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元智能视野下小学生抗逆力的培养”课堂教学设计及反思——《小鹿的玫瑰花》

(2017-05-17 23:26:44)

“多元智能视野下小学生抗逆力的培养”课堂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科  语文    执教者 冯卓慧

课题

《小鹿的玫瑰花》

授课年级

二年级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会认“骨、瘸、”等8个生字,会写“弟、谢”等12个生字。培养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会用课后词语说句子。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融入文本,体会小鹿的心情,与文本产生心灵的共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演一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小鹿的玫瑰为什么没有白栽”,体会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

学情分析

    小学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有初步的识字、朗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学习方法比较缺乏,对文本深层面的涵义挖掘得不够,需要授课教师加以积极有效的引导。如果从多元智能视野下考虑,此学段的学生具备的能力不多,但可发展的潜能却是最多的,不仅能从语文阅读教学入手,更能从学生的口语交际、角色扮演、绘画、甚至是培养良好抗逆力心态去加强,让学生受到全面、正面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体会文本含义。

2. 教学难点:理解“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的道理。

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及心理结合点

(归属感、成就感、联系感、信念……)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同学们看,知道这是什么花么?(板书:玫瑰花)

  2、谁会送来这么漂亮的玫瑰花呢?(补充课题:小鹿的)

  3、正音。

  师:“玫瑰”是个轻声词,这两个字都是王字旁。(带领学生读)

  4、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小鹿家,去听听小鹿和玫瑰花之间有趣的故事吧!

二、借助课件,学习生字。

   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生字宝宝!等你们和他们熟悉了,它还会带来了其它的朋友,想认识么?(课件出示词语)老师要评比一下谁是识字大王。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悟。

1、提要求,轻声读文。

要学好课文首先要做到什么?(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设计问题:小鹿和玫瑰花之间有什么故事呢?

2、请学生找课文中鹿弟弟的话并加以质疑。

⑴轻声读课文,划出鹿弟弟说的话。出示两句话: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⑵全班齐读。

⑶质疑:想一想:你有什么词不理解的,或者什么问题不明白的,想和大家交流交流?

板书:没有白栽?  惋惜

⑷解释白栽:鹿弟弟一会儿说“白栽”,一会儿又说“没有白栽”,那么白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请学生自由发言。

3、引读第一段。

师: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小鹿栽玫瑰?

明确:第一自然段。

老师引读第一自然段。

4、赞玫瑰。

师:在小鹿的辛勤栽种下,小鹿的玫瑰花盛开了!你们瞧,这些玫瑰花美吗?

请学生各抒己见,赞美玫瑰。

四、总结

你们看到玫瑰如此高兴,如此喜欢,不知道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会不会喜欢呢?不如我们下节课继续来讨论吧!

 

 

    课文导入是一篇课文学习中最重要的地方,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调动起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才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下面的学习。抓住学生眼球,抓住其好奇心理,给予适当的成就感,让他们有学习好课文的信心。

 

 

 

 

 

 

 

 

 

 

 

 

 

    质疑是学生的本能,预习中他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也不例外,能够发现问题、经过思考再解决问题是最能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的。

 

 

 

 

 

 

    朗读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语文技能,如果学生能够在朗读中获得情感的升华和感同身受的体验,那就更能体会文意了,而且,朗读时一种基本、简单的能力,带着感情来朗读最能带给学生,特别是后进学生成就感了。

 

    夸赞别人也是一种语言能力的训练,把自己想到的话语组织好,再展现出来,也能给学生不少信心。

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及心理结合点

(归属感、成就感、联系感、信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鹿和鹿弟弟,你们还记得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吗?

指名说。

2、复习生字:

师:鹿弟弟没有看到盛开的玫瑰花,你们愿意帮他实现愿望吗?你们瞧,这每个字都是一朵玫瑰,只要你们读准它,玫瑰花就会盛开了!

    出示带有生字的玫瑰花卡片,开火车认读。

二、深入研读课文

1、学习玫瑰生长的句子。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夸赞过这么美丽的玫瑰了。那么花儿开得这么美,小鹿看到了吗?你是从课文哪里知道的?

明确:第三自然段:“就在快要开花的时候……养病。”一句。

师:是啊,小鹿不小心跌伤了。那么他在跌伤之前看到的玫瑰长什么样?

⑴读读13自然段,找出句子。

出示句子。

⑵齐读两个句子。

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花骨朵儿渐渐地长大了。

⑶找近义词。

这两个句子中,有两个意思相近的词,你能找出来吗?

⑷理解“慢慢地、渐渐地”

师:这两个词写出了玫瑰生长需要一段时间,那你们觉得这两个词可以读得怎么样?指导读句子。

2、想象。

师:玫瑰花长得这么好,眼看就要开花了,小鹿却跌伤了,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课件出示图)他会想些什么呢?

3、体会小鹿想看玫瑰的急切心情。

⑴找句子。

师:是啊,小鹿是多么想去看玫瑰花啊!第三段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小鹿想去看玫瑰?

出示句子: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

⑵自己读读,想想怎么读比较好。

⑶请学生自愿起来范读。

⑷评价交流哪些地方读得好?

⑸指导读句子: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读,就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⑹激情朗读句子。

师:小鹿盼啊盼啊,好不容易盼到了能下床的这一天,他还没完全康复就急着要去看玫瑰了。带着小鹿的心情读一读: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

师: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时间过得可真慢哪!什么时候才能下床去看玫瑰花呀!请同学们把这个句子连起来读。

师:时间啊,你快快过去吧,我急着要去看玫瑰花了!再读。

4、体会“惋惜”。

⑴师范读。

  小鹿迫不及待地来到门外,他看到了什么?(老师示范读:“呀!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

⑵请同学们体会小鹿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明确:失望、伤心、难过

⑶读句子。

师:小鹿日夜牵挂着玫瑰,居然一朵都没看着,难怪鹿弟弟会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师:是啊,小鹿辛辛苦苦栽种的玫瑰,却一朵花也没看着。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事啊!咱们把这个句子连起来再读一遍。

5、体会“没有白栽”。

⑴读课文的56自然段。

师:正当鹿弟弟为小鹿没看到玫瑰而感到惋惜时,谁来了?他们说了什么?请你们读读课文的56自然段。

⑵请同桌两位的两位同学分别读黄莺和微风的话。

师板书:可好看了!    可香了!

⑶找感叹号:在这两个词后面还用了什么标点?

明确:是的,读课文时也要注意标点符号。请同学们拿起笔,把这两段话中的感叹号都圈出来。

⑷夸夸小鹿的玫瑰。

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鹿的玫瑰花吧!老师领读词组“可好看了”、“可香了”。

⑸男女生赛读。

请女同学扮演黄莺,男同学当微风,老师读叙述部分,看看谁读得好。

⑹体会小鹿的心情。

师:小鹿听了黄莺和微风的称赞,心情怎么样?

咱们就带着这种心情读读小鹿的话吧。

⑺齐读小鹿的话

师:是啊,小鹿的玫瑰花给这么多人带来了快乐,怪不得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请同学们再高兴地对小鹿说一遍吧,体会小鹿的心情。

⑻交流:为什么没白栽?板书:幸福

6、小结

师:同学们,小鹿亲手栽种的玫瑰花,虽然自己没看到,却给周围的的朋友带来了花香,带来了幸福。这真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啊!

师板书。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朗诵小诗《分享快乐》。

                     分享快乐

绿叶抖抖身子,

“我把花儿打扮,

花儿绽开了笑脸。

春来了!春来了!”

 

牛儿摇摇尾巴,

“我把力气奉献,

庄稼笑弯了腰。

丰收了!丰收了!”

 

蜜蜂扑扑翅膀,

“我把花蜜酿造,

人民生活甜如蜜。

多喜悦!多喜悦!”

 

太阳捋捋胡须,

“世界有了你我他,

共同分享真快乐!

真快乐!”

四、提供作业超市。

读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演演:和你的好伙伴一起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画画:把你喜欢的玫瑰花画出来吧。

写写:想想这个故事还会怎么发展,把它写下来。

做做:想试着种植玫瑰花吗?不如试试!

 

 

 

 

 

 

 

 

 

 

 

 

 

 

    从课文内容中比较简单易见的句子出发,让学生建立信心,去寻找具体的信息,再来仔细理解。

 

 

 

 

 

 

 

 

 

 

 

 

    基础词语的理解也是一种基础的能力,学生在预习和查找词典以后,很容易能分辨出这两个词的意思,再加入情感去朗读,更能提高其阅读能力。

 

 

 

 

 

 

 

 

    学生自愿泛读,评价交流,能够给他们表达的机会,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感,帮助大家合作学习。

 

 

 

 

 

 

 

 

 

 

     这篇文章比较深刻的中心思想可以说就是遇到挫折,调整心态,接受逆境,收获成功与幸福。所以,体会遇到挫折时的难过、伤心、失望的心情,理解小鹿无法看到自己亲手栽的玫瑰花这种值得惋惜的事情,再结合生活中无数有遗憾的事情,让学生深入其境,感受逆境。

 

 

 

 

 

 

    如何在逆境收获成功,这就是“抗逆力”建立的意义所在。理解“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逆境中方能收获幸福。

 

 

 

 

 

 

 

 

    角色扮演,能够激发学生的表演潜能,特别是给予本身就很有表现力的同学更大的发展平台。

 

 

 

 

 

 

 

 

 

 

 

 

 

    适当的拓展,能够为阅读能力较高的学生提供更深入的学习内容,也能帮助较弱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课后作业是最能够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如果作业是一个可选择的超市的话,学生更能去多元地发展各种自己所擅长、所感兴趣的技能,博采众长,扬长避短,多元发展,获得成就感,建立自信心,得到学习的动力与坚定学习的信念。

教学反思

    本文从故事入手,从字到词,由词到句,再到抛出课文的核心问题“小鹿的玫瑰花到底有没有白栽”?教学设计是在引导学生积累学习方法的同时,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质疑、解疑。对于重点句子采取反复朗读体会的方法来让学生对文本或是故事本身,有更多属于自己的体会。通过多种朗读方式,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和自由朗读的时空,并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方法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朗读兴趣。以“读为主线”采用不同的方式读,个人读、小组合作读、分角色读、齐读、引读、范读、表演读等。力求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在积极的状态,以“读”达到教学目的。

    但课前对学生的反应没有进行多方位、全面性地考虑,导致课堂出现出乎意料的情况,起初,我想以鹿弟弟的两句话作对比,让学生质疑“为什么鹿弟弟一会说玫瑰白栽了,一会又说没有白栽。”可是,课堂上有一位学生因为没有听明白问题,一直在说鹿哥哥所说的话,我强调了几次才纠正过来。

问出问题后,又没一针见血地把学生引导到小鹿对玫瑰的喜爱上,导致后面在这一问题上耽搁了很长时间,写字的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而且过渡语缺乏设计性、连贯性,不能提醒学生注意,扩散学生思维,导致课堂效率不高;评价语针对性不强,缺乏新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