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驴行2017.2.11]杏梅尖探雪

(2017-02-16 00:05:44)
标签:

杏梅尖

后亩山

踏雪

登山

分类: 走遍富春
[驴行2017.2.11]杏梅尖探雪

登杏梅尖  看残雪消融
(2017年2月11日)

 
 2017年的第一片雪花,在2月8日的清晨从城区飘落,稀稀拉拉几分钟便悄无声息,根本称不上是一场雪。于是人们纷纷惦记杏梅尖的雪凇,陆陆续续登上海拔1068米的山峰,将高山雪景传输到微信群和朋友圈,那白雪莽莽的杏梅尖,黄山松银装素裹,千姿百态,林间山径上,留下驴友快乐的身影,一时间点赞风靡,跟帖满屏。
10号,风和日丽,初春的气息弥漫江南大地,而我直到11日,才有闲暇得以前往探雪,汽车盘旋在山区公路上,心想昨日的暖阳应该已将积雪消融,本着登山健体的情怀,来到海拔600余米的后亩山火炉圈。自从永安山至火炉圈公路开通,从火炉圈登富阳第一峰杏梅尖,已没有强度可言,过去从龙门古道上山的五星级,遂降为两星级。车到火炉圈,自驾车已绵延数百米,早早地已停满公路的一侧。
整装出发,早春二月还有几分寒意,冰冻的路面,踩上去硬邦邦的,阳面的积雪早已融化,只有阴面还有些残雪。有些起早登山的人们已零零星星下山,不得不佩服他们赶早的勇气!翻过一个长坡,转了几个弯,便来到齐风口,地如其名,这个垭口就是风口,寒风凛冽,难以久留,便匆匆赶路继续上山,过黄梅尖,杏梅尖就在眼前了,眺望过去,山峰上已是人头攒动了。
来到熟悉的山巅,人声鼎沸,绕过山脊,蓝天下,终于见到柔和的阳光透过树枝上的残雪和冰凌,似玉树,如琼花,晶莹剔透,人们小心翼翼的来到树旁,拍下眼前的美景,生怕自己的脚步会惊落树上的积雪,自己的呼吸会将冰雪融化。
虽然只有几棵树上还挂着积雪,同行的驴友还是觉得已经不虚此行了,所谓欲望越高,失望越多,这次探雪,一路上谈论山上的积雪已经消融,将能见到雪景的期望值降到最低,眼前虽然只有几树残雪,也足以让他们喜出望外,细想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沿原路下山,原来冰冻的路面渐渐融化,变得泥泞起来,步步惊心。上山的游人依旧络绎不绝,狭窄的山路上,有时不得不停下脚步,让对方通行,毛估估今天登山的人,应该不会少于两千人,可谓盛况空前吧!
不到四个小时,就回到了原点。
 
 
 
 
 

[驴行2017.2.11]杏梅尖探雪

 

上山游步道

 



[驴行2017.2.11]杏梅尖探雪

 
齐风口


[驴行2017.2.11]杏梅尖探雪


 
                                            上山途中
 

[驴行2017.2.11]杏梅尖探雪


 
 

[驴行2017.2.11]杏梅尖探雪


                                     杏梅尖

[驴行2017.2.11]杏梅尖探雪


                                     龙门山脉
 

[驴行2017.2.11]杏梅尖探雪

 
                                黄梅尖上,人流涌动


[驴行2017.2.11]杏梅尖探雪


                               
                                    好美一棵黄山松
 

[驴行2017.2.11]杏梅尖探雪



                                           杏梅尖雪景


[驴行2017.2.11]杏梅尖探雪


 

[驴行2017.2.11]杏梅尖探雪





[驴行2017.2.11]杏梅尖探雪



 

[驴行2017.2.11]杏梅尖探雪


 
 

[驴行2017.2.11]杏梅尖探雪


 

[驴行2017.2.11]杏梅尖探雪


 
 

[驴行2017.2.11]杏梅尖探雪

 
                                冰雪杏梅尖


[驴行2017.2.11]杏梅尖探雪


 
                              下山途中
 

[驴行2017.2.11]杏梅尖探雪



                                                                           后亩山香榧基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