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2011-29】穿越石梯
石梯,我市南部山区常绿镇的一个高山自然村,地处偏僻,交通仅靠一条机耕路与外界沟通,二十来户人家。按当地居民的说法:我们这里只有空气清新,山清水秀。我觉得也应该加上民风淳朴。
这里曾经是当年富阳上官、常绿等地通往湖源、窈口甚至诸暨马剑古道的一个节点。
这一带,山崖危立,坞深林密,地形复杂,号称革命老区。
这一带,风光秀丽,当地和外地的驴友纷至沓来,是尚未开发的旅游景区处女地。
随着秋天的脚步,就着温暖的阳光,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云更白,芦花摇曳的时节,我们今天的线路是:常绿镇里弹黄-石梯-湖源乡钟塔野猫坞口。
时隔半年,又来到里弹黄,村口的两棵古树就是这个村的标志,一棵千年红豆杉和一棵千年柳杉,就是新拓宽的公路也要为他们让路,两棵树在蓝天下更加苍翠突目。


穿过山脚的毛竹林,我们进入了杂木林,崎岖的山路时断时续被杂草覆盖,前面的朋友已经要靠用柴刀开路了。幸亏今天的山不高,几经折腾,也已冲顶。看对面的山峦起伏,危岩耸立,一派好气象。

越岭下山不久,便是石梯,大家就地午餐。
餐后又越野猫岭,下山,便是湖源野猫坞口。
乘车回家,公路沿壶源溪顺流而下,溪边的芒花摇曳,煞是好看,无奈是中巴不能为你一个人停下来让你拍一张在照片,遗憾!有机会再去拍吧!

过石梯村

沿古道下山

两边风光不错哦

山脚就是野猫坞口,翠竹掩映,一派原生态!

村庄背后就是山,隔着竹林,到山顶就是这些有故事流传的怪岩
这一带,最有名的亮点,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元书纸的手工制作。看一位老村民,在作坊里制作,那认真得一丝不苟的样子,让我不禁按下快门,因为队友不等人啊,与他只简单交谈了几句。对制作流程了解不多,只有提供链接百度资料了。但有图有真相--

【链接】“京都状元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可见元书纸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地位。
元书纸,竹纸的一种。古称赤亭纸。采用当年生的嫩毛竹作原料,靠手工操造而成的毛笔书写用纸。主产于富阳市。生产历史悠久。北宋真宗时期(998-1022)已被选作“御用文书纸”。因皇帝元祭(元日庙祭)时用以书写祭文,故改原称为元书纸;又因当时的大臣谢富春支持此纸生产,故尚有谢公纸或谢公笺之称。特点是,洁白柔韧,微含竹子清香,落水易溶,着墨不渗,久藏不蛀、不变色。在古代用于书画、写公文、制簿册等等;新中国建立后,主要用作学生大楷簿,裱装画轴等。此外,还可作上等包装纸。(资料来自网络)
自评本次活动:(最高五星)
【强度指数】* *
【风景指数】* *
* *
【人文指数】*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