登芳地西岩山

笔架山

[驴行2019.1.20]登芳地西岩山

西岩山顶

[驴行2019.1.20]登芳地西岩山

下山途中

[驴行2019.1.20]登芳地西岩山

大地村(芳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