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消费函数理论

(2018-10-23 11:20:11)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消费函数理论作者:interj4

绝对收入理论

  是由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来的。他强调绝对收入决定当前消费。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即消费取决于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即消费倾向。其核心是消费取决于绝对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减。

 

相对收入理论

  是由杜森贝提出的,他认为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即相对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

  1)在稳定的收入增长时期,储蓄率和平均消费倾向不取决于收入水平。

  2)从长期考虑,平均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是稳定的。

  3)短期考察,储蓄率和边际消费倾向取决于现期收入与高峰收入的比例,由此使短期消费会有波动,但由于习惯效应的作用,收入减少对消费减少作用不大,而收入增加对消费增加作用较大。

  4)把长期和短期影响结合在一起,引起储蓄率或平均消费倾向变化的自变量为现期收入与高峰收入之比

 

生命周期理论

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支出同它的财产水平之间保持稳定的比率,当各种社会经济等因素使得家庭财产状况发生变化时,其生活水平和消费支出就会受到影响,故生命周期理论也被称为持久财产理论。我们每个人恰恰正在依据生命周期理论所阐述的道理进行着我们日常的消费和储蓄。生命周期理论指出,个人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计划他的消费和储蓄行为的,以在他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也就是说,一个人将综合考虑他现在的收入、将来的收入,以及可预期的开支、工作时间、退休时间等等诸因素来决定他目前的消费和储蓄,以使他的消费水平在一生内保持在一个相当平稳的水平上,而不出现消费水平的大幅震荡,最终实现在一生中的平滑的或者均匀的消费跨期配置。

 

持久收入理论

    弗里德曼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的,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也就是说,理性的消费者为了实现效应最大化,不是根据现期的暂时性收入,而是根据长期中能保持的收入水平即持久收入水平来作出消费决策的。这一理论将人们的收入分为暂时性收入和持久性收入,并认为消费是持久收入的稳定的函数,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的收入。弗里德曼认为。所谓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收入,即预期在较长时期中(3年以上)可以维持的稳定的收入流量。持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所观

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数值的加权平均数来计算。

 

  消费函数是反映人们的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是消费者行为数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决定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如收入、财产、利率、收入分布等。其中收入是最根本的因素。因此,消费函数实质上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消费函数这一概念最先由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提出。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一书中提出:总消费是总收入的函数。这一思想用线性函数形式表示为:

  Ct = a + bYt

  式中C表示总消费,Y表示总收入,下标t表示时期;ab为参数。参数b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其值介于01之间。凯恩斯的这个消费函数仅仅以收入来解释消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这一假说过于简单粗略,用于预测时误差较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经济学家对消费函数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若干新的假说及相应的函数式。其中函数形式比较简单而内容大体符合实际的消费函数是:

  Ct = a + βYt + γCt − 1

式中Ct表示t期消费,Yt表示t期收入,Ct − 1表示上期(t-1期)消费; αβγ为参数。这一消费函数的最后一项可以解释为消费的惯性影响,也可以解释为持久收入的影响。因为应用递推关系可将上面的消费函数改写为:

  

  此式表明,消费是过去历年收入的函数。

  消费函数主要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之中。西方的宏观经济模型通常把消费作为其核心方程之一。中国学术界从80年代开始消费函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已将消费函数纳入中国宏观经济模型中。

  长期以来,它也是学术界不断进行研究讨论的一个命题。在凯恩斯提出绝对收入消费函数以后,消费函数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充实与发展,杜森贝里弗里德曼莫迪利安尼提出了相对收入、持久收入等消费理论。在进一步的实证检验中,这些消费函数理论逐渐暴露出其缺陷与不足。霍尔理性预期理论引入消费函数,提出了理性预期生命周期假说罗素·戴维森等则提出了误差修正机制,在这二者的基础上产生了目前在国际上广为应用的随机漫步假说误差修正机制消费函数

各位经济学家的消费函数

(一)凯恩斯消费函数

  凯恩斯消费函数将消费分为自发消费引致消费

  自发消费(a——是指不受收入影响以及本能消费需要所形成的消费。

  引致消费( ——就是指受收入因素和边际消费倾向影响所形成的消费。它等于:

  

  设:b为边际消费倾向,Y为收入。总消费=自发消费+引致消费

  即:C=a+bY

  在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提出后,西方经济学家根据大量的统计资料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消费函数。

(二)决定收入假说(斯密塞斯短期消费函数)

  斯密塞斯短期消费函数的基本观点是:

  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是各个消费的消费支出取决于收入的决定水平。一个社会的消费支出在国民收入或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即平均消费倾向将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其结果社会中需求水平有可能下降。

  也就是说,短期消费函数与收入不成固定比例关系,并不固定在一定水平上,会随着时间逐渐向上移动,其原因是收入以外的各种因素影响着消费函数,使自发消费a逐渐增大,因为人类的享受范围和享受水平总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三)杜森贝里的短期消费函数

  杜森贝里的短期消费函数又称(不可逆性假设消费函数模型、相对收入假设)基本观点认为:

  一个家庭或个人的现期消费,会受到自身收入和周围他人的影响。在存在着这种消费示范效应的情况下,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可能不是递减的,即社会总需求水平不会轻易下降。

  因为一个国家或个人的现期消费不仅受实际收入的影响,特别是受到过去高收入水平的影响。如果收入水平下降也不会立即轻易改变习惯,宁可动用储蓄来维持先有消费水平。其结果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人们的收入减少,由于历史习惯的作用影响,有可能在消费支出不变或只有轻微的下降,从而不会降低整个社会的总需求水平。相反,在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时,会立即全面提高消费水平。——消费的棘轮效应

  杜森贝利认为,一方面,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其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也受周围人的消费行为及收入与消费相互关系的影响,即消费具有示范性攀附性”;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自己目前收入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影响,即消费又具有不可逆性。根据这一理论假设,杜森贝利相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可近似地简化为下式:

  Ct = b0 + b1Yt + b 2C t − 1 + μt

  t=1,2,......,T

  其中,Ct − 1为第t-1期的消费支出。

(四)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

  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又称恒常收入消费函数、持久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模型:Friedman1957年提出了消费的持久收入假设,它是对Keynesian绝对收入假设的修正与补充。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发现,在消费中有一部分是经常的必须保证的基本消费,另一部分是非经常的额外消费;而收入也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可以预料到的长久性的、带有常规性的持久收入,另一部分是非连续性的、带有偶然性的瞬时收入。

  基本观点:消费与收入的基本关系是恒常消费(Cp)取于恒常收入(Yp),即存在着

  Cp = bYp

  这一假说是建立在三个基本命题上的:

  (1)一个家庭的收入=恒常收入+暂时收入;

  一个家庭的消费=恒常消费+暂时消费

  (2)恒常消费在恒常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是固定不变的常数,即Cp = βYp0<beta,1

  (3)暂时消费与暂时收入无关,即暂时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

  根据这三个假说,现实的消费不受意外的收入或损失的影响,家庭的恒常消费取决于恒常消费;意外的收入全部用于储蓄,即现实的消费是稳定的。

(五)库兹涅茨的长期消费函数

  库兹涅茨的长期消费函数基本观点认为:边际消费倾向在长期中不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但在经济周期波动中,消费倾向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长期平均消费倾向高于繁荣时和低于萧条时的平均倾向。

(六)莫迪利安尼的消费函数(生命周期函数)

  莫迪利安尼的消费函数基本观点认为:人们总是想把一部分全部收入作最佳分配,以获一生消费最大满足。人们储蓄主要是为了老年消费之用,人们的消费变化与一生的不同阶段相关,消费与财产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而,一个家庭或个人虽然没有现期收入,但只要有财产,消费就可以照常进行,其结果,消费与财产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关系。

  莫迪利安尼认为,消费者是理性的,他只是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来使用一生的收入,安排其一生的消费,使一生中的收入等于一生的消费。因此,消费者现期消费不仅与现期收入有关,而且与消费者以后各期收入的期望值、开始时的资产和个人年龄大小有关。消费者一生中各期消费支出流量的现值要等于一生中各期期望收入流量的现值,这种行为可称作前瞻行为,用简单的线性模型来描述这一假设的消费函数可得下式:

  Ct = b1Yt + b2At + μt

  t=1,2,......,T

(七)适应预期的消费函数模型

  霍尔理性预期理论引入消费函数,提出了理性预期生命周期假说(即:适应预期的消费函数模型)

  适应预期理论认为,人们可以根据原因变量的实际值对结果变量进行预期,但是实际上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就需要对结果变量的预期值进行调整。于是,在消费函数研究中,假设第t期的消费预期值 是收入的函数,即

  

  表示消费者按收入决定自己的消费预期。而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消费与消费预期值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λ 为调整系数。于是得消费函数模型,其计量形态为:

  Ct = λa + (1 − λ)Ct − 1 + λΒYT + μt

  t=1,2,......,T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