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丹顶鹤的故事》教学反思 唐 悦
(2011-10-22 16:07: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命案例与反思、评课 |
单位:哈尔滨市阿城区实验小学
课例名称:《丹顶鹤的故事》
教师:唐 悦
邮编:150300
电话:13634506611
《丹顶鹤的故事》是小学生命教育教材第五册的教学内容,在这节课上,我致力于使整节课教师以一个组织者、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阅读、欣赏、实践与探索,让学生或读,或思,或议,
使学生积极参与了教学全过程,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这篇课文主要以《丹顶鹤的故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在这篇课文教学中,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我营造了一种师生平等、互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体会丹顶鹤的生活习性,然后师生之间合作、探究体会丹顶鹤的体形美、姿态美。最后以读悟美,以动悟美。通过人人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
为了把环保意识渗透教学过程,融入学生的心灵,我向学生介绍全国仅剩800余只野生丹顶鹤,并且指出有人捕杀丹顶鹤,对这种行为,问学生该如何去劝止?并且以《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首歌曲引出一个女大学生为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而献出了生命,来唤起学生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感人至深的画外音,动人的歌曲,那凄美的旋律强烈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教室里鸦雀无声,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已经红了眼眶,甚至流下了热泪。学生有了很深的情感体验,就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借用音乐或歌曲,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音乐与文学都是艺术,在反映生活和表达感情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因此我们可以在特定的课堂环境下借助音乐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课文。
其次,我根据学生搜集的调查报告和资料进行了拓展延伸,使学生了解了我们黑龙江省、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哪些珍稀保护动物,特别是列举了1999年的鼠灾和2000年的“果子狸”事件让学生认识到了捕杀动物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同时让学生了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珍稀动物进行了小组讨论,学生情绪高涨,各个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活跃。
最后,我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设计一个广告词或标语,让学生对环保意识有了更深的了解,激发他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学生想象力丰富,设计的切合实际。
整堂课下来,孩子们的情绪都非常高涨,并且孩子们甜美的读书声、优美的动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这一节课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书和活动的空间,给学生表现自我和成功的体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急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