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记2013-10]烟雨中的前童古镇(浙江宁海)

标签:
杂谈 |
分类: 足迹印记 |
据介绍,前童建村初期,祖先就有“天人合一”的儒家哲学思想,对村庄建筑有通盘考虑,不仅要造好房子,造好路,而且要掘好渠,挖好井,使村庄内运用阴阳八卦八八六四的原理。这在其他村落中的水系布局是很少有的。有了水,也便有了灵气。我想这样的设计也不仅仅是为了阴阳八卦,还有:一是便于家家户户日常生活用水,二是便于消防,三是有利排涝。再看看当今,一遇大雨,城镇街道变成河道的景象,不禁汗颜啊!
左上:小巷
【泽思居】建于清代初年,2002年修复。因原来主人官居一品,故又称“宰相府”。走近泽思居,可以发现此宅檐头四注,马头墙高耸,整个建筑气势恢宏。院内厅堂轩敞,廊柱挺拔。雕刻复杂是此宅的特点。整栋房子“无梁不雕、无雕不精”,号称为“江南第一雕花大楼”。进门可以看到正梁上刻有“四仙迎宾”的典故,体现了主人的待客之道。正厅东首梁上刻有五只仙鹤,既说明了原来的主人是文官而不是武官,又体现了他的“五岳朝天”的志向。从西首梁上的“百鸟朝凤”图可以看出这不是普通的官宦人家,因为这些图案并不是普通人家可以任意雕凿的。
一座普通院落的大门
原为童保暄叔父之宅,解放后改为粮仓,现在是第一个村级自筹资金建立的省级民俗博物馆。展示有生活用具,农具,家具,各种手艺加工工具,婚嫁习俗,生活习俗等等,内容相当丰富
民俗展览馆中的一张“千工床”,参访者无不驻足围观,引得啧啧称赞和惊叹!
【群峰簪笏】建于嘉庆年间。左右对称、高耸入云的马头墙,俗称“五岳朝天”,不仅高峻险美,而且有防火挡风的功效。马头墙是古代江南富户官宅威势的象征,其级数越多,就职位越高,势力越大。墙面嵌着雕花石窗,外墙上塑“群峰簪笏”、“清流映带”等浮雕文字。
老街两旁都是长板门面的店铺。紧邻老街是一幢幢至今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
【前童镇】始建于南宋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地处浙江省宁海县西南,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2.6万,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理环境独特的江南古镇,先后被命名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和浙江省旅游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