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研版新标准英语第一册Module7Unit1评课

(2013-02-25 08:40:15)
标签:

杂谈

分类: 小学英语

对一年级学生的独特处理方式

一、色彩鲜艳的卡片、纸条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自己制作了图片:小猫,风筝以及句子纸条都用色彩艳丽的图画描绘出来的,非常吸引学生的目光,也使课堂教学饶有趣味;

二、注重对学生过程性评价

  (1)激励语言的使用,比如:“你真棒!”(2)物质奖励—小粘贴 (3)习题反馈

三、随时整理学生的听课状态

   教师唱歌,比one, two, three要好得多

四、对一年级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

本节课明显的培养意识和渗透的做法(1)听课习惯 (2)发音习惯,清辅音和浊辅音;升降调 (3)标点符号

五、教学中的几个亮点:

1. 导入时的情境创设,目的性强,道具使用的恰如其分

  教师拿出一张色彩艳丽的小猫的图片,问what’s this? 学生说: It’s a cat. 接着老师又拿出一副风筝,问What’s that? 学生的回答It’s a kite. 教师纠正发音。然后,教师把小猫图放在了风筝上,问what’s this? 学生回答:a cat kite. 通过这个演示过程,教师巧妙地解决了单词发音问题,学生认读和认知上的存在的困难。

  由此,我想导入活动的设计要有两个要点:一是要符合学情;二是要采用一种生活化的、交流式的方式,自然而然的带领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

2、新授中对于句型的处理,巧妙地化解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教师先要解决学生学习课文前的障碍,教师这样设计的:图:Is it a dog? 学生说:No, it isn’t. (手势+操练) 再问:Is it a monster? 学生说:Yes, it is. (手势+操练);又用局部小图的形式进一步操练。 Yes,it is/ No,it isn’t的说法。 进入课文学习,教师还是用“is it a monster?”作为学生思考的问题。但是根据课文,大明和山姆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说的是,其实是一个风筝。只有看懂故事情节的人,才能不受课文内容的表象干扰,回答出问题:No, it isn’t.

3、操练过程中的教师示范作用,学生主体性充分地体现,“百宝箱”巧设了信息差,让学生的参与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在整个操练过程中,教师完全知道自己是一个示范者,把更多的话语权让给了学生,A问B, B回答再问C。第二层次的活动是个“百宝箱”老师先示范,在找学生问答。学生奇思妙想,综合用上了所学的单词。 如flower, eraser.等等。

4. 反馈环节的任务设计具有情境性,让学生饶有趣味地参与其中。

  教师设计了一rainbow train彩虹火车,让学生答对题,上火车。 学生边做题,边操练语句。 (1)(2)是连个单选 (3)(4)是句子排序。教师把单词放到了动物的身体上,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排序,包括标点符号。

【1、good task; 2、小组讨论后展示形式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反馈; 3、反馈连词成句应该表达得是句子,完整的句子而不是说某动物是第几个; 4. 教师在新授时没有强调标点符号,所以在反馈时学生自然会出错。5. 教师可以同一层次的练习题设计两个,这样学生第一遍是感知,第二遍是学会。 】

建议:(1)教师的语言素质需要加强,课堂用语非常地生硬; (2)纸条不能代替板书的作用,教师写板书也是给学生一个示范作用,也是帮助慢慢地感知重点知识的内化过程; (3)慢慢渗透小组合作的学习策略,加强对小组合作的指导和反馈形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