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2013-10】攀登笔架山,感受驴行快乐源泉

(2013-03-06 00:10:37)
标签:

常绿

上官

笔架山

穿越

风光

分类: 走遍富春

 

常绿里黄弹-笔架山-上官深里穿越

(2013年3月3日)

□□我觉得,美景至少应该是原始、自然的风景,即使是一道优美的山梁,一丛茂密树林,一条清澈溪流,一侧壁立的石崖,抑或是一片通透的蓝天,一缕清新的空气,都会使人赏心悦目。人类活动的构筑物,应该原生态的,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起点缀作用。可眼下稍有一点姿色的风景,就会被圈起来大肆地商业开发,普通百姓想看一看自然风光,放松一下心情,还得掏本身并不富余的腰包,而千篇一律的景区建筑、休闲娱乐项目,乃至旅游纪念品,丧失了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特色,让我人到无聊,乏味。

□□终于找到那么一群人,他们盘桓于精英们所不屑的荒郊野外和穷乡僻壤里,穿越在行将被荒草掩埋布满荆棘的古道山径上,他们“远看像逃荒,近看像要饭”,饿了,席地而坐,端一碗自带的饭菜,渴了,也会就地喝一口甘冽的山泉,在常人眼里他们是“吃得空““脑筋进水”,那就是我的驴友。

□□今天的线路位于我市最南端的常绿镇、上官和湖源乡一带,这是一方难得的净土,方圆数十公里没有重工业和矿业开发;漫山遍野植被茂密,竹浪翻滚,森林覆盖率名列前茅;这里是仙霞岭余脉,我市最高峰杏梅尖的边缘,崇山峻岭,沟谷纵横,我市十大溪流的常绿溪、剡溪就发源于此;加上近年山区人迹罕至,许多珍稀动植物得以繁衍生息,如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野生红豆杉,就能在此找到。

 

【行走2013-10】攀登笔架山,感受驴行快乐源泉

□□今天线路的起点是HB400m左右的常绿镇里黄弹村,村口的一棵枝繁叶茂的红豆杉和一棵挺拔高耸的柳杉,它们已经默默地在此800多年,如今成了这个村的标志,古老的小山村依溪而建,我们65人组成的驴队顺着溪边的小路,一路往里,但见溪流淙淙,竹林掩映,怪石林立,乍暖还寒时节,丝丝寒风投入骨髓,一层白霜铺地,草丛里,树根旁,残雪犹存。脚步匆匆,行不多久,四明就已冒汗,开始卸衣,步履也慢慢沉重起来,看来连续两天的爬山,还是得适应一下喽。。。

 

【行走2013-10】攀登笔架山,感受驴行快乐源泉
△在路上

 

【行走2013-10】攀登笔架山,感受驴行快乐源泉
△回头看看走过的山谷(香榧基地),远处群山叠嶂,连绵起伏

 

【行走2013-10】攀登笔架山,感受驴行快乐源泉
△叫“冰凌”吧?

□□沿水泥路穿出竹林,一座酷似窑洞的钟塔凉亭呈现眼前,据墙上墨迹介绍,建于1928年,算算也已近百年了,但乡民爱惜,行善举及时修缮,至今依然巍然不动,为世人遮风避雨。过凉亭,眼前一片荒山,但层层点点种植了香榧树,高不过半人,人们谈论着香榧树,“爷爷种树,孙子摘果”,称之“子孙果”,传香榧种下去,要等十八年才能结果,看来要吃到一粒香榧果,是多么漫长的一件事。沿香榧基地沟底的林间小道,直上轿子顶垭口,这是一条分水岭。山岭上背阴处树枝上挂满了冰凌,在阳光下熠熠发光,引得大家阵阵欢呼,太美啦! 

 

【行走2013-10】攀登笔架山,感受驴行快乐源泉

□□过垭口,接下去沿山腰下横切,这段没完没了的路可以用枯燥乏味来形容,还带一点点折磨。一头钻入人头高的棕竹丛里,看不见天也看不见地,时不时锋利的棕叶划在你的脸上,你也只有没头没脑地循着前者往前走,前面领队手起刀落,披荆斩棘,横扫拦路的树枝荆棘,硬生生地将山路劈出,可谓“山路由我开,辛苦我一人”,在此四明由衷感谢。转过一弯又一弯,爬过一坡又一坡,终于看到笔架尖矗立在眼前。

 

【行走2013-10】攀登笔架山,感受驴行快乐源泉
群山中,山涧镶嵌一翡翠般的水面


【行走2013-10】攀登笔架山,感受驴行快乐源泉
冰凌像一片片羽毛,挂在枝头,阵风吹来,随风摇曳

 


【行走2013-10】攀登笔架山,感受驴行快乐源泉
迎面就是笔架尖

 

【行走2013-10】攀登笔架山,感受驴行快乐源泉
看看走过的山脊,险峻中色彩斑斓

 

 


【行走2013-10】攀登笔架山,感受驴行快乐源泉
攀爬

 


【行走2013-10】攀登笔架山,感受驴行快乐源泉
一座石壁耸立在山脊上,摇摇欲坠

□□笔架尖HB860m。沿山脊线没有明显的路迹,人要在麻栗树丛和综竹里钻行。坡陡路窄,两侧悬崖如壁,有时仅能容一人可行,不免胆寒心惊。攀爬悬崖峭壁,堪比华山,一脚一步,战战兢兢,须胆大心细。站在山岗上,两侧青山巍峨,背阴面的树枝上挂满冰凌,寒风吹来,极目远眺,心旷神怡!

□□在笔架尖上辨明方向,短暂停留休息,已感到饥肠辘辘,但领队坚持下撤一段,大家齐心协力,步调一致,依次下山,见路迹渐明,至半山腰一平展山岗用完午餐,休整片刻,就接着下山,至与万春岭的古道相接。古道沿山谷而下,溪涧乱石峥嵘,流水潺潺,跌水成瀑,积水成潭,步步让人惊艳。

□□沿山涧小溪而出,视野渐渐开阔,但见一颇具规模新修的寺院---大山禅寺,大门正对一泓碧水,正是山顶所见。我们逗留在大坝上,远眺走过的山脊,笔架尖在这个角度看还真有几分相像。

□□站在大坝上合影,领队问大家“今天的活动爽不爽?”,大家齐声吼道:“爽”,今天的行程圆满完成。回程车上,一位长者坐在我身旁,我问他年龄,说“七十八岁”,一车人都惊呆了,今天的行程相当艰险,强度、的、难度都不小,看他健步如飞,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纷纷竖起大拇指,讨教经验,说“我每天坚持快走一小时,风雨无阻”,“坚持最重要”,我们也感叹,如果自己到78岁,还能爬山,那真是福气啦!

 

 

【行走2013-10】攀登笔架山,感受驴行快乐源泉
乱石溪涧穿越


【行走2013-10】攀登笔架山,感受驴行快乐源泉
好清澈,明亮的山泉水

 


【行走2013-10】攀登笔架山,感受驴行快乐源泉

大山禅寺


【行走2013-10】攀登笔架山,感受驴行快乐源泉
大山寺水库,波光粼粼,清澈如蓝。远处(左侧)就是今天的最高峰--笔架尖

 


【行走2013-10】攀登笔架山,感受驴行快乐源泉

【行走2013-10】攀登笔架山,感受驴行快乐源泉
山越制作的gps图

 

 

【自评指标】

【强度指数】★★★☆    【风光指数】★★★★    【人文指数】★★★   【推荐指数】★★★★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