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古道,枫叶黄了的时候
(2013年11月16日)
南黄古道是一条横亘于浙江天台南坪和临海黄坦的千年古道,仅存十余公里较为完好。古道修于北宋,一直到清代都是浙东地区一条重要的民间商贸通道,主要已送食盐、绿茶、布匹、丝绸、海产等极为频繁的大宗商品,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民族文化交流走廊。
网上众多关于南黄古道游记和攻略,让我有一种迫不及待想立即亲近这条古道的感觉
听说论坛安排探访古道,便毫不犹豫地抢先报了名
200多公里三个多小时的长途奔波赶到天台县滩岭乡
因游客爆满道路狭窄,交通管制,大巴不能进入十余公里外的古道起点
公路岔口站满了一队队来自江浙各地的驴友,焦急地等待,眼看着满载旅客的中巴疾驰而去
首先必须感谢临海的一家三口,途中捎上我们,一路关怀,在此深表感谢!![[行走2013-38]南黄古道,一路枫香 [行走2013-38]南黄古道,一路枫香](//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行走2013-38]南黄古道,一路枫香 [行走2013-38]南黄古道,一路枫香](//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行走2013-38]南黄古道,一路枫香 [行走2013-38]南黄古道,一路枫香](//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搭临海一家好人的越野车去南屏乡前杨途中,远远看见一座古桥,桥堍两棵粗大的古樟,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几乎遮住整个桥面。惊叹声中,驾车的男主人慢慢停车在路旁,让我们一睹古桥的风采。行迹匆匆,没有细考桥名,这桥采用乱石砌筑的圆拱桥,一般拱桥为奇数跨,而这座桥为两跨,比较少见。如今人们还靠它过河,发挥着交通的作用,更是难得!
桥的上游有一条堰坝,也用漂石砌筑,白花花地溪水从坝上淌下,还有一条汀步供人们通行。
穿过古老的前杨村和一片田园,沿溪而入,可见一座古桥跨溪而过,便是南黄古道的入口了。一条两米左右的石砌古道依山而下,来来往往的游人已经络绎不绝。
转过弯,抬头就是一大片古树林。时已过午,温暖的阳光照耀下来,透过片片金黄的枫叶,合抱粗的古松、枫香遍植古道两侧,见证着古道的沧桑历史和古往今来!
人们穿行在古道上,犹如走进油画一般,于是红男绿女也成为画中的一部分。
江南深秋的枫叶,还未经霜的摧残,青里泛黄,色彩斑斓。也许再过半个月左右,才能“霜叶红于二月花”,但古老苍劲的古树林,还是让我们感受到由衷的惊喜!
周末,许多小朋友也来感受大自然。
![[行走2013-38]南黄古道,一路枫香 [行走2013-38]南黄古道,一路枫香](//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徜徉在古道中,留一个美好的倩影,是大多数游人的心愿。
古道、古廊、古树,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找一个晴好的天气,扶老携幼,走一段古道,晃晃悠悠,其乐无穷。
突然一阵风儿吹来,枫叶“沙沙沙”地飘落下来,急忙按下快门,抓住几片。。。
这里也是户外爱好者的天堂。从前杨到临海黄坦,长十余公里,强度适中,沿途人文、景观、建筑丰富,人在路上行,犹如画中游,这样的户外线路绝对经典。
从半山腰俯瞰前杨村全貌。
越往高处,枫叶渐红。
沿途有几座寺庙,我们只过了其中的观音庙。
南国的秋,当然也有它奇特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郁达夫《故都的秋》
我没有好好体验过北方的秋天,想象中应该是浓烈的,漫山遍野的。而南方的秋天,就在这一棵棵,一丛丛,一行行的黄叶中,五彩斑斓,就像黄南古道的秋天,那么精致,那么含蓄,那么灿烂!
根据预定时间,依依不舍地原路返回,留些遗憾。但美好的景色,即使来回六个多小时的汽车颠簸,也已心满意足,不虚此行。
特别提示,如果您去黄南古道,最好乘坐中巴以下车辆,避免转车之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