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四明过客
四明过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614
  • 关注人气:4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剡溪-清风庙游记(一)

(2011-03-29 09:50:10)
标签:

剡溪

清风桥

104国道

庙宇

分类: 浙山越水

剡溪-清风庙游记(一)

   嶀山下,剡溪畔,一个小山村村头,有一座庙。

   记得80年代初,沿104国道到杭城念书时,车过清风桥,就看到过这座庙,黄墙黑瓦,飞檐跳角,古色古香,气宇非凡,印象很深,但一直不知是什么寺庙。因那时一直乘坐长途客车,不能下车游览,后来上三高速建成,就在剡溪对岸驶过,这次特地在高速三界出,沿老国道走想体会一下过去的美丽风光。

   剡溪,自古以来就是一条著名的河流。四明山、天台山和会稽山等三山连绵环抱,剡溪是中间的一条水路。古代陆路交通不便,诗人们无论从何处到浙东,经过剡溪都是最佳的选择,剡溪成了从水路进入浙东诸多胜境的要道。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所吟的“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指的就是嵊州这条溪。据说全唐诗收录的2200多名诗词作者,有400余人来到过这里,大多是通过剡溪逆流而上,或游山玩水,或隐居生养,并留下了浩瀚的名诗佳句,故称这条路为“唐诗之路”。

剡溪-清风庙游记(一)

   九曲剡溪中,最有名的是嶀浦。嶀浦崖并不高,却是个望风景的好地方。这次特意停车欣赏,春风习习,江水碧透,两岸青山逶迤,一派好风光。

   车行不久就来到了清风庙,风光依旧旖旎,登上山腰,远处彩虹般的清风桥横跨两岸,高速公路,老国道,新国道分列两岸。

剡溪-清风庙游记(一)

  清风庙,

       是为纪念王烈妇创建于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历代几经修葺,现存庙宇系民国二十五年重修。

剡溪-清风庙游记(一)
   庙门,整座庙宇保存完好,维护有力,井然有序。每年都有大量的民间捐助,以确保维护和管理,并有很多新设施建设。
剡溪-清风庙游记(一)
              从侧面看庙宇,富有江南建筑的特色,气宇昂然
剡溪-清风庙游记(一)
    庙内两栋大殿,雕梁画栋,高大巍峨.据说,当时是蒋介石的表兄弟负责重建,捐助的人级别要县级以上,从楹联题跋者来看,有时任浙江省省长、吴县县长、炮台司令等名士。庙内的石柱上题满了达官贵人的楹联。

  解放前,原浙江省长张载阳题柱对:啮血题诗一缕贞魂留刻水,舍身就义千秋高节仰清风。

  蒋介石的表兄,因“上海舞潮案”轰动出名的葛竹王震南题柱对:一死争民族光荣,碧血溅悬崖,亘古不磨留遗迹;百世仰人伦模范,清风启崇宇,于今为烈肃明烟。

  现代著名画家郑午昌当年游览清风庙时触景生情为《清风庙题壁》,则别有一番风味:“石色滩声落殿前,溪山险处庙生烟,曾经王氏传宫地,一树冬青咽杜鹃。”


剡溪-清风庙游记(一)

                    即使两侧的厢房,木雕栩栩如生,精致考究,无论是门窗,还是屋檐

剡溪-清风庙游记(一)
   戏台,位于两栋大殿的天井,每年初一到初三,都有大戏上演。资金靠民间集资,届时人声鼎沸,祭祀的和看戏的络绎不绝,热闹非凡。剡溪-清风庙游记(一)
             清风娘娘的塑像在大殿正中,其座台精致大气,镶金贴银,庙内香火兴旺不绝!
剡溪-清风庙游记(一)

出侧门,一条游步道依山而上,庙后还有很多传说和看点。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