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有规则》说课 马丽娟
(2011-06-09 20:44: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命说课 |
“润物有情如著意,滋花无语自施工。” 诗中娓娓道出了生命教育追求回归生活,淡化教育痕迹,如春雨无声润万物的意境。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因此,在一课中,我遵循这一原则进行了如下活动设计。
(一)话题引入,感知规则的普遍性
上课伊始,先带领学生在无规则的情况下做游戏,让学生感受游戏没有规则是怎样的状态;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探究这个游戏的规则,再来做此游戏,让学生体会,有了规则的游戏就会非常成功。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积极讨论和探索,了解规则的重要性。从无规则的混乱到有规则的公平、合理,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初步的“规则意识”和“规则概念”也在学生心目中悄然建立了。
(二)寻找规则,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要了解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现实。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对教材进行科学取舍。我将通过三项学生探究活动突破本课重难点。
1、寻找生活中的规则。课件出示各种图片,要求学生找出相关规则,如篮球规则、交通规则等,并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规则,利用举例的方式,由浅入深、由近到远地帮助学生了解了规则的基本内涵。让学生在了解生活中处处有规则的基础上,引发他们关注生活现象,思考不遵守规则的后果,促进其深入有效地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2、寻找与学生紧密联系的规则,首先教师让学生获悉与之关系密切的学校规则是《小学生守则》,并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把图片与守则内容连起来。通过核对,引导小组讨论:小学生守则的意义,并结合实际说出对哪一条的理解最深刻。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回答:如果没有这条规则,学校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对每个同学可能有什么影响。举个例子说明一下。让学生把单一的“规则”迁移到日常行为上,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以学校生活作为课程资源,用图片的形式充分挖掘隐藏在校园里的规则,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找到规则,对比自己的行为,从而引导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做一个遵守规则、热爱学校的孩子。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讨论探究,没有规则会怎样,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意识到没有“规则的世界”的可怕,从而深刻领悟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通过发现别人的缺失,对比自己的行为,为自己以后遵守规则,打下基础。
(三)制定规则,领悟规则的必要性
最后,带领学生讨论、交流,制定出班级的公约,并挂到教室里来规范同学们的言行。使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外,融入学生的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有效地内化成学生良好行为。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到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