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太原』太原文庙(国七)

(2013-05-29 11:19:22)
标签:

太原

太原文庙

太原民俗博物馆

旅游

分类: 豫晋湘鄂

http://s2/mw690/6d104e13tdd9cbf4b7991&690

太原文庙位于太原市迎泽区文庙巷3号,文庙原位于城西,创建于金大定年间(1181-1189年),明清两代重修并扩建。清光绪七年(1881) 迁于现址,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所建

 

文庙坐北朝南,占地1.3万平方米,四重院,由南向北依次有照壁、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崇圣祠和殿堂百余间,现辟为山西民俗博物馆

 

照壁

http://s10/mw690/6d104e13tdd9cbf0ec899&690

 

棂星门,棂星门是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木质或石质建筑。“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后汉书》记载,汉高祖祭天祈年,命祀天田星。天田星是二十八宿之一“龙宿”的左角,因为角是天门,门形为窗棂,故而称门为棂星门。皇帝祭天时,要先祭棂星

 

袁枚在《随园随笔》中说:“后人以汉灵星祈年与孔庙无涉,又见门形为窗灵,遂改为棂。”在宋代,棂星门又称“乌头门”,文庙修棂星门,象征祭孔如同尊天。文庙中的棂星门是在明太祖洪武十五年以后出现的,象征祭孔如同尊天。后来人们又将棂星解释为天镇星、文曲星、魁星。古人认为“天镇星主得士之庆,其精下为灵星之神”,以棂星命名孔庙大门,象征着孔子可与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天镇星相比,又意味着天下文人学士汇集于此,统一于儒学的门下

 

http://s16/mw690/6d104e13tdd9cbe8066ff&690

 


太远文庙的棂星门为六柱三间牌坊式门楼,每间夹以砖砌琉璃照壁,壁正中雕团龙。明、次楼均为悬山顶,檐下斗栱为十一踩或九踩,明楼匾上书“棂星门”三字,柱前后设夹杆石及戗柱支撑。


http://s12/mw690/6d104e13tdd9cbdc9d92b&690

 

http://s16/mw690/6d104e13tdd9cbd67e30f&690

http://s8/mw690/6d104e13tdd9cbe4bb887&690

 

棂星门八字墙上的砖雕团龙

 

http://s3/mw690/6d104e13tdd9cbce0e542&690

 

 

大成门,因形似古代的兵器“戟”,故又称戟门。“大成”二字,出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者”一语。大成门有三门,为表示对圣庙的礼敬,遇有重大仪典才开启中门,平日均以两腋出入

 

http://s3/mw690/6d104e13tdd9cc10bce42&690

http://s9/mw690/6d104e13t7c8fac0fab28&690

因为现在的文庙是太原民俗博物馆,所以自然在每进的天井内堆了不少东西,这里以前应该是太原石刻艺术博物馆,在第二进的天井内,大量的拴马桩,排列,这玩意在陕西很容易见到成百上千的,山西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找几张颇具“民俗”的

 

http://s3/mw690/6d104e13tdd9cb9db4252&690

http://s15/mw690/6d104e13tdd9cb9d118be&690

http://s15/mw690/6d104e13tdd9cbc7ea40e&690

 

 

两侧的廊房现在为民俗博物馆展室,但是真心没展出什么好东西,完全没露天的好

 

http://s12/mw690/6d104e13tdd9cbf1019eb&690

 

 

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共有五间。宋天禧五年(公元 102年)大修时,移今址并扩为七间。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

 

http://s9/mw690/6d104e13tdd9cbaed9df8&690

 

 

殿前广场上陈列着蒲津渡出土的铁人、铁牛的复制品,相当粗糙,但是除此之外,货真价实的好东西还是蛮多的,比如明朝年间的铜钟、隋朝的石雕菩萨等

 

http://s4/mw690/6d104e13tdd9cb85a75a3&690

http://s11/mw690/6d104e13tdd9cb8a249fa&690

http://s3/mw690/6d104e13tdd9cbbc315f2&690

 

 

大成殿石砌台基,基上四周设石栏杆,殿前设宽大甬道与大成门相连,殿身面宽七间,进深四架,单檐歇山顶,琉璃瓦剪边、方心。殿内采用移柱、减柱造,顶设天花,檐下斗栱五踩重昂,平身科每间二攒。斗栱、栱眼壁、檐檩、额枋均施彩画

 

http://s4/mw690/6d104e13tdd9cb8b178d3&690

 

 

大成殿后墙镶嵌“妙契俯仰”碑刻

http://s9/mw690/6d104e13tdd9cba3c3c68&690

 


最后一进为崇圣祠,崇圣祠为一四合院落,前为四柱三间木质门楼,后为正殿,两侧为东西配殿

 

http://s8/mw690/6d104e13tdd9cbb9ad0d7&690

 

 

正殿砖砌台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正中三间歇山顶,两侧为硬山顶。明、次间设出廊及板门,两梢间设拱形窗,为后人改制

 

http://s13/mw690/6d104e13tdd9cbb3929dc&690

 

 

太原文庙为太原市区保存最为完好一组清朝官式建筑,院内的石刻、棂星门前的明朝铁狮,以及收藏的石刻造像,金属楼塔等,都值得一看,今年已经荣列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和附近的山西省大学堂旧址及崇圣寺大悲殿可以说是中国小范围区域内国宝最为集中之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