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2015.10.18]诸暨斗岩:岩壁上的精彩

标签:
诸暨斗岩绝顶风光记录 |
分类: 浙山越水 |
![[驴行2015.10.18]诸暨斗岩:岩壁上的精彩 [驴行2015.10.18]诸暨斗岩:岩壁上的精彩](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0月18日大清早,我随昆虫户外的19位驴友走杭金公路,向南行至诸暨牌头,透过左侧车窗看到那座突兀于路旁,外形奇特犹如游龙盘绕的山脉,就是斗岩了。跨过杭金衢高速公路, 来到景区门口,整个斗岩景区便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虽然主峰海拔仅在500米左右,但由于地处平原地带,还是给人以挺拔峥嵘,孤峰插天之感。
进入景区,沿着宽阔的石砌游步道依山而上,渐渐发现路旁的岩石有些与众不同,明显是由一块块比拳头大小的卵石胶结而成,我猜测这应该是在火山爆发时,滚烫的火山熔岩夹裹着砂砾流淌,冷却后凝结而成。随着水、空气和温度的作用,高大的火山熔岩裂隙发育,或发生崩塌,或发生滑动,形成千姿百态的岩峰和崖壁。
天然大佛
龙王殿始建于元末,相传斗岩曾有白鲎仙翁,能呼风唤雨,兴云作雾曾助明太祖朱元璋大败劲敌。
殿前有东西拱门,上嵌石额。东额镌"洞开陶壁",意寓斗岩山安乐优美。西额镌"径壁葛陂",是以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与鲍鸿大战于河南葛陂,仙人费长房投杖化龙的典故,隐寓斗岩白鲎仙翁雾助朱元璋战胜张士诚,敕封"龙王"的传说。殿正中供奉金井龙王。左塑赵公元帅,相传能除瘟消灾,求财如意。殿右塑神医华佗。殿内壁画巨龙,意在风调雨顺。相传明代诸暨知县刘光复、清咸丰年知县刘书田、光绪年知县刘引之,均采龙王殿求雨救旱。后人多有"三刘祷雨"的传说。
千佛聚首
斗岩赏景不可不观石、揣石,整个斗岩山麓,好似刚从海底隆起,由大大小小卵石聚合,峰峦、崖壁、岩石都像用大大小小的圆球组成。千奇百怪,千姿百态,尤其是斗岩主峰,裂崖纵横切割,状如千佛聚首,观之让人叫绝。观斗岩千佛,最佳去处莫过于西黄岭的"千佛观景台"。在那里远望斗岩,岩丛隐约如画,既像有胖有瘦的五百罗汉群图,又如大小不同千佛朝阳,圆头大肚,栩栩如生。
斗岩之名说法颇多,主要有三种:一是这里的山岩非常陡峭,当地百姓称之为"陡岩","陡"与"斗"在当地音相近。二是此地山峰错落参差,形如北斗七星,北斗被称为"斗宿",故有此名。三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曾于1365年在此乘大雾发动过"新州大战",大败张士诚主力,奠定了明天下的建国基础,"斗"这里是打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