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记2014-12]龙游民居苑:姑篾文化传承地

(2014-11-11 00:38:07)
标签:

浙江

龙游

民居苑

影记

景区

分类: 探古访幽

 [影记2014-12]龙游民居苑:姑篾文化传承地


    春秋时期,有个古老的国度叫姑蔑国,后来从山东迁居到了浙江,很多学者认为龙游就是它的旧址,龙游自称为姑蔑古国。

    龙游历史悠久,文物精湛,其中明清传统民居,堪称建筑艺术的杰作。从八十年代起,当地政府将散落在龙游乡间部分缺乏就地保护条件的牌坊、祠堂、民居、戏台、花厅、廊桥等各种雕刻精美、艺术精湛的古建筑,错落有致地布设在县城隔江相望的鸡鸣山下,便于保护和观赏,生动展示了当地悠久的姑蔑文化。

 10月8日上午,秋雨绵绵中,我随春江潮54位驴友,顺道冒雨参观了民居苑,脚步匆匆,走马观花。

 

 

[影记2014-12]龙游民居苑:姑篾文化传承地


 

景区门口的古牌坊一


[影记2014-12]龙游民居苑:姑篾文化传承地

 

雨水打湿了镜头,同样屹立在风雨中的谷牌坊二

 

 


[影记2014-12]龙游民居苑:姑篾文化传承地

 

照壁--考究而精美

 

 


[影记2014-12]龙游民居苑:姑篾文化传承地

 

这龙游的明清建筑,大多还是以徽派为主

 

 


[影记2014-12]龙游民居苑:姑篾文化传承地

 

似乎对大门特别讲究,精美的砖雕、石雕,配上吉祥的图案和文字

 


[影记2014-12]龙游民居苑:姑篾文化传承地

 

至少也有彩绘

 

 


[影记2014-12]龙游民居苑:姑篾文化传承地

 

天井

 


[影记2014-12]龙游民居苑:姑篾文化传承地

 

廊桥

 


[影记2014-12]龙游民居苑:姑篾文化传承地

 

朴实的进士第门廊

 

 


[影记2014-12]龙游民居苑:姑篾文化传承地

 

修缮中的“高冈起凤”

清代建筑,门楼飞檐翘角,气势刚健

 

 


[影记2014-12]龙游民居苑:姑篾文化传承地

 

一座精美的木雕门楼

 


[影记2014-12]龙游民居苑:姑篾文化传承地

 

一条仿古街,串联古建

 

 


[影记2014-12]龙游民居苑:姑篾文化传承地

 

一角

 


[影记2014-12]龙游民居苑:姑篾文化传承地

 

曾经的古商埠原址,可见当年曾经的商务贸易的兴旺

 


[影记2014-12]龙游民居苑:姑篾文化传承地

 

铁路依山而过,浙赣线经过这里

 


[影记2014-12]龙游民居苑:姑篾文化传承地

 

这碉堡,原来就在山巅上。

据说是1935年有日本人参与设计,国民政府利用“洋灰”(进口水泥)建造。

1942年被日本侵略者炸毁,后国民军修复。

 


[影记2014-12]龙游民居苑:姑篾文化传承地

 

雨中的古民居

 


[影记2014-12]龙游民居苑:姑篾文化传承地

 

古戏台,江南典型戏台的格式

 


[影记2014-12]龙游民居苑:姑篾文化传承地

 

后记:

这样的保护或者开发,不知道对古建筑来说,是“祸”还是“福”?

事物总是两方面的,四明难以说出所以然,但觉得对于这些曾经散落的古建筑集中起来,便于让大家一起观赏,也便于维修和养护,这无疑是有利的一面。但地理环境的变迁,总感觉好像也让这些古建丢失的它的灵魂,难免让人们诟病。

这些古建筑,特别是古民居,在赞赏高超的建筑技艺和精美的建筑艺术的同时,使用中与现代生活一些配套的困难,以及因继承和财产分割导致产权难以转让等社会因素,在眼前的新农村建设大潮中,仅有的古建筑保护也越来越困难,这需要有识之士和政府共同的努力,才能这些传统遗产得以传承。

 

------------------------------------------------------------------------------------------------------------------------------

 

△本景点毗邻龙游石窟,门票门市价50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