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以杂技和魔术为载体,
南通市少年杂技团推出大型励志剧,
迎来创新转型满园春!
今晚(28日),由南通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文联、如东县委、如东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如东县委宣传部、如东县文广新局承办的大型励志剧《海星花》,在更俗剧院公演。
日报君(zgntrb)前方线报:
中国文联、中国杂技家协会的领导
省文化厅、省文联、省演艺集团
及部分省市杂技家协会的领导和专家
还有组团而来的德国嘉宾
都亲临现场观赏哦!
是什么引起文化界高层领导的重视
和中外观众的兴趣?
日报君(zgntrb)带你探一探
↓↓↓
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
加上南通市少年杂技团的精彩表现,
是不是让你眼前一亮?
让我们一起
走近《海星花》的主创团队
《海星花》
诞
生背景
杂技
魔术融入舞台剧
“‘海星花’寓意海边的向日葵,永远朝着阳光。《海星花》体现满满的正能量为核心,以现实生活中丁洋成长为国际魔术大师的励志经历为背景,创作编排的一个全新的杂技原创节目,在艺术表现上,通过综合运用动漫、电影、歌舞等多种艺术手法,在多维空间中融入诸多的地方文化元素,使之产生对比度极强的艺术氛围。剧中情节展开过程的环境实景和传奇色彩的虚幻情境,通过声光电、3D等现代科技手段和有效的场景切换,确保观赏的完整性,形成别具一格的现代艺术风格。”
省杂技家协会副主席、《海星花》大型杂技剧艺术总监曹志龙告诉记者,从2015年起,南通市少年杂技团开始策划原创作品大型杂技剧《海星花》,剧本以杂技团国际魔术大师丁洋的成长历程为蓝本,讲述了杂技演员小朵在经历海难,父母双亡,腿部落下残疾后,克服重重苦难,走向成功的励志故事。全剧总时长90分钟,分为序、一幕、二幕、三幕、四幕五部分。
在《海星花》47人的演员阵容中,年龄最小的才8岁,最大的29岁,其中外援演员3人。该剧与传统杂技剧的单纯炫技不同,不仅注重故事情节的自然连贯,还在既有的杂技艺术形态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用杂技、魔术、多媒体等方式,将多种元素融入励志故事中,增强舞台艺术的感染力。
“我们设定‘海星花’这一特有的符号,以点带面,寓意大海的胸襟、种子的坚韧,要让这朵精神之花植根于更为广袤的沃野,让满满的正能量在神州大地传递不息。”艺术总监曹志龙说。
66
场研讨会催生一台剧
“观众对杂技的要求越来越高,杂技节目的创新必须跳出杂技演杂技,跳出杂技看杂技,来一场跨界融合的革命。”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两次参加《海星花》大型杂技剧创作研讨会,两年多来,每次遇到南通市少年杂技团团长周旺东开口就问:“你们的《海星花》到了哪一步?”听了介绍,边主席就提高欣赏效果提出更高的要求。
边发吉是我国杂技界的泰斗,与南通市少年杂技团结缘,还得从小团出了大成果说起。从2010年11月19日起,团员丁洋表演魔术《变鸽子》,先后把泛长三角地区“金手杖”魔术比赛金奖、第二届西湖国际魔术大赛荣获舞台类唯一金奖、第七届上海国际魔术中荣获唯一大赛金奖、美国国际兄弟友谊魔术大会前五名、江苏省首位“国际魔术师”称号收入囊中,2015年5月,丁洋表演的魔术《变鸽子》荣获第九届中国“金菊奖”比赛金奖。
边发吉既是评委,又是中国杂技界的最高领导,为丁洋演出杂技腰部受伤改行魔术,克服一路艰辛,成长为国际魔术大师的精神所感动,经他提议,南通市少年杂技团找到了节目创新的方向。
边主席牵线,北部战区前进杂技团副团长董争臻一口答应担任《海星花》的编剧。董争臻曾经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组成员,曾连续6年担任央视春晚杂技组导演,先后五次来如东采访、体验少年杂技团的生活,满怀豪情地完成了剧本的创作。
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高毅担纲《海星花》总导演,作为他跨界导演的第一部杂技剧,全身心扑在打造精品上。
艺术总监曹志龙的家在南京,排练4个月,干脆住在如东,对每一个训练动作都精雕细刻。
“想要在杂技剧里讲述故事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为此,我们特地外请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地优秀、富有经验的创作团队,并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电影导演、杂技导演、编剧等共同打造《海星花》。”周旺东说,为了给观众带来完美的视觉及感观盛宴,剧本创作、排练、舞美等研讨会总共开了66场。
步
调一致跨界转型
形体语言讲述如东故事,现代元素展现励志正能量。如东县委县政府把《海星花》作为重大文化艺术精品工程来推进,加大投入。
瞄准该剧冲刺今年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南通少年杂技团全团上下拎成一股绳,劲往打造精品工程一处使。
春节期间,杂技团的陈阳洋、李成峻等7名剧组成员参加江苏艺术团出国演出15天,21日晚上回到如东,一下车就赶到团里排练厅,恶补出国落下的每一个动作。
杂技演员转型文艺演员,基本动作需要勤学苦练。其余的剧组成员苦练成为习惯,早上8点半一直到夜里11点,都泡在练功房。
执行导演王小乐背部长了脓疮,手术后没有一天休息,组织排练忘记了换药,感染后疼痛发作,这才赶紧去医院,换了药继续召集排练。
“我们排练的剧就是《海星花》,离公演越来越近了,大伙儿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我们都希望把每个动作表现到极致。”排练休息间隙,坐在轮椅上的女孩告诉记者,她叫陆晓婕,今年16岁,来自广西南宁,在广西艺术学校学习杂技已有七年,广西艺术学校与南通市少年杂技团是合作单位。在这次《海星花》杂技剧中出演女主角——小朵。与以前演出的杂技剧相比,《海星花》的表演难度要大得多。为了加紧排练,今年春节,她没有回老家和父母团聚。
“因为杂技是形体语言,要让形体语言来演绎一个舞台剧本身就很难,再加上是演绎一段人物的原型故事那就更难。”艺术总监曹志龙说,尽可能让故事说得完整,该剧采用纪实手法,紧紧围绕着剧情发展的需要,把原始的杂技道具、技术都进行改良,并在剧情发展中融入了变鸽子、悬浮、变伞等魔术技术和地圈、空中秋千、手技等20多项杂技技术,借用多媒体的方式和西方新马戏的概念来表现舞台张力,极大地提升表现形式和艺术内涵。
一台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励志剧,《海星花》演出的大幕徐徐拉开。
启
这台由国内外一流专家团队参与精心打造、南通少年杂技团首次跨界转型的杂技魔术融合在一起的励志剧启迪人们:人生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只要能站起来,迈开你脚步,就会到达辉煌的终点。
文/南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编辑/王玮丽 张檬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