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访-江苏」-丹阳南朝陵墓石刻寻访攻略(2016)

(2017-01-24 15:21:41)
标签: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

分类: 丙申记行

南朝时期齐、梁帝王陵大多位于江苏省丹阳市,现存地面遗迹的共计10处,这10处南朝陵墓石刻与南朝时期齐梁二朝陵区入口处的石刻一起在1988年便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的199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位于句容市境内的一处南朝陵墓石刻并入丹阳石刻范围,于是,便有了这12处南朝陵墓石刻,它们可以说是中国帝王陵墓石刻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也是华东地区古代陵墓石刻艺术的最高峰。10年前,有幸进行了全部的寻访,农历新年来到之前,克服拖延症重访了这12处陵墓石刻,感慨颇多。 

10年时间,经济发达的丹阳可以说是城乡巨变,好在石刻周遭环境没有多大改变,比之大萝卜的玻璃棚、路面硬化等只求无过的保护方式来说,好的太多,当然,酸雨对于这些石刻的侵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以丹阳之经济实力,如若实施保护计划,轻而易举,但是对于观赏者来说将是噩耗,所以没去过的,还是尽早的走一走看一看,以免遗憾。

如今网络上关于丹阳南朝陵墓石刻寻访的帖子太多了,纯属写个情怀,今后不出意外,也不会专访了,毕竟中国何其大。


首先这十二处石刻根据国家文物局所公布的名单依次为:

陵口陵墓石刻
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石刻
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石刻
金王陈南齐失名陵石刻
水经山南朝失名墓石刻
烂石弄南齐失名墓石刻
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
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
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
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
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
粱南康简王萧绩墓石刻


按照寻访来说,自驾如果以南京起止,一天时间内安排好行程,这12处皆可寻访到,游览时间也很充分,如果是背包来说,则相对难度较高,在合理考虑费用和住宿成本的前提下,采取局部包车的方式,约2天时间可以紧凑的完成,预计200封顶(不含住宿)


本文按照非自驾的模式来寻访,分为三片,自己可以适当调整



-------------------------------华丽的分割线 第一片----------------------------------


句容市-梁南康简王萧绩墓石刻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在句容境内有1处,为梁南康简王萧绩墓石刻,萧绩(505-529),系梁武帝萧衍的第四子,天监八年(509)封为南康郡王,先后都督南徐州、南北兖、徐、青、冀州和江州诸军事,卒后赠侍中、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简。墓向南,封土已平。现墓前神道上存石辟邪和神道石柱各一对。辟邪均用一块整石雕成,东辟邪身长3.85米,高3.4米,体围4.2米;西辟邪身长3.75米,高3.33米,体围4.28米。身躯硕壮,气势雄伟。辟邪北为一对神道石柱,东柱完好,西柱顶端宝盖已残。柱础为环状双螭座,口衔珠,柱围2.81米,柱身刻24道瓜棱纹,柱上部嵌一横长方形碑额,阴刻楷书:“梁故侍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康简王之神道”,分3行,行7字,东额正书顺读,西额
正书逆读。

此门常年开放,无需找人,不用担心钥匙问题

如今要问我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中哪出最难,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你位于句容的这处,曾几何时,多少骚年都和我一样天真的以为,这处南朝陵墓石刻最方便寻找,石狮镇离句容市那么近,结果一搜才发现,哈哈哈,太扯了,城市套路深

谷歌地图测距显示,梁南康简王萧绩墓石刻距离石狮镇距离约12里路(红箭头,无捷径,徒步乘车所必须)

地址:句容市华阳镇石狮沟村

寻访攻略:

徒步:句容10路(班次有可能变更)前往石狮镇之后包车
随着近些年城市的扩展,距离句容市中心仅仅8里地的石狮镇俨然已划归城区了,所以到达方式很多,完全不用考虑等车的时间喝费用。梁南康简王萧绩墓时刻所在的石狮沟属于华阳镇而不是石狮镇,可见其距离石狮镇尚有 一段距离,但是如果非自驾的话,从石狮镇走是最方便的途径,到达石狮镇以后,选择包车前往,石刻所在地距离石狮镇实际12里,往返约24里,步行不推荐,包车费用往返50块钱不能再高了,当然你也可以从市中心用打车软件网约车前往,或许有更近的路,而且价格透明。
自驾:谷歌及百度所标注的句容石狮沟位置都很准,百度有标注南朝梁南康简王萧绩墓石刻也很准,直接导航



丹阳市-陵口陵墓石刻

为齐梁二朝陵区入口处的标志性石刻,分别位于萧梁河东西两岸。河东为天禄,长4米,高3.6米,颈高3米,体围3.9米;河西为麒麟,长3.95米,残高2.9米,颈高1.7米,体围3.6米。这是丹阳境内南朝陵墓石刻内最大的一处,雕刻精细,纹饰华丽。丹阳志载,此处为齐梁帝陵入口的标志,故曰陵口。


此处石刻也是比较方便到达的,之所以和句容那处归位一起,是考虑背包侠的时间以及摄影光线的需要,毕竟前者耗费时间颇多,当然这处石刻也可放在最后,因为离丹阳市很近,即使晚上七点,也能从容的乘车回到市区。


地址:丹阳市陵口镇东萧梁河两岸

寻访攻略:

徒步:丹阳市区乘坐19路(线路有可能有所变更,请关注微信丹阳公交)至萧梁河桥下车问人即可
大部分镇上的人都会指引你去西边的那处,即位于当地的市民健身广场内,此处的河对岸还有一处,位于新世纪 鞋业办公楼后,不在厂区内,为野地,过桥看到有能走的巷子穿进去即可,这两处太好找,没啥难度。
自驾:自驾至陵口镇即可,百度地图所标注石刻位置错误,可搜公交站点(萧梁河桥为参考点),车可停至陵口镇东的三岔转盘附近




-------------------------------华丽的分割线 第二片----------------------------------


丹阳市-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

萧纲(503-551),系梁武帝第三子,中大通三年(531)立为太子,梁太清三年(549)即帝位,大宝二年(551)被侯景所弑。次年,元帝追尊为简文帝,与皇后合葬庄陵。陵东向,封土早年夷平。现陵前仅存天禄,北向,损毁严重,存前躯及左前足,高3.16米。左前足五爪上张,足下连接石板残部,厚0.26米。躯体有双翼,伸颈昂首,翼膊上方有两片羽翅向前翘起,稍异于其它齐梁陵墓石刻


萧衍(464-549),南朝梁的开国皇帝,字叔达,南兰陵(今丹阳)人,初仕齐,为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趁齐内乱,起兵夺权。502年自立为帝,改元天监,国号梁。太清三年(549)被侯景幽禁台城而死。后追尊为武皇帝,葬修陵。陵东向,封土早年被夷平。陵前仅存一天禄,位于神道北侧,南向。长3.1米,高2.8米,颈高1.45米,体围2.35米。其刀法洗练,造型丰伟,为齐梁石刻上乘之作。原倒侧农田中,1957年扶正,修复后置于原处。


萧顺之,生卒年代不详,梁武帝萧衍之父,齐高帝萧道生的族弟,生前未即帝位,梁天监元年(502)被追尊为文皇帝,庙号太祖,扩营旧墓,与其妻张皇后合葬建陵。陵东向,封土早年被夷平。陵前石刻尚存4种8件,依次为石兽、方形石础、神道石柱、石龟趺各1对,均青石质。石兽南为麒麟,北为天禄,相距约16米,麒麟独角残缺,四足已失,长3.05米,残高2米,颈高1.25米,体围2.7米;天禄双角四足尽失,长3.1米,残高2.3米,颈高1.5米,体围2.76米。方形石础,边缘有“T”形榫眼,础上结构无存。神道石柱下部双螭座,柱身竖刻24道瓦楞纹,柱上部嵌长方形石额一方,上书“太祖文皇帝之神道”,一正刻顺读,一反书逆读;柱顶部为一覆莲宝盖,其上雄踞一小兽,原散落田间,后归安,近年被盗。龟趺两只有一头部佚。该陵石刻为丹阳境内众陵中保存规制最为完整一处。

萧鸾(?-498),萧道生之子,继废帝海陵王为帝,在位五年,于永泰元年(498)卒,谥明帝,葬兴安陵,陵东向,封土早年被夷平。陵前存石兽1对,两兽之间有小河沟相隔。北兽仅存部分前躯,南兽为麒麟,身长3.02米,残高2.7米,颈高1.35米,体围2.78米。四足全失,独角已残,羽翼形状别致,由四小翼组成,雕工细致华丽。


十年前此四处石刻相对较难到达,依稀记得所有攻略都是到三城巷,然后下穿一个高速立交,在一个什么公司西边的小路进去便是,如今,得益于丹阳北站的开通,这四处石刻是最容易寻找的了,从丹阳北站下车,走路10分钟便可到达,太过方便。

丹阳北站出来,走红箭头所示路线,900米即到以上四处石刻。看完后可返回丹阳北站换乘公交前往他处。


地址:丹阳市云阳镇荆林三城巷刘家庄附近

寻访攻略:

徒步:乘坐丹阳10路(班次有可能有变更,可关注微信丹阳公交)或任何前往丹阳北站的班车至丹阳北下车步行即可。
自驾:谷歌导航至丹阳北站即可,沿途会有齐梁文化旅游区的标志,百度更为方便,导航至皇业路即可
百度更可直接导航至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及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三者地图位置标示正确。



-------------------------------华丽的分割线 第三片----------------------------------


丹阳市-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石刻、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石刻、水经山村南朝失名墓石刻、烂石弄南齐失名墓石刻、金王陈南齐失名墓石刻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

萧承之(?-447),字伯嗣,在南朝宋时因军功官至南泰山太守、右军将军。479年,其子萧道成称帝,追封萧承之为宣皇帝,将旧墓扩建,是为永安陵。陵南向,封土早被夷平。陵前仅存石兽1对,东为天禄,身长2.95米,通高2.75米,颈高1.4米,体围2.75米;西为麒麟,头已佚,身长2.9米,通高2.42米,体围2.4米。


萧道生(?-494),字孝伯,明帝萧鸾之父,卒于齐明帝建武元年(494),追尊为景皇帝,与其妃江氏合葬,称修安陵。1965年发掘,墓由封门墙、甬道、墓室组成,墓室四壁向外弧凸,长9.4米,宽4.9米,有头骨残片及残牙床等。早年被破坏,随葬品仅存陶俑、屋、盘、罐、盒、青瓷罐、石俑、铁刀、剑、金玉饰件等,另有“竹林七贤”、“羽人戏虎”、仪仗出行等模印砖壁画。陵前尚存天禄和麒麟,东为天禄,身长3米,高2.75米,颈高1.54米,体围2.52米,口张目瞋,颌下长须呈蔓草状,耸腰突胸,其状如踞;西为麒麟,身长2.9米,高2.42米,颈高1.38米,体围2.4米,迈右足,头略向右,足趾四爪,攫一小兽,长尾曳地,与天禄动态对称。


水经山失名墓据推测可能是齐废帝郁林王萧昭业墓,萧昭业是齐武帝之孙,文惠太子之子,于建武元年(494)被杀,葬以王礼。墓东向,早年夷平。墓前存二石辟邪,南北队列。南辟邪长1.85米,高1.51米,颈高0.65米,体围1.62米;北辟邪长2米,高1.51米,颈高0.73米,体围1.65米。


烂石弄南齐失名墓根据墓前石辟邪判断,因为南朝齐王侯墓,也有齐废帝萧昭文一说。墓东向,早年被夷平。墓前存石辟邪1对,南辟邪已碎成数块,北辟邪较为完整,长1.58米,高1.54米,颈高0.75米,体围1.7米。1977年修整。


金王陈南齐失名墓于1968年发掘,墓室平面呈凸字形,全长13.6米,墓向176度,甬道长5.2米,宽1.77米,高3.28米,墓室穹窿顶,长8.4米,宽5.17米,高5.3米,出土石俑、石马槽、石祭台、陶俑各1件,还有青瓷碗、钵、鸡首壶等,墓内有羽人戏龙、羽人戏虎、竹林七贤等12幅模印砖壁画。1977年将沉于水塘和土中的天禄、麒麟提升安放。东为天禄长2.38米,高2.25米,颈高1.2米,体围2米,头已残,风华严重;西为麒麟,长2.13米,高1.9米,颈高1.05米,体围1.65米。据判断因为齐佚名皇陵。

萧赜(?-493),字宣远,齐高帝萧道成长子,即位改年号为永明,十一年(493)卒,葬景安陵。陵南向,封土早年被夷平。陵前存石兽1对,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天禄身长3.15米,高2.8米,颈高1.55米,体围3米。造型与神态均与永安陵相似;麒麟四足已失,风华严重,身长2.7米,残高2.2米,颈高1.4米,体围2.51米。


之所以把这六处放在一起,是因为相对来说,如果按照不包车的交通选择,他们是一条线路上的,当然萧赜的景安陵可以和丹阳北站的那四个放在一起,具体来说,就要看个人的时间选择了。




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石刻:丹阳市埤城镇胡桥狮子湾

徒步:永安陵以丹阳市出发计,乘坐201路至张庄桥(张庄)下车问人即可
自驾:直接导航至胡桥村或张庄桥(张庄)公交站即可,狮子在田野里,需步行200米




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石刻:丹阳市埤城镇胡桥仙塘湾

徒步:由永安陵出,至张庄桥公交站乘坐201路至胡桥站下车步行300米至岗背站转乘丹阳202路或204路至建山 村站下车按图步行( 地图公交岗背站标示错误,标示的岗背站应为建山站)
此处石刻周边没有住户,相对难说比较难找人问路,可稍微用心看图,其实很好找,公交站至往胡桥的水泥路入口处仅200米,周围也没有别的岔路口,即使错过了,跟着200米便有天禄农庄的路口,也可到达

自驾:百度导航至天禄农庄或直接导航至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石刻即可



水经山村南朝失名墓石刻:丹阳市埤城镇水经山村东南
烂石弄南齐失名墓石刻:丹阳市后巷镇建山烂石垅村北

徒步:虽然看起来二者相隔很远,还属于不同的镇,但是实际也就相隔130米,分别位于道路左右两侧,由修安陵出继续坐公交202、204路至王连山,下车依图步行即可

自驾:直接导航至百度地图烂石弄即可,地名和石刻位置几乎一致



金王陈南齐失名墓石刻:丹阳市后巷镇建山金家村

徒步:回到大路上王连山站,乘坐202、204路公交至建山村站下车甩腿走
此处石刻到访人较少,而且不太醒目远离主干道,到了村上(金家或者陈家)多问问人即可,能来这里的想必也有点正常找东西能力

自驾:导航至百度地区的陈家、金家都可,注意看下地图



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丹阳市云阳镇前艾田家村

徒步:其实这处从丹阳北站有车直达,具体是从丹阳北站乘坐9路至前艾卫生院下车在转乘207路后步行,如果 从金王陈南齐失名墓石刻走,则完全靠步行近5公里,看完后返回丹阳北站
百度地图显示207路在所谓的招呼站下车,但是7年前我去的时候,已经确定公交车会继续行驶至景安陵石刻附近,大家上车多问问,不过即使从招呼站下车步行也就1.5公里,没什么难度;从金王陈南齐失名墓石刻过来就比较惨,完全靠走路,步行距离5公里

自驾:百度地图可导航至景安陵石刻,地图标示准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