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乖乖》是幼儿最喜欢的童话故事之一,小班的孩子们好奇心很重,对于小动物都十分喜爱,他们平常也听到过关于小兔子的故事,虽然这个故事内容有点陈旧,但是当我一边讲述一边请幼儿观看挂图这样来再次叙述故事时,幼儿的参与性、兴趣点还是较高的。
由于幼儿时常将《小白兔》这首儿歌挂在嘴边,对故事内容已略有所闻,因此对他们理解整个故事有了一定的帮助,很快就记住了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从故事拓展带日常生活,我引导幼儿讨论“如果平时有陌生人来敲门,该怎么办呢?”幼儿能从故事中的经验迁移到生活中。由于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不够丰富,所以教师还另外介绍了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来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
活动中,我与孩子们一起对话。在对话教学中,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教师是参与者、引导者,是幼儿交往的重要伙伴,师幼在对话中互相碰撞和激活,共同探索真理,积累经验,获得智慧。
在开展童话剧初期我们根据孩子们的话题都围绕着小兔。根据教材及幼儿兴趣,我设计了有关小兔的系列活动,使孩子们对小兔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此同时,孩子们经常模仿小兔蹦蹦跳跳的动作以及小兔吃东西的样子,我发现,孩子们对扮演小兔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我把这一学习内容放在集体活动中,让幼儿在装扮活动中感受乐趣,结合游戏进一步表达对小兔的喜爱等等最终我们创编适合小班幼儿口头讲述及表演的剧本,根据情节的设计我们剧本分成三幕:快乐的一家人,大灰狼来了、战胜大灰狼在专业教师的培训下让我们创编的剧本更加精彩。
备课上,我们先拜读了《课程的魅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围绕主题相关的情景也好是文本内容及教育价值选自不同类别五大领域的课程,结合我们园童话剧的特色渗透了很多有趣的表演课程让我们小班幼儿无论从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还是肢体动作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备课中我们能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设计,达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我相信看实验班的课程我有了新的认识,受益匪浅。
在表演课上和整个排练过程中,“小兔子妈妈和三只小兔子”自始自终都能积极参与,排练比我们想象中的好多了,我们充分利用好小房子的道具,让小兔子多一点时间在房子里,这样可能容易把孩子聚在一起,第一次的排练就让我们有了上台表演的信心,接下来我们前前后后组织了五次左右的排练,孩子一次比一次的进步不是很明显,而家长也一次比一次重视,兔妈妈从刚开始要看剧本讲述,到最后能将台词背出来,她还有意识亲近自己的兔宝宝,直到现在我班还有孩子叫她兔妈妈呢!
童话剧《小兔乖乖》内容浅显易懂,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幼儿接受和理解,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这个故事蕴涵了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纲要》还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陈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