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外孙学习








昨天晚上,又站在校门口等下自习课的外孙。等学生的家人总是三五成群,在等待中不约而同议论起孩子的中期考试成绩。
当然以前也在议论,这次又和以前那样总能听到课改班成绩优秀的家长议论,她们总是轻轻松松说孩子的学习,偶尔也谈到孩子的辛苦,做作业到半夜。在闲听中,偶尔也会听到婆婆爷爷的牢骚话,他们跟我一样,一提孙子学习都是气。
听到他们夸奖孩子优秀的话,我是多么希望外孙幡然悔悟,不再沉溺于其他事项,把主业抓上去。
有一次,有一位爷爷谈及他孙学习时,不仅眉飞色舞,还侃侃而谈学习靠天赋。
他说,读书必须靠天赋,是读书的材料,只有轻轻点拨,他自己就上路了;不是读书的材料,不怕你给他创造再好的环境,再怎么补,都是白费。
虽然他说的话很扎心的话,可实现也是这样。
无论什么学生,相当于今天的教育,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有能力又努力,第二种是有能力但不努力,第三种是没能力但努力,第四种是没能力又不努力。第一种不需要老师管,第四种老师管也没用,但是第二种和第三种如果老师管得好,孩子就可能成才,如果老师管不好,大概率会沉沦在底层,老师的指责就是管好第二种和第三种学生。
实事上,学习是要靠天赋,但更需要努力。我知道外孙学校的前几名孩子,总是次次都是前几名,差不了几分就是满分。我知道的第一名孩子,他的数学不是满分,就是149分,不是前几名的孩子,平时各种补课,笔记做了一大堆,十分用功,勉强能考130分左右,考试题稍微难一些立马就到120分了。而我外孙与那样天赋好的同学之间真的有天大的差距。
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劳动换来的。外孙每天学习看起来挺认真的,花的时间也不少,就是不适应当前考试机制。作为过来人,虽然相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福”,对外孙考试全军覆没之事,避而不谈,勉励他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生怕挫伤外孙的自信心。