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妈妈的心事》反思性说课单位:阿城区实验小学校 &nbs
(2015-06-25 11:38:28)
标签:
情感教育 |
《地球妈妈的心事》反思性说课
单位:阿城区实验小学校
一、教材分析
《地球妈妈的心事》一课是《生命教育》三年级上册第七课。这一课关注的内容是我们生活的地球面临的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日益贫乏的状况。教材通过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漫画,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各种破坏环境的现象及其对生活的影响,引起学生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关注,建立初步的生态意识,知道一些环境保护的方法。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并能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环境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是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学生对身边生活环境及地球生态环境的问题,缺乏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主动去维护生活环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较弱。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培养保护家园的意识。
2.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的环境状况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3.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地球环境日益遭到破坏,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
五、设计理念
教学实践中我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体验感悟的平台,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行为习惯的养成。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感知地球妈妈的“美丽”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采用激趣导入法。先播放视频《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板书课题。这样设计能调动学生看、听、说、想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万事开头难,于是我利用激趣导入为教学做好铺垫。美丽的画面,悠扬的乐曲声,简洁的描绘语,使得学生充分领略到大自然的美,热爱之情油然而生,使情感目标得到落实。学生欣赏过后,我引导学生谈感受,板书地球妈妈。
2.走进情境——感知地球妈妈的“心事”
有了铺垫,我便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学习教材,感悟地球的无私奉献。播放多媒体课件,先展示出一家三口的幸福情境,再展示儿多母苦、穷困潦倒的生活画面,最后展示人口剧增,拥挤不堪的场面,学生通过对比,说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好处。接下来播放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画面,再到污水排放、洪水来临的情境,引导学生悟出水污染的问题。幻灯展示茂密的森林、过度砍伐的树桩再到山体滑坡的图片,学生自悟出森林的作用。通过对比,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地球母亲从美丽诱人到遍体鳞伤的变化过程。照这样下去,地球妈妈的将来会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能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孩子们在丰富的想象中感受到地球的无私奉献,同时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接着,我会动情的说:地球妈妈多么美丽呀!如果咱们能永远生活在她美好的怀抱里,那该多好哇!小狮子威威也是地球妈妈众多孩子中的一个,它每天都在地球妈妈的怀抱中奔跑、嬉戏,欣赏着地球上的美景。一天,小狮子威威去喝水时,却听见地球妈妈伤心的哭呢!(播放哭声)地球妈妈有什么心事呢?为什么这么伤心?(板书:心事)请同学们读一读故事园中的故事,看一看地球妈妈到底有什么心事?我们能帮到她吗?
这样的设计既强化了学生对地球妈妈的热爱之情,又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突出了本课重点,为解决教学难点做好铺垫。
3.自主交流——体验地球妈妈的“痛苦”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此时播放视频《地球妈妈的心声》,让学生感受地球妈妈急需我们拯救的呼声。于是我提问“同学们看了视频有什么疑问?”指导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资料。这一安排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转变了教师的角色。引导学生讨论水污染、森林急剧减少、人口爆炸性增长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这种现象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影响?这种追根溯源的提问法,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面对这些问题该怎么办呢?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是啊!地球母亲哺育了我们,现在她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该怎样回报她呢?此时我便抓住学生的心理活动,播放《爱的奉献》这首歌,学生在歌词和旋律的陶冶下,进一步感受地球的无私奉献,来唤起我们保护地球的行动。
在学生交流地球妈妈伤心哭泣的原因时,我及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交流课前调查得到的地球环境现状资料。使孩子们通过对过亲身体验得到的环境问题的交流、讨论,获得更深刻的认识。
在孩子们交流的同时,我播放与“智慧树”内容相关的短片,通过视频加深学生对地球环境现状的了解,当孩子们看到电视中那些可怕画面时,他们内心就会产生保护环境、呵护地球的强烈愿望。原来,伤害地球就等于伤害人类自己。保护地球成为了每个孩子内心最为强烈的呼唤!学生的环保意识被唤起,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得到突破。
4.提炼妙招——展示地球妈妈的“笑容”
怎样将这强烈的环保愿望落实到实际的行动当中去呢?如何让我们的生存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呢?紧接着我出示依据“训练谷”内容制作的“环保金点子”的交流平台,让学生设计出密切联系生活的金点子,随着孩子们的发言,我也会将他们说的内容及时输入电脑,形成一份我们自己班级的环保公约,以此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使本课教学目标得到充分、有效落实。
哭泣的地球妈妈在听完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之后又怎样了呢?我再次播放,优美的风景图片,地球妈妈在蓝天绿草中又展开了笑颜,在这直观的情趣中,孩子们再一次地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课教学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教学设计在内容上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利用视频,创设情景;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利用音乐,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迁移等。我以故事园中的故事为线索,引导学生寻找地球妈妈哭泣的原因、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与发现,使教学既立足课堂,又超越了课堂,课堂与课外有机融合,极大地丰富了活动内容。
我充分运用创设情境和实践调查环节,引导学生用眼去欣赏大自然的美、用耳去倾听大自然的美、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总之,本课教学设计,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将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论是视频导入还是伴随音乐的结尾,都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提高了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