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驴行日记2011-7】身登青“石梯”

(2011-03-05 20:32:33)
标签:

雁荡山

石梯

富阳县地名志

探寻浙江古道

淡水石斑鱼

分类: 走遍富春

        2011年3月5日      常绿石梯       天气:多云到阴

   石梯,按字义理解,就是石头梯子,据《富阳县地名志》记载:“石台四面皆峭壁,如石削成,有石径自下而上,远望如天梯,故名‘石梯’”,可以想象该山的险峻。

    今天的活动由户外俱乐部组织,同时《钱江晚报》也把这周的【探寻浙江古道】活动安排在这里,俱乐部把这次行程叫“一起去常绿石梯找春天”,可见“石梯”绝对是这次活动的亮点。本次活动共有近80名驴友参加,规模宏大,可谓浩浩荡荡,最小的驴友仅9岁,可见其吸引力之强。
     我们从湖源乡李家中塔开始我们的跋涉。。。。。。

【驴行日记2011-7】身登青“石梯”    一下车,在蓝天的映衬下,村子的背后的山分外耀眼,陡峭而特有气势,与雁荡山有得一拼啊!所以今天的活动区域有“小雁荡山”之称,恰如其分,从山形看上去似乎也是火山岩的堆砌而成(待考)

【驴行日记2011-7】身登青“石梯”

【驴行日记2011-7】身登青“石梯”悬岩、古木、翠竹和古老的村庄,以及你看不见的清新的空气,注定今天的行程风光无限。。。。。。

【驴行日记2011-7】身登青“石梯”斑驳苍老的石墙,一盏现代的路灯,现在的山区农村也享受现代化的公益成果

【驴行日记2011-7】身登青“石梯”   沿古老的毛石路穿越,时而是竹海,时而是丛林,我们贪婪呼吸着甜甜的带着竹子清香的空气,满目苍翠,更有这样的小溪流水“哗哗”地笑着一路陪伴在我们的左右。据说,在溪水形成的水潭里,生长着一种味道非常鲜美的野生鱼-淡水石斑鱼,因为今天时间紧不能去见到它的身影,但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去找到它。

【驴行日记2011-7】身登青“石梯”   近百米斧削般的两侧悬崖,虽然不见了当年的石级,那高耸入云的台阶,称之为“石梯”,形象而生动。想象一下,如果云雾缭绕,会是怎样的仙境?

【驴行日记2011-7】身登青“石梯”再来一幅另一侧

【驴行日记2011-7】身登青“石梯”
沿途的风光,就是这样的吸引我们驻足观望,久久不忍离去。【驴行日记2011-7】身登青“石梯”
   找到春天啦,那洁白的杏梅花和嫩黄的檫树花挂满枝头,不就告诉我们春天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了?

【驴行日记2011-7】身登青“石梯”   在崇山峻岭中的位于常绿镇黄弹的两棵古树,右侧是树龄450年的柳杉,左边国家一级保护的南方红豆杉,树龄已达800年,高26米,胸围有3.5米。

 

    这是一条原始的古道,从湖源乡钟塔-野猫岭-常绿镇黄弹石梯-黄土岭-上官乡斜黄,横跨三个乡镇,在交通闭塞的过去,那肯定是相当于现在的重要县道,人们通过这里探亲访友,从事生产生活资料的交换以及农林业生产,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随着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乡乡通,村村通公路的建设,现在的古道所发挥的运输功能已经很小了,所以古道也日显颓废,年久失修。但青山依旧,风光无限,这里却日渐成为了驴友的乐园。

    唯一担心的是:政府和老板已经瞄准了这里,他们慢慢会在这里建设所谓的“农家乐”,搞所谓的旅游大开发,把这里的原始野趣横扫光光,代之以千篇一律的游步道,不伦不类的仿古建筑,到那时,真是石梯的不幸了(这里的“石梯”是指这一沿线区域)。如要开发,真应该统筹整合,以保持原始特色为原则,谨慎从事,否则还不如保持现状,留一片原始给后人。也许这是杞人忧天,是因为现在的城市建设,导致千城一面,新农村建设导致农民上楼,农村不像农村,城市不像城市,这些只有当权者才有权使然。(仅是个人的观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