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2021-01-16 16:15:29)
标签:

建筑

中山记历

中山市

杂谈

分类: 中山记历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去大鳌溪村,是冲着那幢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去的,它太可爱,在现场看到实物更是觉得趣味盎然,一幢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洋楼,却融入了诸多岭南祠堂的构造元素,开间结构、石阶、檐柱、柱楚、樨头、雀替、山墙、甚至大门门檻的压石都是中式的,但压石上承托的却是西式的券柱,太有趣!太可爱!设计师是一名长期从事砖石的资深行尊,心思不乏开明灵活,一时灵光和兴起,玩玩新意就做了这楼,还是出图的本就是建筑科班出身,游历丰富,见识广博,刻意一试身手,搞个混搭风造了这幢中西楼?猜想这个已消逝的动手和组织力强悍的理工男是何音容相貌和何思维的,呵,这真会被时间这东西玩死~。逛大鳌溪,除了那座中西楼,还见得一件保留完好的旧物十分牛逼,此便是永丰街的麻石板路,可以判定,永丰街是旧村民居中心的主干道,整条弯延道路全线铺就花岗岩石条板,而难得没有被近年整改成水泥硬地面,在中山实属罕见和难得。大鳌溪村的碉楼好象不多,我只见得三座,而且都是小小的,没有其它东乡碉楼的阵势。下面照片的前半部分是额顶写着“大鳌溪学校”,现在作为村警务室的大屋,就是我上文中迷倒我的中西楼,那天把它的细节拍个够,供记录和欣赏,后半部分,镜头就是瞄准那条石板路的,这两件是都大鳌溪的大宝贝~~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中山记历·大鳌溪村

 

 

LQ,照片摄于2021年1月2日

 

本篇原创图文,未经授权,切勿盗图、转载及使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