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桥龙王坎-灰灶湾-临安朝北岭-瓦窑坪-金钟坞-洞桥大坞穿越
(2013年6月23日)
又是一年梅雨季。这样的时节,一般都是绵绵阴雨的天气,而今年却是午后局部雷阵雨,最高气温也在30°左右,但一如潮湿闷热,气压走低,这也是人体舒适度最差的一段时光。过段时间就会进入盛夏季节,虽然高温将升至35°以上,但干爽透气,反而不会太痛苦。
只要晴天,驴们自然不会放弃驴行。照常聚集在一起出行,美其名曰“出汗排毒”。不过一身臭汗后,洗个凉,斜靠在沙发上,那确实一身轻松,爽歪歪了。
从龙王坎跨过一座古老的石拱桥,踏上的是通往朝北岭的古道。越往上,两旁的草木越茂盛,渐渐已找不到古道的踪迹。曾经走过这条古道,毛石路迹明显,短短两年时间,竟如此荒芜,以致我们只有跳入小溪的乱石丛中攀爬,不是坚持的信念,甚至差一点铩羽而归。不变的唯有那淙淙溪水,还是那么晶莹、清澈。直到登上半山腰,发现一条林道依山而下,原来自从有了这条林道,古道再也无人涉足。
林道旁是一片新劈的梯田,稀稀落落长着几棵麦穗,这就是现代造地计划的产物,要不久也就会荒草满地。
猛烈的阳光直射下来,光秃秃的碎石路上,我们喁喁而行,豆大的汗珠便掉落下来,脚步也不是那么的轻松了。穿上一片树林,但见两座泥抷瓦房,一户山民,四五口人,就住在这杳无人烟的山塆里,一问才知是灰灶湾。他们热情地招呼我们,为我们让座、泡水、打开电扇,质朴和友善写在他们真诚的脸上。他们告诉我们,此地属富阳,但与临安交通方便,所以已经很久不往古道通行了。他们热情地为我们指路,挥手告别!
从灰灶湾往北,是一条沿山腰延伸的机耕路,通往临安境内。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山峦起伏,绿意盎然,更有微风吹拂,心旷神怡。不久就来到朝北岭,穿越竹林翻上山脊,便是朝北岭,放眼望去,布机坪和瓦窑坪上,零零星星散落着数栋民居。坪,山间和丘陵的小块平地,山顶上的平地,取名往往带有“坪”字。
下山岭,又走机耕路里许,便是瓦窑坪,几栋新楼房耸立在山顶平地上。在村口右转往南,连绵山岭上一个最低的垭口,应该是我们返程的捷径。沿山腰的林道往前,渐渐进入山道,看准垭口上翻,时已过午,疲劳感尽现,咬咬牙,冲上山岗,面前应该已是富阳界了。
绿油油的竹林里,一条砍伐山道依山而下,我们不作休息,一路下山,直到大坞村,完成今天的行程。
今天行程10余公里,拔高约800米,旅途较艰辛。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从洞桥龙王坎出发。天空中,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龙王坎是洞桥的一条山谷,长约10公里。我们从山谷中间的跨过一座石桥,就进入古道。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荒草堙没了古道,只有小溪水潺潺依旧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阳光透过树荫的间隙,照耀溪水上,斑驳陆离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野花野果挂满树梢,野芋叶上滚动的露珠,香榧树上挂着累累果实
那么自然,那么清新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们从它们身旁走过,不忍打扰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甚至找不到路,只有在乱石堆里攀爬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蛮有特点的一排岩石,层层叠叠像一本合上的书
古朴沧桑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爬啊爬,终于到了灰灶湾。
这里住着一户人家,五六口人,笑呵呵的招呼我们,为我们让座、加水、指路,
他们说是富阳人,一条机耕路通往临安,是他们下山的便捷通道。
如今古道早已无人通行,难怪草木漫天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就是这条机耕路,穿越在山岭上,极目远望,山峦起伏,青山苍翠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朝北岭山湾里也住着一户人家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站在朝北岭上远眺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造地运动遍及每一个角落,这里是临安布机坪村,家家户户散落山间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临安瓦窑坪村,莫非当年瓦窑工的后代寄居在此,如今家家户户还盖起新楼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从瓦窑坪到金钟坞,慢慢从机耕路到小路,翻过垭口
就回到富阳界
又是漫山遍野的竹林世界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沿竹林山道下行,直达大坞。
今天行程10公里,总拔高约800米。强度四星。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 [行走2013-25]穿越临安朝北岭--消失的古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