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钢铁需求预测成果》(下称报告)预计,今年中国钢铁行业的需求量与生产量将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今年钢材消费量有望达到9.81亿吨,同比大增9.6%,全年新增钢铁消费高达1亿吨左右;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有望达到10.50亿吨,同比增长5.4%,这是中国钢铁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大关。
报告预计,2021年,中国钢材需求量为9.91亿吨,同比增长1.0%,中国粗钢产量有望进一步攀升至10.65亿吨,同比增长1.4%。钢铁消费逆势激增9.6%,创历史记录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7%,2020年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8%。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2.2%和3.0%。
2020年,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等一系列促投资、稳增长政策作用下,“两新一重”领域建设发力,中国建筑、机械、能源等主要下游行业钢材消费量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带动中国钢材整体消费量较快增长。其中,增长最为迅速的是建筑行业,预计该行业今年钢铁消费量高达5.74亿吨,同比大增13.4%。
2020年中国钢铁消费量创下了历史记录,并大幅超出此前预期,全年新增钢铁消费近1亿吨,这一规模甚至高于日本、印度、美国的年产量。
从全球主要地区钢材需求预测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除亚洲外,全球其它地区钢材消费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中东、北美洲和非洲跌幅位居前三位,同比分别下降15.5%、14.3%和13.9%。而亚洲地区钢材消费量则是逆势上涨,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国钢材消费量同比大幅增长9.6%,有力支撑了亚洲地区钢材消费量同比增长1.7%。
受中国钢铁消费大增的提振,全球钢材消费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亚洲钢材消费比重居全球首位,2020年的这一消费比重高达72.8%。
在生产端,根据钢材消费量和钢材、钢坯净出口分析,报告预计2020年和2021年中国粗钢产量分别为10.50亿吨和10.65亿吨,同比分别增长5.4%和1.4%。粗钢产量也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也是中国钢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大关,而且中国的钢铁生产主要用于国内消费。
预计2020年中国生铁产量为8.84亿吨左右,同比增长9.2%;预测2021年中国生铁产量为8.73亿吨,同比下降1.2%。预计2020年需消耗铁矿石(成品矿,折品位TFe:62%)13.97亿吨,同比增长9.2%;其中铁矿石进口量11.7亿吨,同比增长9.5%;2021年中国生铁产量8.73亿吨,报告预测需消耗铁矿石(成品矿,折品位TFe:62%)13.8亿吨,同比下降1.2%;其中铁矿石进口量11.4亿吨,同比下降2.7%。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铁矿石价格大幅飙涨,今年以来,铁矿石价格已上涨了60%,但钢材价格涨幅不到10%。铁矿石大幅涨价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一方面今年中国钢铁需求创下了历史新高;另一方面,近20年来,中国铁矿石产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出现了下降,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000年中国的钢产量为1.28亿吨,而今年则高达10.5亿吨,大量的铁矿石只能依赖进口。
而在进口环节,又存在着进口市场过度集中的问题,“今年中国进口铁矿石有望接近12亿吨,再创历史新高,中国消费了全球70%的铁矿石,但进口的铁矿石85%都集中在两个国家(巴西、澳大利亚)的4家公司(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FMG),铁矿石对外依赖度过高,且市场过于集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