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里,吴越古道行记
(2018年10月28日)
总是以为,行走在山林间、古道上,能体会出千百年的岁月,踩着前人的脚步,感知他们的故事。城市的喧嚣与繁华,伴随着浮躁和堕落,而林间的泥土、落叶和溪流,则流淌着千古的宁静淡泊,可以倾听自己的心跳,可以抛却世间的烦恼,于是一次次背起行囊,找寻那片心中的桃花源。
秋日,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选择吴越古道,一是秋老多次说起,想去。二是弥补上次游天池而没有登古道的缺憾。而迟迟未能成行,只是对大巴去安徽的路况没有把握,一直到看见驴友的照片,有辆大巴的一角,想想这高海拔山区,应该是秋意正浓的时候,才毅然推出这次活动。
早上七点,38人队伍集结完毕,大巴准时启动,向安徽宁国进发。车过临安,於潜下高速,上208省道至宁国一路通畅,转57县道,乡道,路虽窄够但两车交汇,至万家乡,去大塔村约六七公里,路极窄变为单车道,两车交汇得战战兢兢,才能勉强通过,直至几番周折,大巴稳稳停在古道脚下,倒是长舒一口大气,时已近十点半了。
大塔村地处两山峡谷,一条山涧小溪穿村而下,民居就依山势而建。时近正午,阳光从头顶照射下来,有些晃眼,沿溪而上,公路尽头便是石砌古道,很容易找到,古道口有许多块关于古道的介绍、示意图和指示牌,看一看,对古道的历史和线路有了大致了解。古道顺着那条溪涧一路蜿蜒而上,“过雨看松色,随水到源头,溪花与禅意,相对亦无言”,回来后找到有人引用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这首诗,借喻吴越古道,倒也十分贴切,虽然今天天气晴朗,看到雨后青松的苍茫,上山不久便遇到重建的慈云寺,黄墙黛瓦,静卧山谷,寺旁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倒也是可以悟出几分禅意来的。
秋意渐浓,历经春夏的积累,在严冬来临之前,红的热烈,黄得灿烂,绿得绚丽,山林尽情地把满坡缤纷奉献给我们,沿着曲曲折折的古道而上,一路涧水相伴,抬头碧空如洗,钻入丛林,阳光透过高大的金钱松林,光影斑驳,金黄的松针铺满古道的石级上,徜徉其间,宛如置身画中,由衷佩服大自然神奇妙笔。
岁月的洗礼,沉重的脚步,沧桑中,古道慢慢变得圆润而光滑。溪涧里,累石拍空,或巨如屋,或卧如牛,或密似羊群,磕头石、龟嘴溪、冒耳石,惟妙惟肖,溪水就在缝隙间潺潺流淌。秋天的阳光铺晒在古道上,照在身上暖暖的,大约两个多小时,便来到千顷关,但见两块巨大的花岗岩构成,像两扇天然的石门,两翼是乱草中的古城墙遗迹,其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千顷关与千秋关、昱岭关被号称“浙北三关”,横亘浙皖之间,拱卫当年吴越国临安的重要关口,也曾有战事发生在这里。
过千顷关,山尖已一片枯黄,翻上一段箬竹林里的古道,越过垭口,露出一片水面,加快脚步,江南天池便毫不吝啬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湖水清冽蔚蓝,阳光下,金色的山峦倒映湖中,一对父子在湖边玩打水漂,平静的湖面泛出点点涟漪,索性在坐在湖边的石头上,就着这一湖秀水,享受午餐。想起上次来时,满山遍野的野樱花,将山峦装扮成粉色的世界,而今天,漫山满坡的黄叶,又将它金色的世界,而如果在夏天和冬天来到这里,那一定会是绿色和白色的世界。
吃完饭,在湖边走了走,便决定找登顶的路口,可惜找不到当年下山的路口,沿古道去找上山的路,在一座亭子边,找到多年上山的路口。一群驴友围坐一起喝酒,他们告诉我,已经爬到半山腰,见山路渐小就撤下来了,于是我在群里通知想登顶的朋友赶紧集合,五位驴友心急火燎地向路口而去,我告诉他们向左转上山,又想有两男带路,应该没问题,于是就让他们先走。等了几分钟,见没人响应就急急追赶上山,途中徐风打来电话说想登顶,交代让她赶上来。来到垭口,见三个岔口,登顶的路口反而不明显,不见前来的人影子,又看看沿水渠边的路比较宽,“莫非他们沿水渠左转了?”,急急赶过去呼喊,没有一点回应,打电话,不通!心里不免有些担心。返回垭口时,电话通了,他们说下山了,于是我沿山脊而上,前去接应,看山下徐风赶来,告诉她上山的路口,才安下心看眼前的景色,但见对面的癞痢峰,阳光正好照在满坡的芒花上,漫山满坡一片银白,如雪似霜,正当被眼前的景色所陶醉时,电话响起,说迷路了,找不到原路,只听到人声,我说那就朝湖边方向强行下山吧!
徐风到了,两人继续前行登顶,一路置身芒花的海洋里,那满山的芒花,金黄的干,银白的花,阳光一照,山风吹拂,芒花挥舞起白色的身姿,煞是好看。当我们登上山顶那座铁制观景台,但见天地之间,蓝天下,远山如黛,重峦叠嶂,脚下连绵起伏的芒花,金黄色铺满山顶,就像秋天的武功山,而天池,在群山环绕中犹如一片明镜,毫无保留地展现出她的明净、靓丽,似少女般婀娜多姿。这一刻,思绪仿佛凝固,除了手中的相机,已经没有办法把她记录下来。由于担心其他驴友等得太久,匆匆拍了一些照片,便依依不舍地下山而来。
回到天池边,太阳西斜,湖水比刚才更蓝,山影更长,也更安静。出景区门,大家已在等候我们上车,兴高采烈地告诉他们山顶的景色,并将照片发给大家分享。
当我写完这次驴行的记录,已经过去快一个星期。想想这个星期,从周一就开始就忙于应付,甚至都没有时间好好看一眼窗外的景色,就像一头老驴,总觉得只有负重前行,才对得起那堆干枯的饲料。期待周末,大都为了那一次次坚持的驴行,因为那是老驴最开心的日子。爬山,不只是为了健身,更多的是心中仅存的那份激情,站在山顶,极目远舒,一切都洒脱了,平时不快和不顺被抛到九霄云外,任思绪飞扬,在造物主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