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记历•小隐村和小隐水闸

最近给自己的外游定了一个小目标,就是尽量行匀中山东镇的乡村,这个区域的乡土建筑质量颇高,碉楼数量众多,大屋也不少,我以往去过五星、濠头、陵岗等村庄,都有不少让人惊喜的发现,我选地比较随意,当安排上时间了,就在手机的卫星地图上圈一处两坡顶密集的地方前往,这次选的是小隐村及其周边,小隐村也没有让我失望,见到不少漂亮且有特色的旧屋,其中义学乡的东翘义学清代学堂以及水松基三巷3号碉楼是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那座水松基的碉楼是真漂亮,体量大,花岗岩基础之上通体青砖,棱角分明,外观雄健,保存完好,与旁边中西合璧风格的大屋以及外围墙和门户组成一个具有防御和居住功能合一的建筑群,第一眼见到它就惊呼漂亮啊,暗喜此行值了。另外小隐村的环境优美,旧砖瓦屋与新建的水泥房参半,山头绿树茂竹为屏,小巷曲折,有溪流过村,民众怡然。之后开着小电驴在日落前赶往横门出海口的小隐水闸,到达时被这个网红打卡地的人潮吓了一跳,这种人多的地不适合我,但还是在围堤上走了一圈,毕竟横门水道海口附近的风景是不错的。回程开车开到手软,这个距离对小电驴实在有点远,但我还是很满意此行,看到漂亮的建筑,还大致了解了一下那边的路网。
小隐涌的源头我见过,在长江水库脚,这次见到了它的尾,以往去的村庄也见过它的身影,如西桠、江尾头、大环等,小隐只是它流经的其中一个村,开始不明白为什么就将涌名命作小隐涌了,后来了解到小隐涌在流经不同地段时有着不同的别名,如“宫花水”或是“大环河”,而小隐曾作为乡级行政单位,在1985年至1987年,合并了灰炉、小隐、海傍、义学、二洲自然村,是此涌流域相当大的一部分,故以小隐涌定名全涌是可理解,就不知这种猜想对不对?












































LQ
2022年6月4日
本篇原创图文,未经授权,切勿盗图、转载及使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