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高窟,是我们这次青陇之行活动的最后一站,也是艺术最精彩、内容最丰富的一站。
写莫高窟的秋色,一是莫高窟的秋色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艳。二是莫高窟实在是博大精深,我们匆匆而过,很难写出莫高窟一二来,所以就取了这么一个题目。
莫高窟对于敦煌,对于中国,甚至对于世界文化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早在1987年就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东方卢浮宫”的美称。
到莫高窟一下车,眼前是一派秋意盎然,干涸的宕泉河河道旁,高大挺拔的白杨林,树叶一片金黄,似乎也为黄褐色的洞窟悬崖注入了热烈生机和蓬勃活力,还没有进入景区,就已经纷纷拍手叫好了,没有一丝荒凉的感觉,大大出于我和同行者的预料。
穿过白杨林,沿鸣沙山东麓的山崖上,蜂窝般的洞窟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一眼望不到头。跨过大门,讲解员给我们配备好无线收听器,便开始介绍莫高窟的前世今生: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
莫高窟现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492个洞窟存在壁画和塑像,有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鲜艳瑰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佛教艺术宝库。
讲解员集中讲解,让我们对敦煌莫高窟有一个整体的感知。随后,他带我们进入洞窟观赏。
首先来到第17号窟就是著名的藏经洞,只有几平方米大小,但就是在这座小洞里发现了轰动世界的5万多卷经书、绢画。其中大部分已流落国外,仅三分之一现存北京博物馆,我们的心情也慢慢沉重起来。
257窟里,一个九色鹿的故事壁画是重点,讲解员用清脆低沉的声音与我们娓娓道来。
第148窟是描述释迦牟尼八十岁涅槃时的场景,这尊大佛长约15米,右侧身而卧,面型丰满、双眼微闭,衣纹随身体起伏而变化,一副安然入睡的模样。身旁的七十二弟子形态各异,面部表情凝重。
第96窟,俗称“九层楼”,外观有九层飞檐,倚山而立,它是莫高窟中最高大的建筑,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据讲解员介绍,此佛俗称北大佛,高35.5米,既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室内石胎泥塑佛像。
最后第130窟中的大佛俗称“南大佛”,是莫高窟的第二大佛,开凿于唐朝开元、天宝年间,是尊弥勒佛倚坐像。讲解员说,此佛像的最大特点是总高度只有26米,但佛头却长达7米,虽然明显不符人体比例,但却巧妙地解决了自下而上仰望佛像的视觉差,让观者能清晰地看到庄严、慈祥的弥勒佛面容,增加信徒对大佛的敬畏。
讲解员大约只带我们参观了8到10个窟,用时约一小时。大体领略了洞窟艺术风格。有些窟,比如反弹琵琶属于特窟,不是一般人可以参观的。还有如最长飞天的洞窟,千佛洞窟,最美装饰的洞窟等等。
在洞窟内是不允许拍照的,据说闪光灯闪一次,就相当于日光曝晒七年,对壁画的色彩有很大的破坏性,我们只能走马观花地一看而过,不能认真欣赏感悟。
面对穿越时空的精美艺术,即使像我这类徘徊于艺术门外的凡夫俗子,也嘘唏不已。恨不能放下脚步,慢慢细品。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
【后记】
一星期(2011.11.6-11)的西北青海、甘肃之行结束了。
与五年前相比,兰州、西宁两座城市建设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但也有一丝忧虑,就是千城一面,地域特色的东西没有表现出来,无论是新建的公园、住宅楼,还是商场、写字楼,如果拍两张城市街景的照片,你很难分出这是北方城市还是南方的城市建筑,我觉得民族的,传统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另外旅游软件建设也还需要提高的,如信息,规范,服务,卫生等。我们这次去青海湖路遇下雪,作为我们南方人可能感觉有点稀奇,但作为当地人应该司空见惯了,但因为驾驶员没有带好防滑链,引起双方争执,作为游客千里迢迢来到你这里,无非是感受愉悦,出趟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你的一举一动我们也是看在眼里的,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但以后还是应该引以为戒的。另外如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服务,我说大家去的话,不能按我们这里的思维去设想,那你会碰壁的,所以我们自己也应该准备工作充分一点的。
这段时间去西北旅游,据他们说是旅游淡季了,可我们一致觉得,还是很不错的,一是那里秋天的景色也很美,虽然游胡杨林的黄金季节已经过去。二是游客数量不多,大家拍照、行走和聊天都很方便。三是这个时候气候不算太冷,特别是甘肃的气温还是很舒适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