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2011-28】未竟的七尖(上)
不知是谁第一个把东西天目连续的山峰,取了个诱人的名字--“七尖”?又是谁把它形容是江浙沪第一自虐暴走路线?还说:如果你爱一个人,就带他去七尖,如果你恨一个人,你就带他去七尖。都是些什么人呀?直把人搞得一愣一愣的!七尖,指大仙顶、仰天坪、桐杭岗、千亩峰、药王峰、龙王山、仙人顶等海拔千五左右的山峰,实际有近十个千米以上山峰连接东西天目,总长度50余公里,这在江浙沪地区到也确属少见。
野营俱乐部发报名帖,引得众驴蠢蠢欲动,又心存忧虑,报与不报?纠结。搜路书,查攻略,最后咬咬牙,报!10月1日,国庆日,天空中依然下着雨,计划晚八时出发,去与不去?按计划准备行囊,报名帖迟迟不变动,这领队好像是铁了心,最后咬咬牙,去!集中点名,竟全部按时报到,嘿,这批“疯子”!汽车穿过黑夜中的雨幕,三小时后到达到达预定目的地-西天目脚下的农家乐!此时依然下着雨。
DI.AM5:00
天空中依然飘着雨,大家陆续起床,到窗口,伸头看看天,邹下眉头,洗刷后到餐厅用早饭,谈天气。
AM5:30
背起行囊,怀着忐忑的心,上车出发。天空阴沉沉灰蒙蒙的下着雨,汽车驶入西天目大门沿景区公路盘旋而上至开山老殿外公路停车,
AM6:30沿一小径到山脊防火带,依坡而上,此时天空中依然下着雨。穿起雨披撑起伞,踏着泥泞的山道,穿行乱石丛中,两旁树林已经明显透出秋意,驻足远望,群山被云雾朦胧,大家走走停停,穿过一片小密林,沿废弃气象站的台阶,“呼哧呼哧”地一路上行抬高400多米,就到了仙人顶,此地海拔1507米,用了一小时。我登上气象台的观测台,狂风吹翻了雨伞,随风吹过的雨丝,像竹丝抽在脸上,一会儿手就冻僵,急急忙忙拍两张照片艰难就下撤了。

走在防火带上,艰难上行,秋意渐浓

仙人顶就在眼前

在气象站平台(制高点)拍的远眺图

仙人顶的石林
从平台下撤,转弯,但见一石林,横倒竖卧,传说那巍峨的“天下奇观”巨石,被雷击削去大半,只剩一观半奇了。此时,我环顾四周,发现同伴们无影无踪了,但见路侧一小道明显有新鲜的行走痕迹,莫非他们已经下撤?我来不及细想,便循迹直追,直到防火带还不见人影,大叫几声也无人应答。心中暗暗大骂,他们怎么那么快啊?又一路追赶,也顾不得路旁景色,翻山越岭,来到一石阵处稍息。此时手机响起,领队告诉我:他们还在破屋处,声音时断时续,我告诉他们我的位置,等待。我继续拨电话,显示无信号“只许拨打紧急呼救电话”。到8:40才接到快乐鸟短信,要我返回原地。哼!没办法,我只有一路飞奔,赶回仙人顶。快到顶时,听到他们大呼小叫,我一边冲顶一边应答,同伴们看到我的到来,个个面露喜色,然而紧张依然写在他们的脸上,这一折腾,足足耽误了一个半小时。
教训是深刻的,经验是有待总结的。现在还是跟随大部队前进吧!虽然大家还心有余悸。
此时雨停了。随大队慢慢下行,山林已透出浓浓的秋意,比山下明显更有韵味。远处云卷云舒,青山时隐时现,山峦叠嶂,一片秀丽景色!瞧,那棵苍莽的劲松;看,那金黄带青的枫叶;望,那造型奇特的石林!
我们的下一个目标:龙王山,此风号称浙江第九高峰,海拔1587米。这样的高度,在高原似乎很一般,但在平原高度约10米左右的江南,却已经非常惊奇了。

云雾中,我们沿防火带一路前行,秋意浓浓

看石林,那是大自然的艺术品

造型神奇的一棵松树,引我们纷纷与他合影

小心翼翼,一脚深一脚浅,下得长长的湿滑的陡坡,就到当年人们上西天目上香的古道,进入龙王山体,过密林,穿箬竹丛,一湾又一湾,一坡又一坡,11:45,到龙王山防火道集合冲顶。此时看到另外一批驴友,分别是常州和杭州的,他们竟然凌晨三时就开始重装徒步了,见过疯子,但没见过这么疯的!还引我上歧途,哼!真想揍他们一顿!哎,还是天下驴友是一家吧。
12:10 冲顶龙王山成功!

冲顶途中

龙王山顶风光(1)

龙王山顶风光(2)

龙王山顶风光(3)

部分驴友合影(图片来自还世僧)
站在高高的龙王顶突兀的岩石上,山高人为峰。往北可以极目远舒,看山峦起伏,似青龙狂舞,无边无际,振臂狂呼,让心灵启迪。往南看,群山中云雾升腾,变幻莫测,任凉风丝丝吹过,你会搞不清这是在人间,还是在仙境?我们就在这天作宝地午餐,午餐虽然简单,但以山巅为桌,大地为席,青山为屏,雨雾为景,和风为乐,真是别有风味!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酒足饭饱以后下山,也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虽然防火道宽约10米,但雨后下山时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如果你往中间的人行道走,肯定会人仰马翻。大家沿树林边缘走,脚踩树根或草丛增加摩擦力,一步一脚印,才能安全下山,况且时不时来一个悬崖什么的,需要手脚并用,才能完成。
下一个目标:药王峰(海拔1551米)。
AP13:30 从龙王山下来,正对药王峰,那沿山脊扶摇直上的林道,被广大驴友称之为“绝望坡”。瞧那坡,从山脚直插山巅,然而真正往上爬,到也不觉很累。为什么呢?一是因为这里的防火带视野开阔,一段一段的坡道可以看到目标,只有一个劲往上。二是这里的景色实在优美,经事后大家评定是全线最漂亮的路段之一。从山脚开始,那整齐柔软的野草,如地毯一样铺在道路上。两侧树林理熟透的红山楂,让我们驻足伸手採摘,放入口中,那酸酸甜甜的野味让人忘记了疲劳。还有成片的芒花迎风摇曳,在青山掩映下,让人喜爱。逐级而上,到山巅部分则是怪石嶙峋,千姿百态,也许中国园林中的某些石景、雕塑的创意,其灵感就出自这里!

对面的药王峰以及登山道

山脚处(海拔已降至千米)

迎风摇曳的芒花

应该叫攀登?或者叫攀爬?

一块巨大的岩石,被一条条纵横向裂缝切割,形成大小均匀鳞甲状的单体,风吹日晒,磨去棱角,地质学上是不是叫节理?莫非药王峰也叫节理峰,出于此?它有一个名字叫“龙鳞岩”,颇有想象力的。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流连

(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