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一到初六,回老家天天吃吃喝喝,初七上班,晚上又是亲属聚餐,早晨起来感觉腰身大了一圈,不开车,不乘车,步行上班,无论如何就算请假也要去爬一次山了。
神仙山,位于市区鹿山街道西侧上里溪畔,是一处自然风光颇有特色的景观,相传还吸引神仙到此一游,因此得名。半天时间能够轻松体验一番神仙境界,便欣然前往。

汽车可以一直开到山脚,指路牌明确告诉我前行的方向。凉亭顶特殊的装饰,带给我一丝禅意,青山翠谷中,一条石砌古道依山而上,可以感受到当年上香的盛况。

山泉沿山谷潺潺而下,两侧竹林泛绿,古木参天。

回头看看青翠的群山,空气清新如洗,喧嚣远离尘外。

一个人喁喁而行,也有另一种滋味,清净脱俗,仿佛可以听到心跳的声音。

翻过一个垭口,迎面可见一片石林长在山腰。近看一大片露峰石灰石,参差错落,玲珑若琢,蔚然成林。

似丛丛白莲盛开。



石林之上的平台有一寺,曰“白云庵”。从外形看,应该是七八十年代农牧场用房废弃后,民间集资整改而成,且部分已坍塌。而从地形看,此地应该是建庙宇的风水宝地,当年绝非如此寒酸,应该有一定规模的。

过白云庵旁的小路上山,也可见怪石嶙峋,当年“一洞、十景、一观音”的胜景依稀可辨。

一口古井,清澈见底,从规模看,足可供上百人使用。

从庵后小径过垭口,眼前是一奇特的地貌--漏斗形地形,四周是山脉中间是洼地。神仙洞就在最低处,正是这样的地形,将地表水集起来,流到地处的石灰石地质条件下的山体里,便形成的喀斯特溶洞。

洞口白雾弥漫,高约七八米,宽约十来米,洞身倾斜而下,有探奇者走出的小路直通洞内,据说洞中流水淙淙,还有许多支洞,我一个人当然不敢贸然下探。

当年这里零零星星居住着十多户农户,如今已搬至山下,房屋也已七倒八歪、摇摇欲坠了。
--------------------------------------------------------------------------------------------------
综合评价:
【强度指数】☆☆
【风景指数】☆☆☆☆
【人文指数】☆☆☆
【综合推荐指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