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学堂里又一位用心的妈妈

(2013-07-06 21:08:09)
标签:

教育

家长分享

读经案例

育儿

分类: 读经案例
      今年五一过后,学堂里迎来了许多新的学生!面对每位新同学成长的点滴,学堂老师总是会感到阵阵欣慰, 他们的成长老师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同时老师们也将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详细地记录在学生的成长记录中!
    面对孩子们的成长,不仅学堂老师在用心的记录,更有许多的家长在悄悄的记录,就像之前那位有心的妈妈--梁妈妈一样,这些让所有的老师家长感动着······其中有一位妈妈详细记录着她送孩子来学堂的历程及孩子到学堂后的一系列的变化。今天在这里分享给大家,或许她的分享能解决与您产生共鸣:

传统文化---我和儿子共同成长

最初接触传统文化教育是在两年前。那时,朋友的孩子在换了四家幼儿园之后,转到了滨州黄河孔子学堂。朋友对这个学堂非常满意。她描述了很多,而最吸引我的是,学堂中五岁左右的小朋友竟能背诵论语。于是,我便跟着朋友去学堂参观。一进门便发现,这里所有的人都很有礼貌。无论是食堂的师傅,还是三四岁的小朋友,见面便是鞠躬问好。不由得让人心生敬意。当时我的儿子涵予才一岁多,我便想,如果朋友的孩子能在这里学有所成,等我宝宝长大一点,就一定送他来这个学校。

     一晃两年多过去了。朋友的孩子在学堂成长的非常好。我的涵予也三岁多了,该上幼儿园了。但是我住的地方距离学堂将近四十公里。此时我的事业也刚刚走上正轨。如果送孩子到孔子学堂,就意味着我每天要开车跑一百六十多公里。我有些退缩了,想着先让孩子在附近的幼儿园适应一段时间再说吧。于是,我便开始了寻找幼儿园的艰辛路程。向有经验的家长咨询,亲自去参观、试听,带着孩子去试读。两个月的时间,我跑遍了县城里所有的幼儿园和早教中心,却没有找到一家满意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所设置的课程都是看上去丰富多彩,实质上都是简单的儿歌和游戏。

     我读过一些关于儿童早教的书,这个时候应该是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孩子的脑袋就像一个巨大的内存卡,不但储存量巨大,而且存上的东西终生不忘。我是个非常贪心的妈妈,不希望我的孩子错过这个黄金记忆期,我想趁这个机会在他那个空白的小脑袋里储存很多很多有用的好东西。可是这些简单的儿歌和游戏行吗?算得上好东西吗?对他的将来有用吗?我试着猜想,如果教孩子一首小白兔的儿歌,等到他十岁的时候,能从这首儿歌中悟到些什么呢?二十岁时,他又能从中悟到些什么呢?三十岁呢?四十岁呢?答案很清楚:没什么。那这首儿歌除了短暂的让孩子感到到了愉悦,还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呢?答案也很清楚:没什么了。既然这样,我给他存储这些东西还有意义吗?我心里感到失落极了,很茫然。

      这个时候,我又想到了黄河孔子学堂。我本身对传统文化是非常认可的。我认为这些传统的经典都是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的,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猜想,如果能把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经典储存到我儿子的脑袋里,那么十年二十年之后,就算他只能理解到其中的百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我想,对他的人生也是有用的吧。或者在他迷茫的时候,能想起几句圣人的箴言,对他也一定会有益处的。再看看朋友的孩子,经过两年多的学习,性格活泼随和,对父母非常体贴,比同龄的孩子要懂事很多,已经能够背诵很多经典,识字量也很大。。。。。。

      我想了很多很多。呵呵,也许这就是完美主义者必经的痛苦吧。既不想影响自己的事业,又想让儿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很巧的是,有一天一个朋友问我,你赚多少钱能换来个好儿子呢?这个问题让我有些如梦初醒了,说的是啊,有些东西是无法用金钱来换取的。也学人的醒悟就是一瞬间的事吧。我内心纠结了好久的一些东西终于有勇气放下了。于是,我暂时放弃了部分事业,换了住所,带着儿子来到了孔子学堂。

      54号,涵予正式入学。上学前,我编了个小小的谎言,说,以前妈妈带你去的**学校换了新地方了,新学校很大,可漂亮了,还有小河和金鱼呢!校园里有很多葡萄树,秋天的时候会长出很甜很好吃的葡萄。现在的老师是以前你们丽丽老师的姐姐,这位老师可厉害了,她会读好多好多书,还会讲好多好玩的故事呢!而且,这位老师只要乖宝宝做学生呢!不乖的宝宝都不要呢。咱们去问问,能不能要刘涵予呢?。。。。。。。一路上,我都在努力做铺垫。我总觉得入学的第一天是最重要的,一定要让孩子珍惜这个上学的机会。

      第一周的适应期还算顺利,每天放学我去接他时都是挺开心的。对于这个新环境,儿子谈不上喜欢,也没有表现出很抗拒。我觉得这很正常。没有孩子愿意到陌生的环境里去,他们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我也故意不问学校好不好,喜不喜欢之类的问题。只是逢人就激动的说,我儿子上学了,新学校可好了。回到家也是故意对老公说,咱儿子的学校可好了,我小时候都没有这么好的学校。老公也是非常积极的回应。呵呵,有时候我们在孩子面前还是需要一点点表演技能的。因为孩子其实是一张白纸,他还没有能力辨别好与坏。面对一个新的事物,爸爸妈妈表现出非常喜欢,孩子就会觉得这是个好东西。相反,如果爸爸妈妈表现出担忧或者讨厌,孩子就会觉得这是个坏东西。这方面,我跟涵予爸爸还是配合的很好的。我们在聊天中都会表现出很羡慕儿子,很遗憾自己没能拥有这么好的学校。就这样,涵予慢慢融入了学校。我也松了一口气。没过几天,涵予就非常喜欢学校了,有一天我去接他的时候还带着我去参观教室、寝室,显然一副主人的样子。涵予第一次拿到课本的时候非常激动,而且一次拿到了七本书,涵予如获至宝,拿回家,非常规矩的摆到书架上。我想,这肯定是老师的引导。让孩子对书产生了敬仰之心。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涵予给了我很多惊喜。生活方面,他学会了自己穿袜子,穿鞋,穿裤子;吃饭时很专心,吃的也很干净。而且吃饭前还教我们念感恩词。叮嘱我们不能挑食,不能浪费食物。完全一副小老师的样子。学习方面,他喜欢上了诵读经典,玩耍时嘴里也会念念有词,兴起时还唱上几句。端午节我们回老家,涵予兴致高昂的给爷爷奶奶唱诵西江月。我们去南山游玩时,还给大佛脚下的大树背诵弟子规呢,他说大树很喜欢听的。我们大人都很佩服孩子的记忆力,短短一个多月,弟子规和孝经的前半部分都已经背过了,还学会了唱诵西江月。最最重要的是他竟然喜欢上了这些。我不知道他能理解多少,也不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让他喜欢上了这些大人都很难理解的古代经典。但是我真的打心眼里高兴,而且对老师也是非常敬佩。性格方面,涵予也有很大的变化,不经常发脾气了,而且学会了体谅别人的感受。以前可是家里的小祖宗啊,都是被姥姥姥爷宠大的。脾气大的很,非常自我。现在明显淡定了很多,有时候我心情不好,还哄哄我。犯了错误也学会了主动道歉。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越让他道歉他越倔强的生气。显然,他已经学会了调节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能从自身找原因,这样心里就不会结下疙瘩,性格自然会变的顺和了。

     从入学第二周开始,我每天都问一下涵予在学校学到了什么好东西。起初他说不知道,我便问,学着读书了吗?他点头,嗯,读了。我便要求他教我读书。这一读就停不下了,现在成了每天睡前的必修课。他读弟子规,我便跟着读弟子规,他读孝经,我便跟着读孝经,他读三字经,我便跟着读三字经。。。。。。让我非常意外的是,伴读的过程中,我也慢慢喜欢上了这些经典,我开始用这些经典检查自己,我发现这些经典就像一把清晰的尺子,明确的告诉我们,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我们该追求的,什么是我们该抛弃的。而这些东西在我将近二十年的学习过程中竟然从未接触过。我有些警醒,为什么整个小学中学大学我都没有学到呢?如果我早一点拥有这把尺子,我的生活中会不会少一些纠结与困扰,多以一些坚毅和勇气?如果早一点认识这些经典,我的生活会不会增加更多的正能量?好遗憾,好庆幸,也好感谢。遗憾没能早一点认识这些经典;庆幸总算在我而立之年,认识到了;感谢学校引领我们认识了经典,也感谢儿子带领妈妈开始新的学习路程。

     虽然从小学到大学,我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学习知识。但是这些能够指导人生的经典我却没有拿出一天来学习。现在,为人母的我感到了自己的贫乏。是传统文化让我重拾信心。相信我与儿子共同学习,一定会共同成长。在这里把我们学习的点滴记下来,希望能分享给更多的妈妈们。也希望更多的孩子可以接触到传统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