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宝系.川」-卧龙山千佛岩石窟(6-860)&西岩寺摩崖造像

(2016-04-07 23:51:08)
标签:

梓潼

卧龙山千佛岩石窟

梓潼千佛岩

梓潼卧龙山

西岩寺摩崖造像

分类: 丙申记行
卧龙山位于梓潼城西15公里处,又名葛山、亮山。《舆地纪胜》载:“葛山、亦名亮山,昔诸葛北伐,尝营此山,因名”《蜀中名胜记》亦载:“梓撞西南三十里葛 山,又名卧龙,相传武侯伐魏,驻兵于此。”山上诸葛寨,山形椭圆,四面陡削,四寨门尚存。寨顶较平,周围约3000多米。南端为葛山寺,今人叫千佛岩。

葛山寺修建年代久远。东晋永宁元年(301)巴氏人李特流入四川,在绵竹起义。李特死后,其子李雄于304年攻入成都,建立成汉王朝。李雄称王前后,全家曾住梓潼,军旅之余,常读诸葛亮治理军政史籍。采用诸葛亮均田抑豪政策,把蜀治理的十分和顺,百姓生活殷实,门闾无闭。李雄认为是诸葛亮在天之灵保佑所得,便于卧龙山寨中修诸葛庙祭祀。

南北朝,佛教传入梓潼。《舆地纪胜》载,梁大同元年(535),梓潼城西30里卧龙山修景福院(又名景封寺),开始佛事活动。史籍载,有三重十八殿,呈品字形。山岩上古柏千株,郁郁葱葱,殿宇掩映其见。诸葛庙并入寺中,世人称葛山寺。

唐贞观八年(634),景福院的元觉和尚扩建庙宇,并在山岩上雕刻佛像千尊。后寺庙毁于明末战火。

现存庙宇系清末重建,内藏一方形孤石。东西长5.5米,宽5.2米,高3.3米。孤石顶部毁坏,裂痕明显。四面石壁上都刻有高浮雕、浅浮雕佛像。现有1003龛1138尊,都是唐初贞观八年(634)所刻。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龙山千佛岩石窟是也。



进门变为东龛,上端有民国六年(1917)十一月二日“中央古物保护委员会”刻示:“重点古物,严禁重妆”。龛高2.25米,宽2.5米,进深2.2米。刻有佛、弟子、菩萨等13躯造像。龛外沿还存有89躯小佛像。主佛为药师佛,高1.3米,雕工精细,线条自然,左右分别为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称为“东方三圣”。药师佛愿东方净琉璃世界的一切居民无病无灾,丰衣足食,身心安乐。其像造型生动。龛顶有天龙八部浅浮雕,工艺精湛,栩栩如生。龛旁立“镇山碑”,刻降魔服药符箓,系葛山寺清初再建时主持刻立。



西龛为阿弥陀佛龛。龛高2.15米,宽2.3米,进深1.6米,龛内造像52躯。主像为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和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头饰螺髻,有宝珠形头光,分四个层次,双耳穿环,身着通肩式袈裟,右手平举胸前施莲花印,左手举于胸前施与愿印。佛书说,只要一心念“阿弥陀佛”就会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无任何悲痛苦恼,尽情享受诸种快乐。观音、大势至分立左右,头挽发髻,戴花,上身着半式天衣,下身着羊肠大裙,腹部施交叉璎珞,披帛从小臂下垂。龛左右两壁分别刻有闻法菩萨,姿态各异。龛额上海浮雕有7尊造像,龛外侧雕刻金刚力士两尊,裸上身,肌肉外突,二目圆睁,降魔伏妖之势,咄咄逼人。

龛门右壁上有一则唐贞观八年(634)的造像题记。首题“阿弥陀佛并五十二菩萨邓元觉书作龛及镌字杨宇尚”。落款“贞观八年七月十四日”。碑文记述了有关佛教等史实和造像缘由,下半部则是52位出资的施主姓名,对研究唐初佛教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北龛为释迦牟尼龛,龛高2.2米,宽2.25米,进深1.8米。主佛雕释迦牟尼,坐高0.95米,左右为文殊、普贤菩萨,合称“华严三圣”。释迦牟尼左手置膝,右手施法印,结跏趺坐莲台上,台下鬼力士手撑背抬,龇牙咧嘴。释迦牟尼面如满月,眉似弯弓,目露慈光,端鼻阔耳,双肩圆润,足如绽放芰荷,身体丰腴。文殊、普贤头戴宝冠,高髻,胸饰璎珞,赤足站立莲台上。龛顶刻浅浮雕天龙八部,龛外左上方有“中和四年(884)修粧”题记。



东、西、碑三佛龛刻的“东方三圣”、“西方三圣”和“华严三圣”,佛教称为横三世佛,而南面石壁则取“万众向佛”之意,无龛,全刻为10厘米大小佛一千尊。石壁长3.7米,宽2.15米。浅浮雕,每排50个约20排,因清末大火及风化,损毁严重,今存不足一成。


最后看一眼千佛岩大殿


 
寻访卧龙山千佛岩之前,对于这处石窟的详细位置,不甚了解,有从长卿镇自驾的,也有从卧龙爬山的,实地来看,还是走卧龙更为靠谱,自驾的话路好走,到了镇上,现在一条路直接修到千佛岩门口,徒步的话,可以选在在没有到卧龙镇时的那个卧龙山牌坊处下车,优点是沿途可以看到无限风光以及诸葛寨,而且距离较近,缺点是遇不到人容易迷路;也可以选择到了卧龙镇上选择走汽车的道路,反正步行一小时妥妥的到达。我们是包车上去的,所以沿途的诸葛寨什么都没看到的,不过也不遗憾。

在去卧龙山千佛岩石窟之前,我们前往了另外一处距离县城较近的石窟,即西崖寺摩崖造像及唐宋碑刻,结果发现就是纯浪费时间之旅,造像远看还行,近观让人落泪。

首先西崖寺离县城很近


站在摩崖石刻造像处可以俯瞰整个县城


这就意味着要爬很高很高,然后切入正题

造像凿于高20米,宽55米,距地面8米的黄砂石崖壁上。坐西向东,5龛99尊,3、4号龛保存完好,其余风化剥蚀严重……然后,都重装了,不用介绍了


别人游记里拍的最为多的一龛我都没拍全貌,因为我派小弟爬进去后给的细节惨不忍睹


其实远观还凑合

 
旁边的是唐碑吧,然后就这样的

 

其余的摩崖碑刻,来这里非自驾的话去别的点还要在回县城,兼职是浪费时间

 
拜拜,您咧

 



本文所涉及文物保护单位寻访线路图:

卧龙山千佛岩石窟:位于梓潼县卧龙镇五一村北1.5公里卧龙山,由梓潼客运站乘至卧龙的班车至卧龙山牌坊处下车步行1小时或至卧龙镇上选择摩托20元即可到达,寻访难度2;

西岩寺摩崖造像及唐宋碑刻:位于梓潼县文昌镇崇文街西端西岩寺内,市区不行过桥即可,地图都可搜索到西岩寺,县城客运站三轮10元,寻访难度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